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83257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二、重温学法,品读赠友送别古诗(一) 解 诗 题 1、首先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来!一起读一读诗题,请再读一遍。(出示课件) 2、读的很标准,同学们,从读诗题你们发现了些什么呢? 是首送别诗、送别的地点 、谁送谁 3、你们真会发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诗人王昌龄的简介。(出示课件) 4、同学们,学习古诗词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读懂诗句,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板书:解诗题)(二)明诗意

2、、悟诗情 1、读懂了诗题,我们一起来读懂诗句的意思吧。请同学们打开书14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准、读通、读顺诗句。(课件) 2、来!谁来读一遍! 还有谁来展示一下?好,一起来读. 3、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那你们还读懂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平时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来读懂诗句。 4、好,谁来说说你从第一句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结合注释,读中理解,抓住关键字眼 等)评:你真会读!(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 第二句呢?来谁来说一下,你读懂了些什么?(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 句你们又读懂了些什么呢

3、?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5、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已经读懂了诗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板书:明诗意)你体验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课件)离别之情,乐观,坚强,希望同学们也要有一颗冰清玉洁的心哟! 6、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人的这种依依不舍之情,请同学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男女生合作来一遍;谁来展示一下?(课件) 8

4、、其实想表现新古诗呢?可画、可唱、可演. 三、游戏交流,总结提升 1.游戏活动2今天我们复习的是送别类等古诗,我们如何记住小学六年学习的不计其数的古诗词呢?对,归类复习。按内容分古诗词可分为:送别、写景、咏史、咏物、思亲思乡、忧国忧民类等 3、还记得古诗词的其他分类标准吧,请同学们在课余用自己喜欢的分类标准去积累整理复习所过古诗词。 4.总结:我希望同学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学习、积累、运用,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谦谦少年的! 漫 步 古 诗 园 解 诗 题 明 诗 意 悟 诗 情 用 诗 文小学六年级古诗词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理念:小学语文复习是以巩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迁移应用知

5、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因此,在设计本节复习课时,我充分利用六年级下册的古诗教材,并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古诗,使学生习有所得,自觉养成自读自悟古诗,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技能和方法水平。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消除学生对复习课的抵触心理,改变沉闷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设计过程中还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知诗人、读诗句、晓诗意、悟诗境、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复习目标1、

6、重温读诗句、晓诗意、悟诗境的方法,并学以致用。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3、回忆古诗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复习重、难点1、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意,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2、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复习准备教师准备:1.将小学阶段送别类的古诗进行整合归类。2.制作课件。学生准备:1.重温六年级下册所学过的古诗。2.回顾以前所积累的古诗,并加以整理,分类。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7、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漫步古诗园,领略古诗词的魅力!【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以此诱发学生的复习欲望,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二、重温学法,品读赠友送别古诗 (一) 解 诗 题 1、首先我们来学习一首新古诗来!一起读一读诗题,请再读一遍。(出示课件) 2、读的很标准,同学们,从读诗题你们发现了些什么呢? 是首送别诗、送别的地点 、谁送谁 3、你们真会发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诗人王昌龄的简介。(出示课件) 4、同学们,学习古诗词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读懂诗句,体

8、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板书:解诗题) (二)明诗意 、悟诗情 1、读懂了诗题,我们一起来读懂诗句的意思吧。请同学们打开书14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读准、读通、读顺诗句。(课件) 2、来!谁来读一遍! 还有谁来展示一下?好,一起来读一遍,读得真准! 3、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那你们还读懂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平时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来读懂诗句。 4、好,谁来说说你从第一句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结合注释,读中理解,抓住关键字眼 等)评:你真会读!(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 第二句呢?来谁来说一下,你读懂了些什么?(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

9、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 句你们又读懂了些什么呢?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 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5、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已经读懂了诗句,明白了诗句的意思。(板书:明诗意)那你们一定能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啦!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来听录音,你的眼前仿佛浮现怎样的离别画面呢? 你体验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课件)离别之情

10、,乐观,坚强,希望同学们也要有一颗冰清玉洁的心哟! 6、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用很多方法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当然也有更多的方法来领悟诗句的情感。(悟诗情)请同学们入情入境地朗读诗句。 7、读的真是声情并茂啊!看来诗人的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已经深深地印在你们的脑海里,请同学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男女生合作来一遍;谁来展示一下?(课件) 8、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已经理解记住这首新古诗了。同学们想一下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首新古诗呢?(可画、可唱、可演)请同学们在课外去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复习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重温读诗句、晓诗意、悟诗境的方法,我以六年级下册古诗词版块

11、中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并加以点拨小结。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复习技能。】 三、积累运用送别类的古诗词。 1、同学们,芙蓉楼送辛渐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有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的送别诗呢?来,谁来展示一下。 2、你们记忆真好,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送别诗中的名句。(课件) 3、积累了这么多的送别诗名句,你们可以灵活地运用吗?(课件) 4、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你们将告别自己的母校,告别自己的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和好朋友。请同学们打开纸条,写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 5、同学们不但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还会灵活地运用古诗词,(板书:用诗文)真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写作和

12、生活中更多地活学活用古诗词。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知识的多少,更在于能否学以致用。设计情境题,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积累的古诗运用到平时生活和习作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四、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的是送别类的古诗,可送别类的古诗词只是古诗园里的一角 ,我们如何记住小学六年学习的不计其数的古诗词呢? 2、对,归类复习。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就是按内容去分的,按内容分古诗词可分为:送别、写景、咏史、咏物、思亲思乡、忧国忧民类等 3、还记得古诗词的其他分类标准吧,请同学们在课余用自己喜欢的分类标准去积累整理复习所过古诗词。 4.总结:

13、今天的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还领悟古诗词分类的复习方法。我希望同学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学习古诗词、积累古诗词、并运用古诗词,就一定会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谦谦少年的!【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复习收获,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去体会,共同分享成就感。进行课堂总结,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结束语:老师今天已经和同学们交上了朋友了,可是我们马上也要分别了,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老师可想对你们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们送我情!”附板书设计 漫 步 古 诗 园 解 诗 题 明 诗 意 悟 诗 情 用 诗 文【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为学生复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