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82842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 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广州大道南小学 黄艳丽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属于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

2、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后的“资料袋”简要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四年级上册已经接触过类似文章,如呼风唤雨的世纪花钟等,这些文章浅显易懂,深受学生喜欢,兴趣也比较浓厚。但由于孩子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我班的很多学生对蝙蝠、雷达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有的甚至没见过。本文中的一些科学术语如超声波、无线电波,学生在阅读时会不明白意思,其次本课中弄懂蝙探路的原理及其和雷达的关系,也是我班学生学习中比

3、较不易掌握的,同时,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感悟的阅读能力也有待提高。鉴于这种情况,我充分利用丰富的电教资源进行教学,让抽象的事物变为形象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探究,在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三、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2、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3、理解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四、 教学重难点1、体验和感悟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2、理解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五、 设计意图这篇科普文章的内容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是要真正弄懂蝙探路的原理及其和雷达的关系,却是难点。在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中,

4、我跟学生一起明了了超声波、无线电波、雷达等难理解的词,扫除了阅读障碍,同时学习了1-3自然段,教学中训练学生圈词画句等方法。第二课时,我则采用了让学生先读后悟,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画句子、圈重点词、画示意图等学法,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为此,我将难点化为两个图示:1、三次实验的表格设计,让学生明白了实验的目的。2、采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先让学生说出蝙蝠探路的原理,学生边说我边画,画完之后时,学生一目了然,能很快地口述出其原理。接着我让学生们自己标出雷达工作的原理,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全部找到了位置。同时,蝙蝠和雷达之间

5、的关系也清晰地展现眼前。这样,不但将本课知识做了系统的归纳,而且方法简洁,学生极易了解、消化,课文内容也能很快理解吸收。六、教学准备:PPT辅助课件、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七、课时设计: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 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一种是动物蝙蝠,一种是探测装置雷达,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课题却用了一个“和”字连接,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蝙蝠和雷达齐读课题。2、 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3、理解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3、 指名说

6、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设计意图:通过课题提示“和”,将上节课的内容连接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二、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家的试验过渡:蝙蝠和雷达有这么神奇的联系,那么科学家是如何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让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当一回科学家,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那科学家是运用了什么方法?做试验体现在哪些段落?4-6段1、小组内齐读4、5、6段。2小组讨论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试验顺序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证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汇报交流。(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

7、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3)科学家三次试验最后的结论是什么?A 出示句子,齐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B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去掉“配合起来”行吗?为什么?C 指名回答D 师小结:“配合起来”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4教师小结,提示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详略得当。 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同时使我们知道写试验情况时应介绍交代

8、什么。望同学们学习这些写作方法。【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学、小组学、集体交流的方式从试验中得出结论,发现其中的秘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简洁、清晰、省时,高效。】三、细读第七自然段,解密蝙蝠探路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到底它们是怎样配合呢?文中哪一段体现了?(第7段)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齐读第7自然段。1生齐读第7段。2到底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哪位同学来说说。3、提问,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出示文字片段,口头完成填空:蝙蝠的 里发出_;_一遇到

9、_就_蝙蝠的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4、哦,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就是用嘴和耳朵配合,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秘密,科学家容易吗?(不容易)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A指名答。B比较句子: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C从“反复、终于”你感受到什么?5齐读,用语言来把科学家的艰辛读出来啊。【设计意图:抓重点词句,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发明创造的艰辛,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得到了统一。课件的使用清晰、明了,利于学生思考。】四、细读第八自然段,探寻雷达与蝙蝠的联系。过渡

10、:科学家发现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并模仿它,给飞机装了什么?(雷达)那么,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来学习第八自然段。1、听老师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听边用“ ”划出重点语句。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2、他画得对吗?那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3、现在,蝙蝠和雷达的联系也非常明了了。一起做一做课后练习3出示课件: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师:同学们这就是蝙蝠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人类的智慧,让我们大声齐读最后一段,表达我们对科学的敬仰!【设计意图:学生在弄

11、清蝙蝠探路原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就比较轻松,然后再配以多媒体的演示,可以强化他们的理解。】五、总结升华,激趣拓展1、小小的蝙蝠,虽然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它却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研究它,它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课后的资料袋就向我们介绍了仿生学的有关知识,打开资料袋自己读一读吧!(出示课件)。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用于(飞机夜间安全行驶)。人们从(蛙眼)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电子蛙眼),用于(指挥飞机降落)。2、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很多由生物身上获得启示而进行的小发明,你们搜集到了吗?A 出示图片,指名说B 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

12、生学的资料。提示用“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用于( )。”的句式来说。3、师总结: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也一定能成为像书中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我期待同学们未来的精彩。【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要生活化,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的联系。”本环节展示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因此,让语文课堂学习由课外促进课内,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件的使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激发了探索的欲望。】七:作业布置:1、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2、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以“我想发明”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八、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