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80506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2课时)深圳市桂园小学 邱结瑜【教材简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文章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这位青年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教学本组课文,单元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两个: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二、领悟文章的表

2、达方法。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因此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学情简析】 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但是对作者是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把某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表达出来的关注不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比较有难度的是体会观鱼、画鱼两段话中,作者抓住青年行为特点细致观察,展开具体描写的方法。因此,指导学生在多读、读好的基础上,反三归一,帮助学生既感悟文本意蕴,又领悟表达方法。【设计理念】语文

3、教学内容要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不在于教师“教过”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知识。因此我结合了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把教学重点聚焦到文本的表达方式上,希望能达到了“一课一得”的教学效果。我首先让学生在阅读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学到一种陈述性知识;接下来在新的语境中去运用,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描写方法,把它迁移为一种写作方法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重点词语。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

4、质。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课时】 第2课时。【教学准备】 教: 多媒体课件; 学: 熟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鱼“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关系。【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媒体辅助设计意图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5分钟)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生读课题),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7页,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2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青年,我们回顾一下,文章主要讲了青年做了两件事看鱼和画鱼。 (1)板书叙事线索:看鱼画鱼

5、;(2)简单回顾鱼“游到心里” 和“游到纸上”的关系。1. 齐读课题, 举手表示。2齐读课题。 举手表示。出示课题简单导入,复习课文。回顾课文脉络,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二品读课文领悟表达(20分钟)1. 研读“看鱼”: (一)青年看鱼的时候,鱼为什么能游到了青年的心里?默读第4自然段“看鱼”部分,思考:鱼为什么能游到青年的心里?画出重点语句,圈出关键词。(2分钟) 引导交流:(1)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忘我、专心、如痴如醉)(2 )从哪些词看出来的?(老是、呆呆、静静) (3)这段用了什么表达方法?(4)指导朗读: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他那忘我的、如痴如醉的境界呢?抽生读,比赛,学生互评,教

6、师点评。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那么课文还有哪些部分也写了青年看鱼的呢? 引导交流: (1)你从中体会到了社么? (2)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抓住“每个星期天”,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过渡:正因为青年观鱼的专心和坚持,他已经把鱼刻画在心里了,所以才会把鱼儿画活了,鱼儿才会游到他纸上。那么请问课文中那个自然段对他画鱼做了详细的描写呢?2. 研读“画鱼: 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是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圈出关键词。(3分钟) 交流反馈: (1)细致的动作描写:结合课文体会“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节奏变化。

7、(2)研讨作者所用的描写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着与专注。 1. 默读课文,圈画重点句、关键词。 举手表示; 个人朗读比赛,齐读。 举手表示。师生齐读。2. 自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圈出关键词。 分角色朗读、小组读、齐读; 交流领会。出示课件:问题展示。出示课件:看鱼段落。出示课件:画鱼段落。出示课件:问题展示。出示课件: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图片。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部分。通过品读关键词、多种朗读方式体会青年观鱼的忘我、认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情境朗读,强化学生情感。通过朗读节奏的变化体会“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的意思。通过比赛朗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

8、表达方式。总结表达方法,落实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三随文练笔巩固知识。(10分钟)1. (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么议论和赞叹的呢?请同学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对其中一位人物进行仿写。2. 给出一个开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其中有一位_。3. 展示、点评学生作品,在旁边进行批注。2学生仿写练笔。3听讲评、互评。出示插图。投影展示。练笔仿写,落实语文听、说、读写四大块内容,现学现用,精讲多练,巩固知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再次学习。 四畅谈启示,交流总结.(3分钟) 1. 我和围观的人都一样,被青年画的鱼深深折服了。“我”把小姑娘说的话“鱼游到你的纸上来了”写给他的时候,他却写到“先游到我的心里。”结合“胸有成竹”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关系。(课后习题)2. 这节课的收获: (1)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2)理清“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2.举手表示。出示课件。回归课本,结合习题总结课文。注:本课设计时长38分钟,机动2分钟。附录:1.【作业布置】 请观察课文插图,写一篇小练笔围观的人们观察青年画鱼时的表现。(5号本) 要求:有动作、神态等描写。 字数:两百字以上。 2.【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