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75321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落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永平镇第一小学授课时间月 日备课教师周仕明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班级四年级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本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

2、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设计学习目标来完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教学难点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

3、解。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要切实研究方法,具体引导,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和理解;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教学准备(教具与学具)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 学 过 程二备批注(集体备课)三备批注(个人修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出示幻灯片1) 1.导入谈话:17世纪意大利有个伟大的利学家叫伽利略,他曾经以很大的勇

4、气,冲破人们对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迷信,大胆地研究物体从高处落地的规律。这篇课文就是介绍当时伽利略研究这一问题的经过,课文的题目就是他研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着他的这一结果是怎样得来的?2.人物简介 (出示幻灯片2、3、)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字。(出示幻灯片4)1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2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幻灯片5)3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二)初读课文,了解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6)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着默读,边读边思考:伽利略是谁?他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最后试验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朗读,纠正字音。注意

5、提醒着(zhu)地更(gng)改的读音。 3根据提出的思考题,检查学生读后是否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了一次公开试验,把一个重10磅的铁球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斜塔顶上落下,结果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出示幻灯片7)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结论:从前提推出来的结果。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寻常:平常。 5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出示幻灯片8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

6、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第自然段,思考。出示幻灯片9 (1)这一段讲什么?(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出示课件) (2)什么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辩论家指有一定辩论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因为伽利略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有的连老师也无法解答,可见伽利略当学生时候就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7、3)根据老师刚才的叙述,想想“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不平常,不简单。伽利略平时肯动脑,善思考,能发现疑问,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信奉”是什么意思?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信,并照着去做。“人们把他的话当作真理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小结:这些词集中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绝对相信的,达到一种盲日相信的程度,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和伽利略的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勇气作了很好的反衬。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 出示幻灯片10 二、 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出示幻灯片11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对这话产生了怀疑)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这怎么解释呢?”)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是什么?(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 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4这两个结果

9、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不样,是相互矛盾的) 5根据同一句话,会推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所以伽利略认为这句话是靠不住的,值得怀疑。 出示幻灯片12 6,他打算怎么做?(用试验来证明不同重量铁球落地的情况) 出示幻灯片13.14.15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经过多次试验来证明)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一次试验,没有说服力,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说明问题。伽利略进行了许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个词语,说说它的意思。(总是同时着地的“总是”一词。它的意思是每一次都这样) 出示幻灯片16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

10、从同一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出示幻灯片17 4齐读这段话,加深印象。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出示幻灯片18(人们都不相信伽利略的试验会成功,认为他糊涂、固执,事实会让他丢脸。“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的意思。是贬义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人们都迷信他,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人们忍不住地惊讶地呼喊起来) 4这说明什么?(说明伽利略试验成功了,这事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人们为这位年轻人的大胆和聪明感到高兴)

11、小结:伽利略从怀疑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开始,先是作了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同一句话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接着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土多德的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最后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认真的态度研究科学的人) (出示幻灯片19)四、小结出示幻灯片20已由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写下来。3.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试验 一慢一快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速度与重量有关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