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74426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习目标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第一课时一、 检查预习(听写生字) 1.听写生字。 2.同座位互批。 3.交流同学们听写情况,对生字掌握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老师将同学们易错的生字板书到黑板上。二、出示目标1

2、、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并能运用。 2、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激情导入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那个中国孩子是谁?生:他为什么有呼声?生:他的呼声是什么?师:同学们,带着我们想弄明白的这些问

3、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四、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一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刚才听写易错的生字在文中圈出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这些生字。(8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正确朗读课文)2汇报交流自读情况比一比那一小组夺得第一面小红旗。 (1)指名读课文,圈出读错的字,解决容易理解的词。对错的字多读直到读对为止。 (2)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3)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生字“执、硕、圣、充”是翘舌音,“予、吁”是撮口音,要注意读准。“妻”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4、,下面是个“女”字;“予”要注意与“矛”区别;“凯”字的左边是“几”,不是“攵”。3、听写容易出错的字。五、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解词语)。自学指导二1自由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来理解。并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8分钟后比一比谁是理解小明星,谁是读书小明星)1、生自由学。2、全班交流,检测自学效果。(生说出不理解的词语,由好的学生说出意思)3、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六、当堂训练生字 写字作业本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一、揭题师:这节课我们继

5、续来学习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示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师:我相信,通过我们努力自学一定可以完成目标。三、读课文,理解文意(先学后教)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去完成目标。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为谁呼吁?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四、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这个中国孩子的名字叫雷利。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的最后一行知道的。师:你真会学习,这是一篇书信体

6、裁的文章,所以你在这封信的落款处看到了。【文体知识的渗透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体现了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随时随地地关注。】师:那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生:他发出的呼声是“和平”。师:说具体点,到书中去找一找。生:雷利发出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师:他为什么要发出这个呼声呢?生:因为他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师:那是因为他自己失去了父亲,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小组间交流感受。(生自读交流)师: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他是一个维护和平

7、的人。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知道的。师:你从这儿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师:还有谁有不同的体会?生: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读文中句子)“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师:还有谁和他有相同的体会,也可以来读读这段。生:我觉得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师:说说你的感受吧!生:我是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的。师:好,他读了,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如果再读得自豪、骄傲一点就更好了。师:你能不能试

8、试?(生读)师:有点自豪了,还有谁想读?(生读)师:你读出了对爸爸的无比自豪之情!刚才这位同学说了,爸爸还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谁能来读读?(生读)师:你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还可以,但还缺少依依不舍的味道。师:那你能来读读吗?(生读)师:他读得怎么样呢?生:还是不够突出依依不舍之情。师:哦,你来试试吧?(生有感情地读)师:她读得怎么样?(一片掌声)我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爸爸临行前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爸爸临行前只是“舍不得”吗?生:我觉得爸爸临行前说的话要读得肯定些。师:肯定些,也就是坚定的语气。你很会体会,你能不能读一读?(生读爸爸的话)【文中关于爸爸的描写仅仅是只言片语,教师引导

9、学生从这些零碎的语词里去感悟爸爸的形象,依托层次分明的朗读,爸爸那“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多维形象跃起然纸上,也跃然于学生心间。】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师:爸爸对这次出行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有这样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头上啊!(出示课件,师配乐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教师抓住学生感情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生情动于中,必形于言。】生(吞吐):我觉得我想,我是雷利师:我知道你很激动,是的,你是雷利,你怎样想?生:我觉得如果我是雷

10、利,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生: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师:你不仅有伤心,还有对战争的痛恨,是吗?生:对!师:还有谁想说?生:假如我是雷利,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师:同学们,带着这种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在这一段里面,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生自由读)生:我觉得“鲜血染红了”这句话让我感动。师: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生:我觉得爸爸牺牲了,但他的心还在呼唤和平。师:还有谁有不同的感受?生:我觉得这几句最让我感动,“我们如

11、约捧着鲜花”本来我们是高高兴兴地去接爸爸,可是我们却接到了爸爸的遗体。师:是啊!我们日也盼,夜也盼,高高兴兴地捧着鲜花去迎接爸爸,没想到接到的却是爸爸那冰冷的遗体。生:这句话最让我感动:“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说明爸爸临死前都不忘和儿子的约定。师:爸爸和雷利有个约定,虽然他牺牲了,还是不忘把那顶蓝盔带回来。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句子吗?生: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爸爸流了那么多血,他还是想家。师:流了那么多血,说明什么?生:说明爸爸死得很惨烈。师:同学们,带着这些感觉,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好吗?(配乐,师领读第一句,生跟读)【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教师先通过配乐读全段以激发情

12、感,再引导学生抓住本段中“最感动的”几个“点”以深化认知,最后再读全段以整体感悟,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学生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深入而透彻。】师:我看到了同学们眼里闪着的泪花,我知道,这眼泪是对战争的痛诉,是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生:他还有个心愿,就是思念家人,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师:是的,爸爸还有未了的心愿,因为现在世界并不太平。自由地读读这段话,你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我们收集的资料谈。生: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美国世贸大厦遭受恐怖分子袭击,死伤达3600多人。师:可见和平的环境是多么的娇嫩啊!生: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师: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我

13、们的和平环境。生:我还从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师:是啊!儿童是战争中最无辜的受害者。生:我收集到的是一张图片。师:好,拿到前面来,我们一起来看。(生进行介绍:一名因战争而失去双臂的伊拉克男孩,断臂上用白纱布绑着一支铅笔在一座破桌子前画画)【适时地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五、诵读:点题明理,拓展升华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课件显示战争场面,师解说)师:看到这儿,你们的心里怎样想?生(眼里含着泪):我觉得战争很残酷,死了很多人。师:你很为他们感到悲痛,是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有战争,和平多好啊!许多国家在一起,快快乐

14、乐、安安稳稳地生活,该多好啊!生:我想问问打仗的人,你是想要和平,还是想要战争?师:你想质问那些发动战争的人,是吧!生:战争,你真可恨!真可恨!师:连用了两个可恨,表达了你的愤恨之情。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师:这是谁的呼声?生:雷利。师: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生:是所有孩子的呼声。师:仅仅是孩子们的呼声吗?生:是全世界的呼声。师:是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啊!师:雷利的呼声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让我们到课文当中找到雷利的呼声,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吧!(生自由读)师:谁来呼吁?(生读文)师:谁还想呼吁?(一生动情朗读,全场掌声雷动)师:你的呼声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一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