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1772207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二章第7讲地球的结构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地球的结构考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深度波速A波B波C莫霍面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古登堡面地面下2 900千米处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提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

2、地壳薄。教材金句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球内部各圈层结构1(2018绍兴期末)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A6 千米 B17 千米 C33 千米 D60 千米答案C2(2018台州试题)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核与地幔以古登堡面为界B岩石圈的范围包括上地幔和地壳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铝D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硅镁层答案A3(2018浙江百校联盟猜题卷)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地球温度的垂直变化 B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C物质组成的形态变化 D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答案D(2018浙江学考模拟)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

3、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据此回答下题。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成因。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地幔。考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如下图:2地球的外部圈层特点分布与人类的关系特点相互关系大气圈包裹地球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随高度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水圈海洋、陆地、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液态、固态和气态的三态变化生物圈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与地壳(或岩石圈)、大

4、气圈、水圈共同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教材金句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生物圈。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1(2018龙游模拟)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大气圈 B水圈C生物圈 D岩石圈答案C读下图,完成23题。2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属于内部圈层B属于外部圈层C圈层密度最大D圈层物质在不断循环运动中3圈层的主体是()A生物 B各种岩石 C海洋 D冰川答案2.B3.C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45题。4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

5、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4.B5.B课时训练1(2018台州市书生中学试题)近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一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尝试。仅从地壳厚度考虑,本次试验地点最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印度洋答案D(2018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试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4日12时25分在吉尔吉斯斯坦(39.45N,73.25E)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据此回答23题。2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答案2.A3.A4(2018安吉县上墅试题)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台湾岛 D马里亚纳海沟答案A(2018浙江选考模拟)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C为大气圈 BC为水圈CE、F合为岩石圈 DA、B为生物圈6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下地幔 B软流层 C图中D层 D图中G层答案5.B6.B(2018

7、金华一中试卷)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78题。7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小的BB圈层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没有影响C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DD圈层厚度均匀,是岩浆的发源地8在地震波传至处时,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纵波消失,横波变慢B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变慢C横波消失,纵波变慢D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加快答案7.C8.C9(2018金华十校调研试卷)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物质以化合物存在 B上地幔顶部属于岩石圈C软流层处横波不能通过 D地核物质可能是铁和镁答案B(2018台州市全国市级联考)为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8、,我国率先利用水中激发的气枪震源作为陆地地壳结构探测和介质变化监测的人工震源,实施“地下明灯”计划。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可探测深达60千米的地下结构。完成1011题。10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最深能探测到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11“地下明灯”计划主要应用的领域是()A土地利用规划 B地壳运动监测C矿产资源勘探 D土壤肥力调查答案10.B11.C(2018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试题)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莫霍面等深度线分布图”。完成1213题。12图中M的数值应是()A40 B42 C44 D4613若沿北纬30绘制地壳剖面图,则厚度最大处的地形类型最有可能是()A四川盆地

9、 B长江中下游平原C马里亚纳海沟 D青藏高原答案12.C13.D14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材料二当地时间2017年6月5日,“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了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7次下潜,这也是本航段截至目前采集生物样品最多的一次下潜。此次下潜共取得近底海水16升,变质岩53.8千克,海参3只、海星1只、海绵1只、海蛇尾3只、未知物种1只。(1)在材料一图上标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和_;水圈中

10、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之中;生物圈占有_圈的底部、_圈的全部和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相互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4)“蛟龙”号采集到样本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哪个圈层?答案(1)略。(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氮氧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渗透影响(4)地球外部圈层中的水圈。1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2)E纵波在

11、地幔中的传播速度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A到E的平均波速大于A到B的平均波速。16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B处地壳的厚度为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答案(1)33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4550千米3035千米(3)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解析第(1)题,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