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769432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音乐欣赏课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化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聆听教材中的西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变的音乐作品。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了解青海花儿的特点。教学难点: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所具有的花儿的特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1、 提问: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民歌体裁?你能听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2、 教师简介“花儿”相关知识。2、 欣赏歌曲1、 再次欣赏歌曲,思考:请同学们边看歌词边听音乐,并思考:这首歌曲的音 调、歌词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花儿”,歌曲音域宽广

2、、音调淳朴,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2、 简介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歌词中多有西北山歌中常见的衬词。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

3、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风格?民歌风格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 地 理 环 境 风 俗 习 惯 使 用 方 言 生 活 方 式 劳 动 方 式 社 会 条 件 4、 简介朱仲禄 。民间歌手,人称“花儿王”。生于青海省同仁县,自幼学唱花儿,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声音明亮挺拔、刚柔相济、韵味地道,歌声山野气息浓厚,给人以天高气朗的高原感受。5、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演唱者的唱腔有什么特点?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6、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词,记录演唱方言的发音并试着模仿。3、 欣赏其他的花儿作品1、 花儿与少年2、 花儿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