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

上传人:踏**** 文档编号:101768374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飞行动力学(第五、六节)(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飞行动力学,第五节 侧向气动力及气动力矩,一、侧力Y,描述纵向运动的变量:,q,V,e 描述横侧向运动的变量:,p,r,a,r 飞机横航向的力与力矩: 侧力Y,指向机体oy轴 滚转力矩L,绕机体ox轴转动 偏航力矩N,绕机体oz轴转动 侧力与侧向力矩是由于飞机横侧向结构不对称产生的 飞机总气动力沿机体oy轴的分力称为侧力Y 侧力:Y=CyQSw,Q 动压,Sw机翼面积 , Cy 侧力系数,1.侧滑角引起的侧力,0,在垂直尾翼上产生侧力(与产生升力原理相同) 亚音速飞机机身没有侧力 超音速飞机机身的锥形头部有侧力, 故超音速飞机的侧力是机头与垂直尾翼侧力之和 产生的侧力:Y()=1/2V

2、2SwCY , 侧力导数: CY=Cy/ 右侧滑时角为正,此时产生的侧力为负(与oy轴反向) 侧力的方向在气流指向机身的方向上, 侧力的大小与气流在飞机对称面上的分量成比例,2.偏转方向舵r引起的侧力,r0,是为了得到航向操纵力矩,但同时在飞机质心上也引起了侧力(与偏转升降舵产生升力相同) 偏转方向舵r产生的侧力 方向舵侧力导数:CYr= CY/r 一般飞机的CYr数值不大,可忽略不计。,3.滚转角速度p引起的侧力,飞饥绕机体轴ox轴的滚转角速度p0时,在立尾上有附加侧向速度,有局部侧滑角 滚转角速度P产生的侧力: 式中: 式中: 叫做无因次滚转角速率,没有单位 一般飞机的Cyp为负值,数值很

3、小,可忽略不计,4.偏航角速度r引起的侧力,飞机绕机体oz轴的偏航角速度r0 时, 在立尾上有局部侧滑角,产生侧力 超音速飞机的机身头部在r0时也会产生侧力 r引起的全机侧力 式中: 无因次偏航角速度 一般飞机Cyr很小,可忽略不计 飞机的侧力主要由侧滑角产生 主要产生在垂直尾翼上,L 绕机体ox轴的力矩,滚转力矩 升力表达不同 Llift N 绕机体oz轴的力矩,偏航力矩 侧向变量,p,r,a,r都会产生L和N,侧向力矩,二、绕ox轴的滚转力矩L,1.侧滑角引起的滚转力矩L 主要由机翼和立尾产生(侧力),L的大小与立尾和机翼的形状有关 1)立尾的作用 0时,立尾上有侧力,侧力与ox轴有距离,

4、产生滚转力矩L 大小与有关,1.侧滑角引起的滚转力矩L(续),2)机翼上(下)反角的作用 0时,空速V分解为Vcos和Vsin 不考虑Vcos(纵向气流) Vsin 分解为沿机翼流动和垂直机翼流动的分气流,其中: 垂直翼面的气流为Vsinsin(右翼向上) 和 -Vsinsin(左翼向下) 向上的气流速度使右翼局部迎角, 产生升力 向下的气流速度使左翼局部迎角,升力, 左右合力产生负L 大小与有关 反之,下反角产生正L,上反角,-L,3)机冀后掠角1/4 的作用,翼尖向后掠称为后掠角 后掠角的定义: 在翼弦平面上把各翼剖面翼弦线上25%的点连成直线,称为1/4弦线,此直线与机体轴oy轴间的夹角

5、,1/4,3)机冀后掠角1/4 的作用,0,速度V在左右两半翼作如下的分解 右翼:平行于1/4弦线的分速为: 垂直于I/4弦线的分速为: 左翼:平行于1/4弦线的分速为: 垂直于I/4 弦线的分速为: 由于右翼的有效分速大于左翼, 使右翼上的升力大于左翼, 因而形成的滚转力矩L为负值,与有关 相当于右翼后掠小,升力大 Cl过大,稳定性差, 箭形机翼往往有下反角,4)机翼机身气动干扰的作用,0时,上单翼飞机翼身连接处的右侧,因气流受阻使压力增加,左侧气流因有分离旋涡而使压力降低。 绕流机身的气流使靠近机身右翼根部的迎角增加,左翼根部的迎角减小,两种因素都产生负滚转力矩 中单翼飞机的此项气流干扰

6、效果很小,可忽略不计 全机的Cl 为上述各项作用的总和,称为飞机横滚静稳定导数 式中,飞机横滚静稳定性的意义,飞行方向从纸面垂直向外。平衡时升力L=重力G 设因某种干扰使飞机有滚转角+(右滚), 升力倾斜 升力与重力的合力形成附加侧力,使飞机向右侧滑,侧滑角0 由于Cl0,产生负的滚转力矩(左滚),使滚转角恢复到零 Cl为负,飞机具有横滚静稳定性,2.副翼偏转角a引起的L滚转控制力矩,副翼正偏转时(右副翼后缘下偏,同时左副翼后缘上偏),右翼升力增大,左翼升力减小,产生的滚转力矩L为负值,写为 式中: 滚转操纵导数 3.方向舵偏转角r引起的L操纵交叉力矩 方向舵正向偏转(方向舵后缘向左偏转)时,

7、产生正的侧力。由于方向舵在机身之上,此侧力对ox轴取矩得正的滚转力矩。可写为 式中: 操纵交叉导数,4.滚转角速度p引起的L滚转阻尼力矩,滚转阻尼力矩主要由机翼产生,平尾和立尾也有影响 当飞机左滚时p为负,左翼下行,右翼上行。下行翼迎角增加故升力增加,上行翼迎角减小故升力减小,形成正滚转力矩L(右滚),起到了阻止滚转的作用,称为滚转阻尼力矩。 平尾及立尾的作用原理与机翼相同, 都是阻止滚转,只是作用小于机翼 滚转阻尼力矩可写为 式中: 滚转阻尼导数 无因次滚转角速度,5.偏航角速度r 引起的L交叉动态力矩,偏航角速度r0,左右两半翼的相对空速不同。 r0时,左翼向前转,相对空速增加,故升力增加

8、, 右翼向后转,相对空速减小,故升力减小,形成正滚转力矩。 r0时立尾的局部侧滑角为负,将产生正的侧力。由于一般立尾在机身之上,因而亦产生正滚转力矩。 交叉动导数 式中: 交叉动导数 无因次偏航角速度,三、绕oz轴的偏航力矩N,1.侧滑角引起的N 航向静稳定力矩 0,立尾上有侧力N ,产生正偏航力矩 机身有不稳定偏航力矩; 箭形机翼产生正偏航力矩,起稳定作用; 超音速飞机头部有侧力,产生不稳定的偏航力矩; 侧滑角产生的偏航力矩N: 式中; 航向静稳定导数,1.侧滑角引起的N 航向静稳定力矩(续),航向静稳定导数Cn 0,N= Cn 具有航向静稳定性的飞机在受到侧风扰动后, 机头向着消除侧滑角的

9、方向偏转静稳定 并不能回到原有航线的方向, 使机头转到风速的方向 也叫做风标稳定性 与纵向Cm的静稳定导数意义相同,2.副翼偏转角a引起的N操纵交叉力矩,偏转副翼是为了操纵滚转,却引起了偏航力矩,操纵耦合 a0,右翼下偏,右翼弯度加大,升力,同时阻力; 左翼上偏,左翼弯度减小,升力,同时阻力; 在大展弦比机翼上较明显,对操纵飞机转弯不利 副翼操纵交叉力矩 式中 副翼操纵交叉导数 其值的正负号要依具体情况而定,+N,3.方向舵偏转角r引起的N 航向控制力矩,r0,方向舵左偏,立尾产生正侧力,对oz轴取矩,得到负的偏航力矩-N,表示为 式中 航向操纵导数,其值为负 4.滚转角速度P 引起的N交叉动

10、态力矩 (1)立尾的作用 P0,立尾有局部侧滑0, 产生侧力,偏航力矩+N,(2)机翼的作用,P0,右翼下行,右翼向下的速度增量,相当于机翼不动而气流向上吹,故右翼的迎角增加,升力增加,阻力增加 与之相反,左翼上行,升力减小,阻力减小 形成偏航力矩 全机滚转角速度p 引起的偏舵力矩 式中: 交叉动导数 无因次滚转角速度,偏航力矩N,正负不定,5.偏航角速度r引起的N航向阻尼力矩,航向阻尼力矩,与纵向、滚转阻尼力矩原理相同。航向阻尼力矩主要由立尾产生,机身也有一定的作用。 r0时,前行翼的相对空速增大,阻力增大, 后退翼的相对空速减小,阻力减小, 产生的力矩与r的方向相反,故为阻尼力矩 航向阻尼

11、力矩 式中: 航向阻尼导数 无因次偏航角速度,四、侧力和侧向力矩表达式,综上所述,由气动力形成的侧力和侧向力矩表示如下: 几乎每个运动参数都起作用,说明相互的交联较强。 偏转副翼引起的侧力太小,故忽略不计。 另外,非定常导数: 也会产生侧力与侧向力矩,很小,可以忽略。 所有空气动力和力矩都与高度、飞行马赫数M有关,控制力/力矩,第六节 操纵面的铰链力矩,第六节 操纵面的铰链力矩,铰链力矩是作用在舵面上的压力 分布的合力对舵面转轴形成的力矩 所有的舵面上都存在 如升降舵的铰链力矩表示为 式中:Che铰链力矩系数,Se一升降舵面积, 升降舵几何平均弦长。 舵面压力分布的合力Re不通过舵面转轴,而是

12、有距离的。设转轴距合力Re的垂直距离是he,则铰链力矩可写为: He=-Rehe,第六节 操纵面的铰链力矩(续),升降舵的铰链力矩系数在平尾迎角及升降舵偏转角都不大的情况下,可表示为 式中 为铰链力矩导数,与马赫数M有关。 其他舵面的描述相同 人或舵机操纵舵面偏转时,不仅要克服操纵机构的摩擦力和惯性力,而且要克服舵面的铰链力矩。 铰链力矩是驾驶员和舵机的负载力矩。 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及尺寸的加大,完全依靠人力操纵舵面已不可能,因而现代飞机上都装有电动或液压助力器。 铰链故障会直接造成飞行控制失控,第五节内容,侧滑产生侧力 侧向变量:状态量,操纵量 所有侧向变量都产生滚转和偏航力矩 描述公式,各气动导数定义 滚转静稳定性,滚转静稳定导数CL 0 第六节内容 铰链力矩的定义、意义与描述,第五节、第六节结束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