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1766901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质量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考质量综合分析2017年中考工作已结束,回顾本年的中考工作,我校能够按照市教育局的文件指示精神,在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走进新课程,树立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九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保持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2018年毕业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现对我校2017年中考质量予以认真总结分析。现将本年度的中考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一、总体情况我校参加中考19人,优秀2人,优秀率10.53%,良好6人,良好率31.58%,及格14人,及格率73.68%。其中重点高中录取6人,重点率31.58%,普通高

2、中录取10人,普通高中录取率52.63%。及格率在全市27所中学排名第10。综合排名全市第25位,与2016年中考相比略有下降。二、各科具体分析语文学科全市排名第15名。平均分84.03分,及格率为84.21%,优秀率为0%,比2016年略有下降;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古诗文默写较好,得分率较高,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完成不好,失分率较高。数学学科全市排名第9名。平均分76.74分,优秀率15.79%,及格率63.19%,高于平均水平,比2016年略有下降。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选择题、填空题完成情况较好,得分率较高,解答题中的23-26题完成情况不好,失分率较高。英语学科全市排

3、名第15位。平均分75.32分,优秀率15.79%,及格率57.89%,高于平均水平,跟2016年持平。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听力部分及阅读题完成情况较好,得分率较高,学生基础知识及作文完成情况不好,失分率较高。物理学科全市排名第20位。平均分40分,优秀率21.05%,及格率42.11%,低于平均水平,总体与2016年持平。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选择题、填空题完成较好,得分率较高,而计算题、简答题和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完成不好,失分率较高。5. 化学学科全市排名第3位。平均分34分,优秀率21.05%,及格率73.68%,高于平均水平,总体比2016年上升。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选择题、计算

4、题完成较好,得分率较高,而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完成不好,失分率较高。6.思品学科:全市排名第11位。平均分46.32分,优秀率36.84%,及格率84.21%,高于平均水平,总体比2016年略有下降。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选择题、非选择题的14-15题完成较好,得分率较高,而非选择题16-18题完成不好,失分率较高。7.历史学科全市排名第6位。平均分50.58分,优秀率68.42%,及格率84.21%,高于平均水平,总体与2016年持平。从成绩反映的情况来看,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综合探究题完成较好,得分率较高,而材料题完成不好,失分率较高。3、 总体分析成绩及存在的问题1、能够完成定向生指标

5、任务。2017年教育局下发定向生指标5人,我校完了成定向生指标任务,并且有一名学生取得了二次竞争的指标,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突破。2、学生参考率低。学校在籍44人,参考19人,参考率43.18%,是全市所有初中学校参考率最低的。全市参考率最高的乐胜乡古城学校参考率为96.15%,与之相差53%。这也直接导致中考成绩评价总分落后。3、学科排名差距大化学学科全市排名第3位,历史学科按平均分全市排名第6名,数学学科全市排名第9位,语文学科全市排名第15位,英语学科全市排名第15位,思品学科全市排名第11位,物理学科在全市排名第20位,化学学科与物理与之相差了十几位,反映了学科间不均衡。4、学生优秀率低

6、,及格率偏低,低分率居高不下。参考学生共19人,优秀学生2人,学生优秀率10.53%,其中最高分541.5分,没有学生入围统招线,及格学生14人,及格率73.68%,350分以下的5人,不及格率26.32%,反映出学困生较多。四、产生教学失误的原因1、学校在教师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如个别教师思想涣散,工作消极,不负责任,干工作敷衍应付;少数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求进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仅带动年轻教师进步,反而带来不好的影响。2、面向少数学生的“升学”教育,严重阻碍着学生及格率的提升。绝大部分的班级中,教师只关注能够上一中的优秀学生,而对待班级中存在的学困生,不是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上的

7、障碍,不是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而是歧视他们,冷落他们,甚至驱赶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得更多的是优生,而眼中根本没有“学困生”,使面向全体学生成为一句空话。3、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改的实施已进行了好几年了,但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三大弊端:一是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一切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全然不顾;二是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尽管教师教得辛苦,但教学的三维目标达成度低,学生的思维锻炼不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形成;三是重“灌”不重“导”的强制性。方法上把学生当成“容器”,靠外力把教

8、学内容压给学生,学生无法愉快轻松地学习。4、教师的课堂效率不高。首先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备课不扎实,轻备课甚至不备课,照搬现成的电子教案,责任心不强,不注意、不重视课堂组织管理。其次是教学手段滞后。虽然我们建了多媒体教室,配备安装了“班班通”,但使用率低,特别是毕业班老师。教师还靠过去的“三个一”的模式(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来教学,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影响了课堂效果。5、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不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班级内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自觉性差,缺乏养成教育,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自然很差。在初一初二对学生放松,初三才真正去严抓。造成学困生的大面积产生。抓质量

9、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必须抓住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抓住质量的脉搏。6、学习无用的思想严重影响学生升学。部分学生家长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态度不认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不能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部分学生没有等到毕业就上职校,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失学。五、今后的建议:1、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要经常深入教学,指导教学,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这个教学管理系统来进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从各个教学环节上对全体教师严格要求,从严治教,严谨治学,从严管理,从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

10、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建立中考奖惩制度,对中考成绩优秀的教师在评先选优上优先考虑,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争取特岗教师加入,为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2、要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扭转教师只关注优秀学生的思想,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认识到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领导听课时,要对学生参与课堂的参与率有硬性要求,使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关照一点“学困生”,做到提问题最多的是“学困生”,训练最多的是“学困生”,辅导最多的是“学困生”,作业批改最多的是“学困生”,课余时间谈心交流最多的是“学困生”,鼓励最多的也是“学困

11、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学困生”的学科,无“学困生”的学校,严禁教师歧视“学困生”的现象。3、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以新课改为契机,立足于本校、本班的教学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转变学习方式为主攻点,以学法指导为突破点,深入持久地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切实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质量。变老师满堂教为学生自主学;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单一传授知识为三维并重;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4、抓好常规教学管理。抓好备课管理,教案检查采取月检和突击检查相结合,杜绝照搬现成电子教案的现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通过听课的情况检查教师备课的情况

12、,对备课完成不好的教师在业务会上提出批评;要求每名教师要多使用“班班通”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以提高课堂效率。5、加强学生管理加强学生日常管理,要求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检查,发现学生问题及时处理;利用班会的形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养成教育,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天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量的作业,第二天早上检查;从初一开始就狠抓教学质量,采取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的形式,以及格率做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为初三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6、做好家校联系。通过家访、家长会、微信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等情况,学生每晚应有相应的学习时间,邻近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帮助、交流和监督,达到共同进步。严禁除大安职校以外的学校到校招生,避免学生过早离校。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持久的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也没有捷径可走。细节决定成败,付出决定命运,只要我们执着地追求,只有踏踏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不放弃每个细节,成功就会属于我们,使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再创辉煌,再上一个新台阶。 新平安镇中学校2017年9月30日2017年中考质量综合分析新平安镇中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