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176417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8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3-37)是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的规划课题。该课题自 2010年 5月被正式批准立项以来,课题组严格按照上级课题管理部门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培训、资料搜集和具体实施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到目前为止,该课题已经完成了校本教材心灵有约、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优秀教案集的编写审定工作和结题的相关准备工作。回顾该课题研究以来的研究历程,我们将科研(主要是课题研究)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来抓,让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成长并体验到科研的快乐,是我们从事该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收获。一、明确课题研

2、究意义,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一)、课题研究背景1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呼唤生命教育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广大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使一些学生产生道德观念模糊和道德自律能力下降。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加上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还有来自升学的压力,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行为失控,甚至不珍惜生命的现象。另外交通事故、溺水意外、食物中毒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生安全因素的频繁出现,也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上海市中小

3、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2生命教育呼唤一线的实践研究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一个生命体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地实现人生的价值。近几年来教育开始关注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但总体上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更迫切需要学校

4、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施生命教育。然而,能站在全面开发学生生命潜能并为其终身生活负责的高度,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生命教育资源,激活课堂,构建合理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尚不多见。3我校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生命教育在13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治学严谨、教风正、学风浓、管理科学、追求一流,学生发展全面,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已尝试开设健康教育课,内容涉及:青春期教育、 -.防艾滋病教育、远离毒品教育、防治非典、预防禽流感、交通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但是内容肤浅,教学资源积累较少,内容系统性不强,效果难以深化和持续。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

5、到实处呢?我们认为结合新课程理念,综合利用生命资源,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渠道,将生命教育落实到课程中,可能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样既传承了原有的办学传统,又践行了“人文管理、智慧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情感、优良的品格、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阳光学生,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二)、理论思考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认识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培养起对他人的爱心,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生命观、价值观、人格观等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概括地说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学生生命状态,丰富学生生命历程,激

6、发学生生命潜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教育既有鲜明的社会性,又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它的理论依据是:1教育人本论思想教育人本论的基本思想在于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人。其内涵可概括为三点:(1)发现人的价值。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引导人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尽可能把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2)发挥人的潜能。每一个人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教育必须突出地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将

7、人具有可能性的潜力实现向现实性的转化。(3)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是人们的世界观、现实态度、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等的集合体现,它既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也具有差别性的一面。教育应当使每个人在共同心理的背景上显现出五彩缤纷的独特色彩,从而使每个人成为活生生的主体。但是,个性的发展不是自发的,它必须成为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2生命教育观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生命教育观告诉我们,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1)唤醒生命意识。即体验、感悟

8、到自我生命的存在与珍贵,感受生命的美好而珍爱自 -.己或他人的生命;进而在各种心智活动与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过程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与创造性。学会在向外探求的同时,还要不断向内心追问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而提高自我觉醒状态的水平与自觉意识能力。(2)开发生命潜能。认识并体验个体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产生于人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可洞察一切自然的奥秘,而且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进而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中蕴藏有深不可测的无限潜能,这些潜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刻苦学习、训练能力、强化心理、陶冶情感,才能使其潜能逐步得到开发。(3)提高生命质量。生命的质暨生命的品质,它包括了智能的品质、人格的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

9、质等,生命的量即生命的活力、力量。第一,要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决定于个体的质量,而生命的质量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自主塑造个性品质,增强生命的力量才能使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第二,要学习创新,体验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的方法,从中不断获取创新成功的快乐;体验创新过程中自我的更新、自我的超越。第三,要学会自觉地无私奉献,懂得唯有将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情感、最出色的智慧奉献给他人与社会,把它作为一种快乐,其生命才能得到升华。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并不是孤立的、逐层递进的,而是你中有自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当这三个层次的教育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提升生命的质量。

10、3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突出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沟通与融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教育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非常一致的,课程改革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生命活力的空间。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理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出发,引领学生执着追求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人、自然与社

11、会的协调发展。二、挖掘整合本校资源,编写生命校本教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迫切的感觉到需要有一本具有我校特色的生命教育校本教材,期待她能给我们一方晴空、一树绿荫、一缕阳光、一线希望,期待着她能给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生命跳动的节奏,让我们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有文字的静态美,更有灵动的思想,闪光的智慧,生命的气息,我们期待于是和衷小学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心灵有约在课题组老师的努力下诞生了。以下是我们在编写心灵有约校本教材时的几点思考:(一)、心灵有约生命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理想中的我校小学生生命教育校本教材是怎样的呢?在编写伊始,我就想像着:我们的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应该

12、处处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她应该是唯美的,拥有闪耀着生命质感的文字;她是课题研究实践的产物,它的衍生是还教师、学生自主研发教学资源的空间;她应秉承“大教育”的观念,从更为高远的角度去审视,用更为广博的姿态去践行;她是一本对学生具有长远建设性价值的充满魅力的“可读、可敬、可爱”的教材。憧憬着这样一个美丽的“她” ,我在教材编写力求体现四观:目的观、结构观、文化观和功能观。1、目的观:由纯粹知识的讲授走向情感和信念的体验,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以往的教材和教学中,学生听到的、看到的知识信息,与自己的生命未能融合,不能形成共鸣,所学的知识不能直接与人的品格和行为发生联系。如:以往在讲授“挫折” ,教材

13、上介绍了挫折的定义、战胜挫折的意义。学生知道或掌握了关于挫折的知识,但有没有通过学习掌握了的战胜挫折的方法呢?有没有体验到战胜挫折的快乐呢?基本上没有。在心灵有约在“在挫折中学会坚强”一课中用激励性的语言和特奥形象代言人赵曾曾的故事与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情感发生直接联系的知识,从而与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产生共鸣,指导他的行动。在我们课题中做的本校学生心理调查中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想成为一个乐观坚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但如何才能具备这些心理素养呢?许耳生却很茫然,于是我在心灵有约教材中安排了“心理健康篇”单元,下面有 8课内容。分别是 1、别人快乐,我就快乐;2、学会宽容,真

14、诚待人;3、学会感恩,胸怀宽广;4、克服任性,戒骄戒躁;5、动手动脑,学会创造;6、享受学习,增长智慧;7、克服焦虑,从容应考;8、调整心态,笑看成败。2、结构观:达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互动。直接经验是指学生自身的经验和体验、学生的生活和一切学生可以直接感知、体验和领会的东西。间接经验是指人类已有的人文、自然、社会科学成果。我们理想中校本课程要做到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互动,由共性到个性,或由个性到共性。在心灵有约教材中我有意识地体现:(1)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 (2)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知识教育和说理教育是共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则是个性的。在每一课教材编写都有“故事林”内

15、容,通过创造某种情景,使学生学习作出决定的能力,养成承担义务的意愿,锻炼能够承受成功与失败的毅力。3、文化观:是时代文化与青春文化的融合。青春文化于学生而言就好比是鱼儿畅游之水,而时代文化是水中的养料。德育校本课程首先应尊重、体现青少年文化,使学生在教材的学习中体会到文化的“属己”感和舒适感,让学生觉得教材是自己这个年代的。而以往的教材是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编写的,缺乏时代的新鲜元素,教材显得陈旧和过时,这让学生感到教材是别人的,有异己感,并产生逆反和排斥。在我们的心灵有约教材中,出现“5、12”地震、08 年奥运会等他们亲身经历的大事件。4、功能观:传统的德育教材仅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或者是法定

16、文本,内容接近于公 -.文、说明文。我们理想中的心灵有约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芳香,为学生提供思想方法和文化基础,是学生探索世界的平台,是学生走向广阔世界的中间站。 心灵有约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把生命教育渗透在点滴的生活教育之中,不要让学生觉得高高在上,不要遥不可及。(二)、心灵有约生命教育校本教材的定位1学生求学的情景场和开放的建构空间。有专家指出:德育校本课程是学生求学的情景场是指学生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求学者”,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心灵有约是学生为了自身的成长而急切从中获得启示、获得帮助的学习场景。我们的心灵有约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求学”呢?比较有效的途径是创设情境,创设问题。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一起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德育校本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