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756297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李妮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学经典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国学经典诗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的作用。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鉴于此,我们六年级组的语文教师积极申报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课题,为进一步把国学教育推向深入

2、,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验。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1、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记忆力。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使学生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以国学经典篇章陶冶学生高雅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国学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学生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其文化修养与品质养成就能达到一定高度;3、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学生学习国学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国学精华对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弘扬优秀的传

3、统文化,深化素质。研究内容:(1)精选与小学语文教材相辅,适合不同年段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3)国学经典诵读课外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学习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并收集、整理出一套适合不同年段小学生诵读的校本课程。(2)行动研究法:在课堂、课外实践中进行不断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寻找得失原因,改进策略,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国学经典诵读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4)案例研究法。通

4、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整体素养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四、课题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1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确定。2开展前期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3原有基础上布置教室环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布置选自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章句。学生在学校随时能看到国学经典章句,营造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浓郁氛围。第二阶段:实验研究前期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1在班级开展的基础上,开展校级古代贤人贤事演讲(讲故事)活动。2对全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问卷调查)4教师加强自学,通读三字

5、经、弟子规和论语通译等经典书籍。第三阶段:实验研究中期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1、积极开展多项活动 全力保证诵读效果。对于要求学生们必背的国学内容,我们紧抓“三个一”,确保诵读效果:“一日一诵”,每天安排早读课或晨会课10至15分钟进行诵读;各班级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诵读活动在全校铺开。活动采用说、读、演、唱、画等个人或集体形式来进行表演比赛。经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比赛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先后开展了“三字经诵读表演”比赛、“国学经典演讲(讲故事)”比赛、“国学经典手抄报”评比活动、“做有根的中国人-国学经典诵读”征文活动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

6、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也加深了学生对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2建设校园背景音乐,营造听觉环境,用国乐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每天早读利用教室电子白板播放一些古典乐曲,特别是国乐启蒙系列乐曲:春江花月夜、鱼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学唱三字经弟子规歌曲,借用音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第四阶段:实验研究的后期阶段(2015年6月至7月)1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写好阶段性的诵读分

7、析。2、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探索诵读方法。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每周利用地方课开展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诵读课的设计做到两点:一是接受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这种做法成年人很难做到,但小学生却毫不费力。南怀谨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语言和文字的音韵。二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比如,诵读弟子规时时,我们采用“经典课堂五步法”:第一步:放声读;第二步:读而悟;第三步:明大意;第四步:我乐背

8、;第五步:故事屋。整个教学环节,没有过多的深挖文义。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诵读的文本控制在200字以内,化整为零。几个重要环节都体现出重在积累和传授记诵方法。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学诵读内容。在抓好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上,课题组还重视做好经典诵读与其他课程、活动的结合渗透。国学经典语文的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课题组成员都是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是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只要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

9、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一定能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五、课题成果介绍自实施课题研究实验以来,让我们感到欣慰,国学经典已经犹如一条河流在学生们的心田间激起美丽的涟漪,让学生找到了经典诵读的乐趣。还因为课题研究助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一)、逐步形成了一套诵读体系。根据“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身受益”的宗旨,我校在引导学生诵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多样化的、学生喜爱的诵读体系,即:唱读

10、抄画赛。(二)、总结出一些经典诵读的教学技巧。第一,有声诵读法。首先形成一种氛围,每天指定一些内容,在科代表的带领下,有声诵读,直到熟读成诵。然后听其言观其行。第二,尝试回忆法。如识记春天的诗文中,回忆写春之景有哪些句子?在冬天的记忆中有哪些是描写冬景的句子等,通过回忆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有效提示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力也是以形象记忆为主要形式。指导老师如果常在学生背诵经典名句遇困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四,交际运用法。运用是最积极的记忆,但运用往往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此法更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在班会课上,给学

11、生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通过交际比赛运用经典语言,让经典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提高经典的活力。(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如:学生诵读的三字经弟子规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很快读熟,会

12、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四)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走进神木县矿区一小的校园,处处洋溢着“国学经典”的文化氛围。师生在学习环境中减压、减负,和谐放松。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能够聆听到悠扬的国乐。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老师和家长欣喜的发现,孩子们从文化素养到精神气质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孩子们的语言变得丰富灵动了。写作文也能够引经据典。老师和家长也为此惊喜不已,更让家长高兴的是,孩子

13、们懂得了孝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一衣一食来之不易。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品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经过经典诵读的实验,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得到了大大的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国学素养得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课题研究成效明显,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六)促进了学生诵读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经典诵读研究,学生在大量的诵读的实践中提高了朗诵水平,逐步掌握了吟诵、唱诵、说唱等语言表现方面的技巧,在集体诵读和个体诵读方面都较之以前有了提升。(七)加强了教师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认为国学经典的导读,最重要的不是教师的讲解如何

14、精辟,不是教师有多么高超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自身对国学经典的热爱,是教师自身的国学功底和文化修养,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只有教师自己先成为读书人,才可能引领着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大世界,正如先圣孔子所说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六、课题研究中思考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碰到一些问题,影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经典诵读不能奢望孩子们能够现学现用,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典熏陶是不可能即时显奇效的。因此部分家长对经典诵读的活动不够理解,支持的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对经典诵读实践的力度不大,主动性不够强;由于种种原因,诵读的时间有时不能保证;诵读促使学生的变化不能进行量化。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会研究经典诵读。我们相信,通过开展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与研究,那些博大精深、睿智宏伟的国学经典,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在已确定的场地上,采用多种手段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做出结论;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的防治、地基基础形式、埋深、地基处理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