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5112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探究新知(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阅读教材第2页:第一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学习任务:1、三角形的定义。2、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边、角、顶点等相关概念。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教师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如图,1.图中有 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2.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3.以E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4.以D为角的三角形有哪些?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表示是否规范、正确。对于三边的表示方法,教师应当注意用小写字母表示时的特殊性,一般用a,b,c表示是,多见于ABC的情况。其他一般不常见。设计意图: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教师一定不要讲,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

2、生自己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学生的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安排问题则是为了进行巩固和反馈。(二)、三角形的分类教师提问:以前所认识的三角形有哪些?学生回答。追问:能否把认识的三角形分分类呢?怎么分呢?学生归纳总结。(1)按角分类 三角形 (2)按边分类 三角形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点拨分类的思想和原则。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体验分类方法的原则,不重不漏,标准统一。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三)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学习任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出示问题探究,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5cm,7cm,1

3、2cm,15cm的纸条各一根,从中任取三根长度不同的纸条看能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找一找,然后学生间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去归纳概括结果。归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猜一猜:三角形两边的差与第三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归纳结果: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能从中发现结论,概括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想一想: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1)3,4,5;(2)5,6,11;(3)5,6,10教师提问:每组数据都需要判断三次吗?学生回答。结论:较小两边

4、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构成三角形追问: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通常用哪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做比较就可以了?为什么?用较小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做比较;若较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就能保证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第三边长度范围是: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师生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题目,学生抢答,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语言,说明理由和结论。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掌握;(2)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条理性和规范性。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用较小的两边和与最大的边进行比较。练习二:1. 张老师想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19cm和9cm的木棒,第三根的长度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 张老师想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19cm和9c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偶数,你有几种选法?第三根的长度可以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落实三边关系,使学生更快更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在具体问题中如何应用三边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