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35897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94页。【教材分析】图形与位置这一块内容是包括学生掌握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运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识别简单的路线图、以及比例尺的计算。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使他们能够辨认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看懂和描述路线图。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具有识别、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基础。但由于各知识点在安排上比较独立,各个教学段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习

2、呈现一种断续、独立的状态,也存在遗忘和掌握得不够扎实的情况。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已有所提高。所以现在对这个知识进行整理复习,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各种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沟通各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理念】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又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着眼于体验数学。利用课前预习忆一忆;梳理建构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实践应用讲一讲、算一算、量一量、画一画。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在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复习部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力求

3、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全方位地复习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部分,将图形与位置的问题放在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复习确定位置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感受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提高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

4、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准确地运用数对、方向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数对、方向距离两种不同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练习卡、量角器、直尺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课件出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师:有听过这句话吗?“八方”是指哪八方呢?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地点的具体位置,例如:在旅行中寻找景点,在定向运动中找目标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的最的后一个内容: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俗语引入,寓教于乐,感知数学源于生活。二、回顾与整理1、提出问题,小组

5、交流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请看,这是小明家所在街区的平面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如果学生说不上,师:除了这些平面图,还有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比例尺是120000。过渡:我们在看题时,要注意到每一个地方,收集有用信息备用。【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收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师:如果以学校为中心,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课前也布置了大家进行整理复习,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下面3个问题在小组内交流。(1)你是用什么方法确定位置的? (2)用你的方法向组员介绍其他地方的位置。(3)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位置时,要注意什么?2、回顾用数对确定位

6、置汇报:(一个学生汇报)好,可以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第一种方法?生:我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师:好,老师先把它写下来(板书:数对)。你继续。生:以学校为中心,我把学校定为(0,0),那么邮局就在点(1,1),小明家在点(2,2),超市师:同意吗?这些数是怎么得到的?引导学生要先标出起始的列和行,再标出列数和行数。师:那么,用数对确定位置要注意什么?生: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师:(总结)先写列,再写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括起来。板书:(列,行)3、回顾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师:谁来说说另一种确定位置的方法?生:我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师:好,老师也把它写下来。(板书:方向和距离

7、)生: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在学校东偏北45约280米的位置,小明家在师:这些角度是怎样得到的?引导说出用量角器量出相关的夹角。(板书:量出夹角)师:这个距离又得怎样得到的?引导说出量出这个地方与学校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板书:算出实际距离)遇到夹角大的,则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师:好,用方向和距离要注意什么?生:定好观测点,量角,计算实际距离要正确【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复习案进行汇报,师生、生生评析,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和对话过程中将知识进行整理,明确确定位置两种不同方式表达核心要素。4、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8、师:刚才我们复习了这两种确定物体个体位置的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种方法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同桌讨论。可以适当引导:在用数对描述位置时,只有“行”或者只有“列”一个条件,物体的位置能确定吗?小结:都要先确定中心点(观测点),都是用两个条件来确定。【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在平面(二维空间)中需要两个要素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沟通了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5、位置的相对性师:我们班思考问题都很积极呀,老师这还有一个问题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好吗?刚才我们知道了医院在学校(东)偏(北)( 14)约(820)m处。那么,学校在医院( )偏( )( )约( )m处?可

9、以利用刚才的平面图来做一做。师:好,谁来说说。生:学校在医院(西)偏(南)( 14)约(820)m处。师 :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观测点互换,方向相反,角度和距离不变。三、练习与提升1、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描述,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 )列,第( )行。B(3,5)中的“3”表示_,“5”表示_。2、右图中,B点在A点东偏( )40的方向上,A点在B点( )偏( )40的方向上。3、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600米方向上。B. 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45,600米方向上。C. 学校在小明家北偏西45,600米方向上。4、少年宫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

10、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设计意图】练习是检测课堂成效的重要环节之一。基本练习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放弃复杂、热闹的外在形式,力从体现简单、实在、有效和层次性。5、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A(5,9)B(2,1)C(9,6)D(1,6)E(8,1)评点:这题要注意什么?找准每个点;依次连,是按字母顺序连。6、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ABC向上平移4格后各个顶点的位置,注意观察数对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用发现的规律猜测一下,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格后表示各个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何变化?【设计意图】进行数学猜想是学习的一种很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

11、理。7、完成书本P95页第2题。四、全课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与同学交谈,回味一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板书设计】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1、数对 (列,行)(1)找准观测点2、方向和距离 (2)量出夹角 (3)算出实际距离【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反思】图形与位置的整理与复习是总复习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旨在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通过解决问题体会不同方法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整理与复习课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

12、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查漏补缺。先引导学生用数对、方向和距离这两种方法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层层深入地梳理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整个教学过程既关注到名层次学生的已有水平,又适当及时进进行总结、拓展、提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温故知新。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包括在教学中有适当的拓宽与延伸,达到不仅温故,而且知新的目的。3、突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解决问题中优化知识结构。在课堂中,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了的图形与位置的认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我设计本节课教学模式,在整理部分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在练习部分让学生算一算、画一画、讲一讲等多种方式,重点复习比例尺的计算,扎扎实实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构建知识的体系。整体上来说效果不错。4、大胆放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最怕的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唾沫星飞溅,而学生则是昏昏欲睡。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当起了“甩手掌柜”,尽量少说,把一切都丢给学生“这里有什么要注意的?” 让学生尝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