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蛙声十里出山泉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00804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蛙声十里出山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蛙声十里出山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蛙声十里出山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蛙声十里出山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蛙声十里出山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蛙声十里出山泉源于老舍先生给齐老人的求画信的影印件。这封信解开了一个大谜团,老舍先生写这封信时,用了两种笔和两种颜色,一种是毛笔写的,另一种是红墨水钢笔写的,这种混搭形式,为这封信的价值做了最好的提示,成了揭开一个大谜团的钥匙。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原来的流行说法是齐白石老人接到老舍先生送来的诗句后,用了三天三夜去思量如何实现蛙声十里出山泉老舍先生的设想,即将它变成具体的画面,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可以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

2、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还有一种说法是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逆水而游动,旁边是山石。唤起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从中就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美,将画面还原成生活现实。由画面上那几只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卵变成的,自然就想起青蛙;青蛙在交配前,都有一段谈情说爱的日子,它们不停鸣叫,这就是“听取蛙声一片”。1老舍先生的信抄录如下:“敬恳老人赐绘二尺小幅四事,情调冷隽。(一)苍苔被阶寒雀啄渔洋山人句以苔

3、石作阶,二三寒雀啄轻。(二)蛙声十里出山泉查初白句蝌斗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三)凄迷灯火更宜秋赵秋谷句一灯斜吹,上飘一黄叶,有秋意矣。(四)还须种竹高拂云施愚山句新竹数竿,瘦石一拳。附奉人民劵三十万,老人幸勿斥寒酸也!老舍拜。22作品赏析编辑以形写神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中,并非仅仅将对象的外形在画面上进行惟妙惟肖的再现,而是紧紧的抓住对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来,即写物的神。画面中山川、河流、蝌蚪无不生动鲜活。而齐白石先生着重的是通过画面本身的生动。显然齐白石先生是经过了深入的、准确的分析,所以对于所画的对象就能够非常熟悉,充分地体会和掌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及其特征,作画的时候,把自己的

4、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现的对象中去,迁想妙得,提笔一挥,才能够把对象的形和神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空间灵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上,留有大块的空白,即天和水的地方不着墨色,留出白纸。这样的表现使画面虚实相生,使主体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层次,布局更加合理。画面却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真实感。山峦由近及远,河流由远及近,仿佛蛙声也从远处传来,让人如身临其境。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胜似闲庭信步。3讲究意境编辑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在对远山、山涧、急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游刃有余,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先生的这幅画就是秉

5、承中国画“重墨不重色”的特点,巧妙而娴熟的用墨,使画面有了色彩的感觉。墨即是色,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可以使人有不同的色彩的感觉。这也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和韵味。34画家介绍编辑齐白石(18641957),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寄萍老人,借山吟馆馆主等。湖南湘潭人。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书画大师和书法篆刻巨匠。能作肖像、山水,而精于写意花鸟。其作品意态生动,水墨淋漓,虽以徐渭、八大为宗,兼及金农,吴昌硕,但能不主故常,富于创新精神。他主张作画不求形似,而重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范,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