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699269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监护相关知识资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监护仪的应用,狄开荣,目录,概述 心电监护的结构 操作流程 常见故障及排除 其他,一、概述,心电监护是指用心电监护仪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心电功能监测。监护仪适用范围:对患者进行心电(ECG)、呼吸(RESP)、脉搏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有创血压(IBP)等进行监测,监测信息可以显示、回顾、储存和打印。 工作原理:通过感应系统如热敏电阻、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接收来自病人的各种信息,经过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放大,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显示到监护仪屏幕上。必要时可打印信息资料。,二、心电监护结构,主屏幕,调节旋钮,开机键,网线接口,电源,心电图,指脉氧,无创血压,

2、体温,有创血压,血压手动测量,有创血压,评估,准备,操作步骤,1. 开机: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 无创血压监测 3. 心电监测 4. 血氧饱和度监测 5.其他监测:呼吸、体温等 6. 设置监护仪各参数,操作后处理,1.整理用物,将导联线顺势盘绕,妥善固定 2.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 3.观察、洗手、记录,操作流程,监护仪的测量参数,基本参数 心电 ECG 呼吸 RESP 血氧饱和度 SpO2 无创血压 NIBP 体温 TEMP 特殊参数 麻醉深度 BIS 有创血压 IBP 心输出量 CO 呼气末二氧化碳 EtCO2,1.心电 ECG,心脏每时每刻按着一定的速率和节律跳动 心电图反应的是心

3、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恢复中的生物电变化过程,不是由于心脏的机械收缩所产生,心电图的形成,RA(右臂)电极:锁骨下,靠右肩 LA(左臂)电极:锁骨下,靠左肩 LL(左腿)电极:左下腹 RL(右腿)电极:右下腹 V (胸部)电极:胸壁 注:电极安放时应尽量避开除颤位置,电极安放位置(五导联),心电 ECG,心电电极的位置与连接,推荐的电极的位置,对角安放呼吸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胸式与腹式),电极安放位置(三导联),R(右臂):锁骨下,靠近右肩 L(左臂):锁骨下,靠近左肩 F(左腿):左下腹,ECG的注意事项,心电 ECG,1.皮肤准备:ECG波形的质量取决于电极获得的电信号的质量。对病人安放

4、电极处的皮肤要进行适当的处理。选择平坦的、肌肉较少的地方作为安装电极的部位。 2.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弹簧夹。 3.电极安放时应尽量避开除颤位置。 4.进入“ECG设置”菜单选择正确的“导联类型”。当采用3导联时,可选导联有:、;当采用5导联时,可选导联有:、aVR、aVL、aVF、。 5.根据实际波形来选择适当的波形增益,当ECG波形的幅度过高时,可能会出现波峰不可见的情况。,ECG的注意事项,6.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滤波方式,滤波方式有三个选项 诊断:显示未经过滤的ECG波形; 监护:过滤可能导致假 报警的伪差; 手术:减少来自电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 7.每24小时内更换电极或改变位置 8.心

5、律失常分析必须在“诊断”模式下进行,心电 ECG,诊断 监护 手术,导联名称,波幅高度,4.呼吸 RESP,对角安放RA和LL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呼吸监护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很大或呼吸运动不明显的病人,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 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处于呼吸电极的连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心脏覆盖或脉动血流产生的伪差,这对于新生儿特别重要。,呼吸 RESP,呼吸值最佳效果的条件,导联选择 电极片位置 波形幅度 计算模式,呼吸不准或呼吸率为零故障分析,正常呼吸波,肥胖病人或电极位置不对,非呼吸运动,3.血氧饱和度 SPO2,反映机体供氧状况的重要指标 监测脉搏(PR),血氧探头的位置与连接,探头的位置

6、与方向,小儿与新生儿采用的专用探头 (方向与连线的固定),监测的部位 手指、耳垂、脚趾、脚背,额头 探头类型 成人型 、小孩多功能型,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连续长时间的监护同一部位。 与袖套在同一手臂上 如果存在着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染料稀释化学药品,则SpO2值会有偏差。 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 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受器偏离正常范围,造成测量不准确,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5.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被测部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6.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微循环 7.指甲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致测量困难

7、,无创血压监测,无创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指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在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着变化,这种压力值就叫血压。监护仪中一般运用振荡法测量无创伤血压值。人工测量使用柯氏音法。,1.无创血压 NIBP,评价循环系统的重要指标,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参数,合格的传感器:类型、规格。,适合病人类型的血压袖带尺寸(标志线),按病人类型:新生儿、婴儿、小儿、成人、大成人、大腿袖套袖套 按使用期限:重复使用、单病人袖套,无创血压 NIBP,无创血压 NIBP,NIBP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袖套及模式设置 标记处对准肱动脉 测量部位应与心脏(右心房)保持水平并外展45度 不能穿太厚的

8、衣服,尤其是棉毛衣服 袖套应松紧适中 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带 病人正在移动、发抖或痉挛,测量将会不可靠甚至不可能 除非病情需要,不必频繁测量血压。频繁测量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NIBP监测,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宽度应是肢体周径的40%或者上臂长度的2/3,袖带的的充气部分长度应足够环绕肢体的50-80%,血压袖带展开后应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过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保证记号正好位于肱动脉之上。,NIBP监测,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的肢体上安装袖带,双频谱指数附件组成,电缆+传感器,BIS,双频谱指数传感器,BIS,成人,小

9、儿,半重复,成人 小儿 半重复使用,双频谱指数传感器使用,BIS,成人型: 电极贴于额头中心线鼻梁以上5cm处 电极贴于如图所示位置,双频谱指数传感器使用,BIS,小儿型: 电极贴于额头中心线鼻梁以上3.5cm处 电极贴于太阳穴(眼角和鬓线之间),有创血压(IBP),ART 动脉压 PA 肺动脉压 CVP 中心静脉压 RAP 右房压 LAP 左房压 ICP 颅内压 P1 P2 用户自定义,血管直接插管后,测定血管内 的实时压力即动态的血压数值。,测量原理 动脉穿刺外接压力传感器机器计算分析获得血压值 利用流体压力传递,使血管内压力通过流体传到压力传感器,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计算获得

10、实时动态血压,IBP测量注意事项,1、将传感器置于和心脏同一水平位置 2、传感器为一次性的,不能重新消毒或重新使用 3、有创血压比无创血压高520mmHg 4、测压路径必须保持通畅,不能有任何气泡或 血凝块,经常用肝素盐水冲洗 5、同时固定好导管和换能器,以防滑动影响,如何设置报警范围?,1、监护仪报警范围应合理调节,避免漏报及无效报警。 2、必须保证病人安全 3、HR:正常100-60次/分,异常20 (根据患者情况)。异常心率设置:在病人实际心率值的基础上5-20次/分为报警范围的上下限。当病人心率120次/分时,上限为+10次/分,下限为-20次/分。心率60次/分时,上限为+20次/分

11、,下限为-5次/分。 4、RR:正常8-30次/分 5、SPO2 :90-100%(根据患者情况) 6、BP:正常S 140-90mmHg,D 90-60mmHg 异常20 (根据患者情况) 7、特殊情况应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设定报警范围的上下限。,发生报警时,检查病人情况 识别原因 静音 报警复位,常见故障,黑屏 ECG无波形或波形杂乱 血压测不出 SpO2无数值/不准确 呼吸不准确、呼吸率为零,四、常见故障及排除,(一)黑屏 原因分析:1、电池欠压 2、电源插座无电 排除方法:1、重新安放电池2、检查电极与软线,软线与输出插头之间是否连接良好 (二)ECG无波形 原因分析:1、导联模式错误 2

12、、电极片接触不良 3、主板故障 排除方法:1、确定导联模式 2、更换电极片、更换备用软线 3、联系维修技术人员 (三)ECG基线不稳、基线粗 原因分析:1、病人运动、紧张、皮肤干燥 2、导联老化、接触不良 3、电磁干扰 4、接地不良 排除方法:1、合理体位,使用75%酒精清洁粘电极部位 2、更换导联 3、排除干扰 4、使用交流电时有良好的接地和稳定的电压,心电 ECG,病人状态:病人类型、皮肤、运动、情绪。,安静,稳定的病人状态,侧翻、起卧、运动的干扰,常见故障及排除,(四)血压测不出 原因分析:1、测量肢体脉搏弱 2、导气管折叠、脱落 3、肢体运动 排除方法:1、选择手动测量血压 2、妥善安

13、置好导气管 3、测量侧制动,血压测不出,袖带的松紧程度不对,导气管通畅不能缠结,袖带的位置与方向不对,袖带被身体压住了,常见故障及排除,(五)SPO2无波形、无数值 原因分析:1、末梢循环差 2、探头损坏 排除方法:1、更换手指测量 2、更换备用传感器 (六)呼吸不准、呼吸率为零 原因排除:肥胖病人或电极位置不对 排除方法:调整电极位置,六、其他,病人外出时.,待命确认进入待命状态待命状态,病人回室时.,按下任意键确认停止待命状态进入正常监护模式,病人外出时.,病人管理,如何回顾?,主菜单 趋势图回顾/趋势表回顾 选择分辨率 左右移/前后翻页,如何进行界面设置?,主菜单界面设置界面布局,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