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698531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使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理解七颗钻石与小姑娘美好心灵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七颗钻石的句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感受词性,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1、复习词语,感受词性 水井、绊倒、钻石、涌出、咽唾沫 清澈、清亮、喜出望外、旱灾、水罐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 表示动作的: 表示样子或状态的: 【设计意图:分别从音义方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词语,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按照提示分成三类,进而感受词性,为后面学习感

2、受词性做铺垫。】 2、用上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选择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抓住主线,质疑探究,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1、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次水罐发生了那些神奇的变化?用直线画下来。 交流中出示课件: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清凉新鲜的水。 她以为水一定洒光了,但是没有,水罐端端正正的在地上放着,里面的水仍旧满满的 当小姑娘再拿起水罐时,木制的水罐变成了银的。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

3、极高的天空,变成了七颗灿烂的星星。 2、试着用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出示词语:先、然后、又、随后、接着、再、最后) 3、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小结,梳理线索 空木水罐-装满清凉新鲜的水-端正地放着水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七颗钻石-巨大的水流 4、针对水罐的这一神奇变化进行质疑:看着这神奇的变化,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一系列的变化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为什水罐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 为什么水罐不一下就射出钻石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阅读期待。】 三、深入感悟,品读交流,感悟女孩美好心灵 一、探究水罐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神奇的现象 1、请同学再次默读课

4、文,思考:水罐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神奇现象? 2、小组讨论:当小姑娘 的时候,水罐 。 3、全班汇报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当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水罐由空的变成了满满的。 当小姑娘赶紧回家给妈妈送水被小狗绊倒,赶紧捡水罐的时候,水罐还是满满的。 当小姑娘看到小狗干渴,把水分给小狗喝的时候,水罐由木质的变成了银的。 当小姑娘用小勺一口一口的喂妈妈,自己不肯喝的时候,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当小姑娘把仅有的一点水递给过路人的时候,水罐射出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澈新鲜的水流。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次默读课文,

5、培养学生潜心读文的能力;二是通过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表达;三是順学而导,由学生的好奇,引发他们自主归纳罐子的变化为寻求原因做好心理铺垫】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体会和感受女孩美好心灵 1、初步探究水罐变化的原因 读一读这些神奇的现象,想一想水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神奇的现象呢? 读中交流,顺学而导: 因为小姑娘有孝心,所以水罐由空的变成了满满的。 因为小姑娘怜爱小动物,所以水罐由木质的变成了银的。 因为小姑娘孝顺妈妈,所以水罐由银的的变成了金的。 因为小姑娘关爱他人,所以水罐射出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澈新鲜的水流。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感受是因为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发生了变化,为进

6、一步感受水罐的变化与女孩美好心灵的关系作铺垫变化】 2、深入感悟变化背后的意义 小姑娘把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水全都给了别人,难道她不需要水,不渴吗?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做简单批注 预设一:学生可能结合第一段内容说明小姑娘也需要水。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 (1)自由朗读第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干涸、干渴、干枯” “都”感受旱灾的严重。 (2)借助图片想象干旱的情景,感受水的重要。 (3)通过朗读表达情感(对水的渴望) 是啊!此时,水就是生存的希望,生命的象征。这可是位“小姑娘”啊,一

7、个为妈妈找水奔波了一夜,干渴而晕倒过的小姑娘啊,她太需要水了!应该怎样读呢?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 预设二:学生也可能抓住“真想喝个够”来说明小姑娘需要水。 出示1:小姑娘在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清凉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得给妈妈留着,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1)引导学生抓住“哪”来理解小姑娘找水的艰难。 发挥自己的想像,她可能都去了哪儿? 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灌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她来到( ),这里的( )干涸了,来到( ),这里的( )干枯了;来到( ),发现这里的(

8、)也都( )而死,哪儿也找不到水,她又( )又(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渴吗?引导想象此时小姑娘的样子咽干、唇裂、干渴难奈 (3)小姑娘非常需要水,可她是怎么做的?指名读4-5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小姑娘的样子、动作,然后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抓住“把水倒在手心里,让小狗喝”“不肯喝,一勺一勺地喂妈妈”体会小姑娘的善心与孝心,把课文读好。) (4)带着对小狗的爱,对妈妈的孝再读。 预设三:学生还可能,抓住“咽了一口唾沫”来说明小姑娘需要水。 出示2:小姑娘正想喝一点水,突然从门外走进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那个过路人

9、。 (1)抓住“咽了一口唾沫”来说明小姑娘需要水。 (2)想象补白:小姑娘咽着唾沫,把水罐递给那个过路人时,她心里想些什么呢?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她想: ,把水罐递给了那个过路人。(他比我更需要水,我要帮助这个人) 【通过想象补白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小姑娘的仁爱之心。】 3、进一步领悟女孩美好心灵 (1)情景再现,指导朗读: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齐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追问:小姑娘给他人的仅仅是水吗?(是爱心,是生命) (3)总结升华 出示填空: 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 ),是( ),是( ) ,唯独没有想到( ) 。 (3)积累语言,尝试背诵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回归整体:现在你明白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神奇的变化了吗? 2、想象表达 出示图片,入情入境,想象表达。 看着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看着这清澈、新鲜的水流,你会联想到什么?(小姑娘、万物复苏、善良) 想象表达:我想到(仿佛看到): 。 【借故事情境引发想象,表达自己丰富的感受。】 3、引入资料 再解变化 4总结提升: 再读课题“七颗钻石”,你看到了什么?(小姑娘美好的心灵,钻石般可贵,爱心永远在天上闪光) 【回扣入课时的理解,反思阅读收获,提升认识。】 布置作业: 1 背诵第6、7自然段。 2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