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代谢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69845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代谢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微生物的代谢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微生物的代谢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微生物的代谢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微生物的代谢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代谢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代谢资料(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第三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 第五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微生物生理学的核心,它包括微生物体内所进行的全部化学反应的总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并产生能量的 过程。 合成代谢:消耗能量以生成一系列细胞自身大分 子过程。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两者在细胞内是偶联的。,复杂有机物 能量 简单小分子,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在研究代谢作用中,一般把具有明确的生理功能,对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代谢过程,称为

2、初级代谢,代谢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维生素等,而把些没有明确的生理功能,似乎并不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的代谢过程称为次级代谢,代谢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如色素、抗生素,毒素,激素和生物碱等,尽管微生物代谢过程十分错综复杂,但体内的调控系统却能严格地控制着各种代谢过程,使之有条不紊。,微生物除了具有生物体的共有的代谢规律之外,还有自身的代谢特点,有如下几方面:a.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快,有的代时间仅20;b.微生物种类繁多,各种微生物对营养要求与代谢方式均不相同,有的可以进行化能自养或异养,有的进行光能自养或异养,表现了代谢的多样性;c.微生物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当外

3、界环境条件如培养基成分,PH及温度,供氧等发生改变时,微生物能改变自身的代谢方式,适应改变了的环境。 微生物还具有易于人工控制的特点。在某些特殊因素(诱变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异,这样微生物可作为研究生物体代谢规律的理想材料。,目前对微生物代谢的研究,已经历了分析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途径的研究阶段,正在进行着代谢调节和代谢产物组建细胞器的研究阶段。这样使细胞代谢的研究从数量代谢(即蛋白质的变化)向着向量代谢(即空间变化)的水平发展,通过微生物代谢的研究,不但推动了微生物生理学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微生物工业的发展。,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研究方法,一、静息细胞法

4、二、同位素示踪法 三、极谱分析法 四、瓦勃格压力计法 五、突变株的应用 六、酶抑制剂法,研究微生物代谢的方法很多,采取哪种方法进行研究,要根据研究的目的作出选择。当研究微生物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物质的分解和合成途径以及内外因子对代谢过程的影响时,应采用整体细胞为试验材料,或者用亚细胞组分、细胞内的酶进行研究。要研究某物质在微生物体内的变化过程及其与其它物质的关系时,常用同位素示踪法。近年来还利用极谱分析技术研究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研究呼吸作用使用瓦勃格压力计法等。,一、静息细胞法,这是从整体细胞水平进行研究的方法。所谓静息细胞是将培养到一定阶段的菌体,收集在一起经洗涤之后,悬浮在生理盐水中继续培养

5、一段时间,消耗其内源营养物质,使之是饥饿状态,如此获得的为静息细胞,加入已知物质,利用静息细胞内的酶系进行分解或合成作用,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判断代谢过程。,利用静息细胞可以帮助发现新的生长素,硫辛酸就是这样被发现的,但这种方法使用的是完整细胞,难以了解物质代谢的中间过程。此外,由于细胞膜的存在,某些物质不能通过膜,会造成误差。,二、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特别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测定,此时,射线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殊标记,根据射线的存在就能追踪它运动的途径,所以也叫示踪原子或标记原子。放线性原子容易辩认和寻找,又不改变原子的代谢性质,因此适用于研究物质参与新陈代谢的过程,例如在

6、研究微生物的糖代谢中,糖降解中放出CO2用14C将糖不同位置的C进行标记,能了解释放的CO2来自糖的第几位碳,确定糖降解的途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代谢活动准确,简便而且灵敏,但放射性对人体有损害,使用时应注意防护。,三、极谱分析法,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解分析,通过电解测试代谢途径中的物质种类的浓度,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测定快速及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四、瓦勃格压力计法,本方法是利用瓦勃格氏呼吸计来研究微生物学代谢过程如呼吸、发酵,酶的活性等。,五、突变株的应用,突变株大致可分为两类: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和特异营养突变株。 利用突变株,可观察微生物代谢的中断或抑制位的物质,从而繁代

7、谢的整体途径,测得中断位前的物质积累。,六、酶抑制剂法,在研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时,常常利用各种具有专一作用的抑制剂来推测代谢作用的过程。,第二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一、能量来自有机物 二、能量来自无机物 三、能量来自可见光,微生物进行的一切生理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不但生长需要,当不生长而只是维持生命的状态时也需要能量。鞭毛的运动,原生质的流动,细胞或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等所作的机械功都要消耗能量,另外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物质的跨膜运输也需要消耗能量,生物发热,发光等。那么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从何而来,这是微生物生理学的最核心问题之一。,ATP的结构,A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光

8、合磷酸化,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ADP,ATP,底物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可形成多种含高能磷酸键的产物,诸如EMP途径中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丙酮酸,异型乳酸发酵中的乙酰磷酸,以及TCA循环中的琥珀酰-CoA等。,氧化磷酸化,在化能异养微生物中,由底物脱氢产生的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呼吸链)传递,在逐步降低能量的同时把能量转移给ADP,以生成ATP。 在酵母中,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可以产生3个ATP,而在细菌中只产生1个。 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中,细菌中位于细胞膜或内膜上,光合磷酸化,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中,光合色素(叶绿素、菌绿素)

9、吸收光能, 产生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在降低能量的同时把能量转移给ADP,以产生ATP,或转移给NADP以产生NADPH2(还原力)。,微生物的氧化方式,有氧呼吸 发酵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为O2的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把化合物脱下的氢传递,最终交给O2,生成H2O。 通过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其中能量,一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进行有氧呼吸的微生物都是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发酵,发酵可分为狭义发酵和广义发酵。 狭义发酵:生物氧化中最终电子受体无氧时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不使用电子传递链,只发生基质水平磷酸化。 广义发酵

10、:在发酵工业常把利用微生物的生产过程称为广义发酵。,3.3 类型 反应 丙酮酸来源 酒精发酵 2ADP 2ATP 酵母 葡萄糖 2CH3COCOOH EMP 2NAD 2NADH2 2CH3CH2OH 2CH3CHO 细菌 葡萄糖 2CH3COCOOH ED 2NAD 2NADH2 2CH3CH2OH 2CH3CHO,不同的菌产生的特征性还原产物不同,因此可形成不同类型发酵:,类型 反应 丙酮酸来源 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德氏乳杆菌) 葡萄糖 CH3COCOOH EMP 2NAD 2NADH2 CH3CHOHCOOH 异型乳酸发酵(肠膜状明串珠菌) 葡萄糖+ADP 乳酸+乙醇+CO2+ATP

11、 HMP 丁酸发酵 丁酸梭菌 丙酮酸 乙酰辅酶A 乙酰乙酰辅酶A EMP 丁酸、乙酸、H2+ CO2,最终电子受体为无机氧化物的氧化过程。 根据电子受体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类型: 类 别 电子受体 产 物 电子传递链上 作用 微生物特点 最后一个酶 硝酸盐呼吸 NO3- NO2-、N2 硝酸盐还原酶 反硝化 兼厌氧 NO、N2O 硫酸盐呼吸 SO42- SO32-、S2O32 硫酸盐还原酶 反硫化 专性厌氧 H2S 硫呼吸 S0 HS-, S2- 反硫化 兼性/专性厌氧,无氧呼吸,类 别 电子受体 产 物 电子传递链上 作用 微生物特点 最后一个酶 铁 呼 吸 Fe3+ 兼/专厌氧 碳酸盐呼吸

12、CO2、HCO3- CH4 生成甲烷 专性厌氧 延胡索酸呼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兼厌氧,一、能量来自有机物,1大分子的降解 2二糖的分解 3单糖的分解 4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 5含氮化合物的分解 6其它有机物的分解 7内源性代谢物的分解,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是一个生物氧化的过程,分三阶段即脱氢、递氢、受氢。,脱氢,递氢,受氢,1大分子的降解,淀粉,纤维素,果胶,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细胞质膜,它们需要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化合物,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虽然这些大分子水解成单体时不产生可被利用的能量,但这一步骤是为小分子进一步氧化产能做准备的。,2二糖的分解,很多二糖能被微生物分解

13、利用,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等,分解二糖的酶结合于细胞表面或存在于细胞内,结合于细胞壁上的水解酶,易水解利用二糖,位于细胞内的水解酶,其水解作用不仅受水解酶本身限制,还受细胞渗透酶系的限制。,3单糖的分解,按照单糖所含的C原子的数目可分丙糖、丁糖、戊糖、已糖、庚糖、辛糖、壬糖。其中已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是异养微生物的良好碳源和能源,能真接进入糖代谢途径被分解。 在单糖分解途径中葡萄分解为的丙酮酸的途径最为重要,这在微生物中至少有五种途径,但通常这么三种途径尤为重要,EMP途径(又称已糖二磷酸途径或酵解途径),HMP途径(又称磷酸戊糖途径),ED途径(又称已糖磷酸途径),请同学的自己复习普

14、通微生物学。,4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脂肪和脂肪酸只能做为部分微生物 的碳酸和能源。,5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及水解产物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这些物质通常不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而是将这两类物质先在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和碱类才能被细胞所吸收。,6其它有机物的分解,微生物可以利用烃类、芳香烃(苯)、一碳化合物(CO、CH4、CH3OH、CH3O、甲醚,甲胺),二碳化合物(乙酸,乙醇,乙醛,草酸)的氧化,获得能量。,7内源性代谢物的分解,内源性化生物是指微生物细胞内特种能量储藏物,包括碳水化合物(多聚葡萄糖、糖源),脂类(多聚-羟基丁酸),多聚磷酸等。,二、能量来自无

15、机物,少数细菌可以从氧化无机物中获得能量,同化合成细胞物质,根据氧化无机物的种类,可将无机化能细菌分为氢细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 1氢细菌 2氨的氧化 3硫的氧化 4铁的氧化,1氢细菌,氢细菌都是一些呈G-的兼性化能养自养菌,它们能利用分子氢氧化产生的能量同化CO2,也能利用其它有机物进行生长。,2氨的氧化,氨的氧化可分两个阶段,先由亚硝酸细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再由硝酸细菌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3硫的氧化,硫杆菌能利用硫作为能源而生长,其中多数硫杆菌是通过氧化硫代硫酸盐获得能量的。,4铁的氧化,铁的微生物转化通过两条途径,a.通过专一的微生物;b.通过非专一的微生物。,三、能量来自可见光,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