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上传人:ta****ny 文档编号:10169362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9月目 录前言11总则21.1适用范围21.2术语和定义21.2.1蓄电池21.2.2铅蓄电池21.2.3起动型铅蓄电池21.2.4动力用铅蓄电池21.2.5工业用铅蓄电池21.2.6电池极板21.2.7外化成21.2.8内化成21.2.9铅烟31.2.10铅尘31.2.11硫酸雾31.2.12絮凝沉淀法31.3产业相关政策31.3.1产业政策文件31.3.2产业布局31.3.3产业政策41.4 标准51.4.1污染物排放标准51.4.2清洁生产标准62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72.1生产工艺流程72.2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113清洁生产

2、技术144污染防治技术174.1 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174.1.1板栅制造工序174.1.2铅粉制造工序174.1.3化成工序184.1.4和膏工序184.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184.2.1袋式除尘技术184.2.2电除尘技术194.2.3旋风除尘技术194.2.4湿法除尘技术194.2.5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194.2.6高效滤筒除尘技术204.2.7废气收集技术204.3 废水治理技术234.3.1化学沉淀法234.3.2螯合沉淀法234.3.3吸附法234.3.4电解法(电化学法)234.3.5膜分离法234.3.6离子交换法244.3.7废水的收集和分质分流244.4 固体废物综合利

3、用及处理处置技术244.4.1 一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技术244.4.2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技术244.5全过程可行技术组合方案255内部环保管理285.1 生产现场管理285.2环保管理组织体系295.3企业自行监测295.4环保台账295.5环境应急管理306环境监管317指南应用中的注意事项32前 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印发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规程和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的通知,防治环境污染,完善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工作体系,制定本指南。本指南可作为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参考技术资料。本指南由浙江省环境保

4、护厅提出并组织制订。本指南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长兴县环境保护局。本指南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解释。1总则1.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内的铅蓄电池(极板、组装)生产企业。1.2术语和定义1.2.1蓄电池指能将化学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化且放电后能经充电复原重复使用的装置。1.2.2铅蓄电池指电极主要有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隔膜)、电解液、电池槽、电池盖和接线端子等部分组成。1.2.3起动型铅蓄电池指用于启动活塞发动机的汽车用铅蓄电池和摩托车用铅蓄电池。1.2.4动力用铅蓄电池指电动自行车和其他电动车用铅蓄电池、牵引铅蓄电池和电动工具用铅

5、蓄电池等。1.2.5工业用铅蓄电池指铁路客车用铅蓄电池、航标用铅蓄电池及备用电源用铅蓄电池等其他用途的各种铅蓄电池等。1.2.6电池极板指电池中的正负两极,由铅制成格栅,正极表面涂有二氧化铅,负极表面涂有多孔具有可渗透性的金属铅。1.2.7外化成外化成(即槽化成)指将生极板先在化成槽中进行充放电,然后将充电态极板经洗涤干燥,成为熟极板,将这种极板装入电池槽,灌入电解液,经充电生产电池的工艺。1.2.8内化成内化成(即电池化成)是直接将生极板装入电池槽,灌入电解液,经充电化成制造电池的工艺。1.2.9铅烟铅烟是铅料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速度和功能的铅分子克服液面间的阻力逸出的蒸气,铅蒸气在空气中迅速

6、凝集,氧化成极细的氧化铅颗粒。其直径小于或等于0.1m。1.2.10铅尘铅尘指在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漂浮于空气中的含铅固体微粒,其直径大于0.1m。1.2.11硫酸雾通常指大量漂浮的硫酸微粒形成的烟雾。铅蓄电池在化成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硫氧化物废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1.2.12絮凝沉淀法指颗粒物在水中作絮凝沉淀的过程。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其中悬浮物的胶体及分散颗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状体且在沉降过程中它们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质量不断变大,沉速不断增加,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1.3产业相关政策1.3.1产业政策文件目前现行铅蓄电池行业产业政策主要有:(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

7、3年修订本)(2)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联节201392号)(3)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56号)(4)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5)关于印发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1614号)(6)关于印发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规程和浙江省铅蓄电池行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的通知(浙环发201147号)1.3.2产业布局(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行业发展。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应在依法批准设立的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内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

8、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其它相关规划要求,符合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9)和批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要求。(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第三条规定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文化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区域,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禁止新建、改扩建铅蓄电池生产项目。(三)新(扩)建项目应取得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指标,依法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9、同时投产使用,经竣工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所有新、扩、改、迁项目,在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的前提下,其企业布局、生产能力、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节能与回收利用监督管理等各项内容均应符合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在已有铅蓄电池园区的地市,新建铅蓄电池企业原则上应全部进入铅蓄电池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应实现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新建、改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项目。所有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有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1.3.3产业政策(一)生产能力1、新建、改扩建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项目

10、),建成后同一厂区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50万千伏安时(按单班8小时计算,下同)。2、现有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项目)同一厂区年生产能力不应低于20万千伏安时;现有商品极板(指以电池配件形式对外销售的铅蓄电池用极板)生产企业(项目),同一厂区年极板生产能力不应低于100万千伏安时。3、卷绕式、双极性、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等新型铅蓄电池,或采用连续式(扩展网、冲孔网、连铸连轧等)极板制造工艺的生产项目,不受生产能力限制。(二)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不符合规范条件的建设项目和规定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主要如下: 1、开口式普通铅蓄电池(采用酸雾未经过滤的直排式结构,内部与外部压力一

11、致的铅蓄电池)、干式荷电铅蓄电池(内部不含电解质,极板为干态且处于荷电状态的铅蓄电池)生产项目。2、新建、改扩建商品极板生产项目。3、新建、改扩建外购商品极板组装铅蓄电池的生产项目。4、镉含量高于0.002%(电池质量百分比,下同)或砷含量高于0.1%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项目。5、禁止采用开放式熔铅锅和手工铸板、手工铸铅零件、手工铸铅焊条等落后工艺。6、禁止采用禁止采用开口式铅粉机和人工输粉工艺、开口式和膏机。7、禁止采用手工涂板工艺、手工分板刷板(耳)工艺、人工配酸和灌酸工艺、手工焊接外化成工艺。8、新建、改扩建的项目,禁止采用外化成工艺。9、新建、改扩建的项目,禁止采用手工焊接工艺

12、。1.4 标准本指南中的内容引用了下列标准中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标准适用于本指南。1.4.1污染物排放标准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59-8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

13、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害因素(GBZ2-2007)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GB13746-2008)1.4.2清洁生产标准(1)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15年第36号公告)(2)清洁生产标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业(HJ510-2009)2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主要分三大部分:正极和负极极板的制备(包括铅粉、铅膏配制、板栅制造等)、电池组装以及电池的化成或充电活化。2.1生产工艺流程铅蓄电池生产中,按极板的化成方式不同,生产工艺流程有所区别。由生极板直接装配成电池,再加入电解液充电化成的工艺叫做“内化成”,内化

14、成工艺省去了极板先化成再用大量水清洗、干燥的工序,可避免产生大量含铅废水和含铅气体;另一种工艺是将生极板先化成为熟极板,再组装成电池,经灌酸活化充电,这种工艺称为“外化成”。外化成工艺不仅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能耗高。为了减少污染,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到2012年12月31日后新建、改扩建的项目,禁止采用外化成工艺。铅蓄电池内化成及外化成工艺流程如图1、图2所示。1、铸板工序将多元铅合金制成符合要求的不同类型各种板板栅。2、铅粉工序将电解铅通过专用设备制成符合要求的铅粉3、铅膏制造 铅膏分为正极膏和负极膏。和膏过程为:将生产出的铅粉经称量后,自动加入和膏机内,按配方将各种干料加在一起,先加

15、水混合,再缓慢加入硫酸混合。当铅膏的密度和稠度合适时即可,合好的铅膏储存在铅膏斗内,待涂板用。4、涂板工序涂板生产是铅膏放在涂板机的料斗中,随即将铅膏涂在浇铸的板栅上,涂膏后生极板直接进表面干燥装置干燥,收片后进行固化处理。5、固化、干燥工序是将填涂好的极板,送入可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的专用房间(固化、干燥室)中,按照工艺要求在一定的湿度、温度条件下,通过控制个阶段的时间对极板完成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使经过固化干燥后的极板满足生产和技术的要求,此过程对极板的强度、活性物质的寿命、电池的放电初始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6、装配工序电池组装主要包括焊极群、插隔板、装槽、装电池盖、胶封、热封、焊端子等主要步骤。7、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