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664877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 金钱的魔力 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24、金钱的魔力 文本简析 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小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见钱眼开的丑态。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2凭借自主阅读,了解托德和老板“尖酸刻薄、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人物品质。 3、了解作者抓人物神态和语言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初步感受作者“辛辣、夸张”的笔触。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本单元笔下人物的特点,

2、引入本课学习。师:在第七单元里,我们感受了中国作家笔下的人物,如活泼机灵、富有心机的( ),视财如命的吝啬鬼( ),美若天仙、说话八面玲珑又善于见风使驼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文章,金钱的魔力(板题、生读题)2、马克吐温是谁?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你能介绍一下马克吐温吗?(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大家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琢磨,课文中都写到了哪些人,他们是什么身份?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主探究) 2、课文中有哪几个人?(三个。) 托德 老板 “我”。(师板书) 师:这个“我”是谁?(生:马克吐温。) 介绍:这个“我”不是作者,而是小说

3、中的一个人物。所以,聪明的你们一定知道,在写“我”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加上(生:引号) 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去服装店买衣服,因衣衫褴褛而遭到托德的冷嘲热讽,后来,我拿出百万英镑,受到了老板的热情接待。 )三、探究阅读,品悟托德 (一)导入:金钱的魔力是巨大的。有一句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板书)。生活中你们见过鬼吗?那么,这句话中的“鬼”肯定指人,请问指的是哪类人?课文中的鬼是谁?你们都说托德和老板是鬼,能从课文中找到证据吗?(生异口同声:能!)这是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发现,请大家首先关注描写托德的相关段落,思考托德是一个什么样的鬼?马克吐温是从

4、哪些方面来刻画他的?(阅读策略: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见解。)生自主探究,自读自悟,书写旁注。(二)比较阅读,感受托德句子一: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以貌取人、漫不经心) (“蹩脚”的衣服是什么样的?要是去服装店买衣服的是你们的父母,你们认为托德会把怎么样的衣服给你们?为什么?(顾客是上帝)而托德为何把一件蹩脚的衣服给我?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讨厌)在这里,我们说托德是一个以貌取人的鬼;板书) 句子二: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

5、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尖酸刻薄、藐视穷人、傲慢无礼、挖苦讽刺)(师:从这句话里你看到了一个这样的托德?尖酸刻薄。在托德的眼里,我哪是个上帝,简直就是乞丐、魔鬼,这一切都因为我衣衫褴褛(没有钱,上帝变成乞丐、魔鬼)体会读。) 师:但是,当我把钱递过去,托德的那张脸啊,马上发生了变化,我相信这张脸的变化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一起读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

6、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托德的表情。(眉开眼笑、笑容满面、笑容灿烂、笑得合不拢嘴)同样是写笑,我们平时都怎么写?师:这番话是描写托德的笑容的,笑有哪些笑? 师:老师也找了一份材料,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最自然的笑是眉开眼笑;最动人的笑是含泪而笑; 最热闹的笑是哄堂大笑; 最爽朗的笑是哈哈大笑;最尴尬的笑是苦笑;最温柔的笑是莞尔一笑;最丑陋的笑是皮笑肉不笑;最刺耳的笑是狂笑;最伤人的笑是嘲笑; 最寒心的笑是冷笑; 最恶毒的笑是奸笑;最阴险的笑是狞笑; 师:托德的笑属于哪一种?(生:皮笑若不笑) 师:你们见过这样的笑容吗?(生:没有。)生活中不曾见过这样的笑容绝对是幸运的

7、,幸福的。老师想为大家找一张这种笑容的图片。我找啊找,找啊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没找着。我不死心,我继续找啊找,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张,想看吗?(课件出示“沙皮狗”脸的特写图片)看了图片之后,再对照课文的描述,说说你对托德这种笑的感受。师:你们再去读读这番话,马克吐温抓住什么来写笑的?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托德的笑容的?( 用打比方的手法写。比作“往池塘里抛一块转那个样子”和“维苏威火山边上的熔岩”。 )师:大家都知道,打比方要贴切,两样事物之间要有相似之处。(课件出示“火山熔岩”的图片)你们认为,这像一个人的笑容吗? 马克吐温为什么还要打这样的比方?是他不会写文章吗? (这是夸张的写法。

8、)此时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托德? 师:是啊,马克吐温不愧为语言大师,用夸张、讽刺的笔触来描写人物的笑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以貌取人、见钱眼开,虚情假意的势利小人的丑态。 【设计意图:引发与学生认知冲突,在比较和冲突中体会作者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学生的原认知是最好的素材,因此利用课堂谈话的素材与文本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思维冲突中撞击认知的火花】四、概括梳理,品悟老板 1、过度:师:感谢马克吐温,通过对托德丑陋笑容、刻薄的语言(板书)的刻画,让我们看清了托德这个鬼的本质。那么,小说里的另一个鬼老板呢,马克吐温又抓住他的什么进行了描写?快速默读描写老板的语段(生:

9、动作、语言) 2、指名读动作描写。从他的动作中你看到老板的什么?3、读读语言描写,有什么感觉?师:是啊!全文不过1549个字,而老板居然一口气说了604个字的鬼话。你们说老板累不累啊?要把这番话说下来,确实很累。累人的事情,你们就别做了,这样吧,老师来学学老板,你们边听边想,用哪些词来形容老板的说这一番话的情形。(师惟妙惟肖地范读第十一自然段)从他的语言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老板? 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师:老板如此滔滔不绝、语无伦次、喋喋不休、天花乱坠地说话,无非就是想达到一个目的,你知道吗?(生:赚到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板还是挺讲究说话的策略的,请大家再去研究研究老板的这番话,想一想,老板

10、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用了哪几招?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并在旁边写上这是什么法。 生自主探究,讨论并总结,划找句子,写旁注。 全班交流: 通过老板的言行发现老板为了金钱而绞尽脑汁使用的各种伎俩,交流语句并梳理小结。(贬低同伴法、奉承拍马法、自吹自擂法、百依百顺法、胡编乱造法)(教师反诘:课文中的我真不走运,如果我刚进店铺时,遇见的不是托德,而是老板,那该多好啊,那样的话就不会遭到冷遇了。)进一步让学生看清,老板是因为看到百万英镑的大钞票才这样的,老板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灵魂的镜子。马克吐温不惜笔墨,用了604个字描写老板的语言,使得老板这个鬼的特点跃然纸上,现在你们

11、一定很清楚地知道,老板是个怎样的人? 师小结:老板跟托德一样,都是见钱眼开,惟利是图、虚情假意老板和托德都是为了金钱而甘心推磨的鬼。读了文章,托德与老板的可耻嘴脸及性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都缘于作者对人物的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既然金钱的力量这么大,是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金钱买来?什么是买不来的? 孩子们你们对金钱有什么新的认识?【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其主要形式,还给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教师只是在一旁教给学习方法,引领学习的大方向,体现了学生在本堂课中的主体地位。】五、延续练笔,感受魔力按照他们的性格特点,当老板或者托德知道这张大钞是假的

12、时候,请你用人物的语言和用比喻来写写他们的表现。【设计意图: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手段。一课一得,在体会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六、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金钱的魔力节选自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老师建议大家去读读百万英镑整篇小说,你会明白得更多。 课件出示故事梗概: 一对富豪兄弟打赌,哥哥认为一张面值百万英镑的现钞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弟弟则认为因为无法找零而花不出去,那人肯定会饿死。富豪兄弟选择了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的美国人亚当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试验,并答应他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亚当斯欣然接受了这个无聊的任务。亚当斯无论去吃饭还是购物都会因衣衫褴褛而遭到

13、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都向他大献殷勤。于是,一幕幕精彩好戏上演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兴趣,由一篇课文到一本书,进而增加阅读量。】【板书设计】 24.金钱的魔力(有钱能使鬼推磨) “我” 托德(语言、笑容) 老板(动作、语言) 魔鬼 以貌取人 虚情假意 尖酸刻薄 阿谀奉承 上帝 见钱眼开 唯利是图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这篇课文语言风趣、幽默,极具讽刺性,学生学习起来兴味盎然。文章通过托德和老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细致刻画出两个市井人物的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教

14、学时,我先从本单元人物特点的刻画方法的总结导入,既是对前面几部作品人物形象特点的总结梳理,又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文章要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围绕人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我在教学时候先做好让学生充分搜集资料,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背景是理解故事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自主动手搜集的情况下梳理信息,介绍小说百万英镑的故事起因,当我们把这篇课文放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中时,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会自发地产生进一步的阅读需求,由课文转向小说,由单个故事走向多个故事。 再扣住人物描写。这篇课文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无论托德还是他的老板,其一举一动,一

15、言一颦,无不是金钱力量的化身。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反复体悟,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由表及里,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文中人物的言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物的可笑与可悲,走进人物充满铜臭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理解金钱所焕发的巨大 “魔力”。在具体教学时,一开始就对背景进行介绍,这样能让学生瞻前,了解百万英镑大钞的来历;另一方面也吸引学生顾后,发现金钱的魔力还不至于此,从关注课文转向关注小说。本课人物形象作者运用了对比这一手法。对对比的体会主要是通过对情节的梳理,由感性认识到评议、总结逐步实现。作为自读课文,学生的探究活动应为主,放手让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细致地感悟,大胆的畅谈自己对人物言行举止的评论与看法,我只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在畅快的交流之后,对比的效果自然彰显。提示学生关注一个情节,即百万大钞出现之前、之后,感受到两个人物前后不同表现所揭示的人物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正是强化了这种表达效果,学生也在鉴赏的同时获得了写作方面的启示。无论如何安排教学环节,设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