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1599556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本科生导师制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导师制论文 本科生导师制论文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本科生导师制论文【1】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 本文从本科教学经验中对导师制的特点及导师与授课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探讨。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本科教学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潜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

2、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本科生教学与导师制的特点与作用 有很多人认为本科生导师就是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了,实际上这是个误会。 其实本科院校实行的导师制,与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是两码事。 研究生导师更侧重于指导科研,而且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也一致。 本科生导师是没有这方面义务的,学生也没有义务跟着教师做科研,本科生导师的义务是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归纳导师制的特点和作用,有以下方面: 第一,表现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落实到每一个被

3、教育者身上。 在教与学的一对一矛盾中,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由于导师制发挥了教的主导作用,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符合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原则。 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都存有松口气的思想,学习方法老一套,对专业认识不足,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除了学校组织报告会、介绍情况外,还必须靠全体既懂专业又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进行工作,从而缩短“朦胧期”。 对于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新见解跃跃欲试。 导师可根据各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其早日成才。 第二,它能透过业务学习的指导,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所担

4、任的任务,不仅表现为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耐心为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在思想、道德、行为等修养方面,作为学生的表率。 从报刊杂志已发表的资料看,每提及本科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一些人则感到为难。 这与青年的特点有关,也与我们的工作方法陈旧有联系。 有关专家认为,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已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的现状,本科生导师要从根本上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而且这个制度也能让更多的教师去接触一线的本科生。 本科生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如果能关心本科生教学,也就会关心研究生教育,进而会关心整个教学体系的变化。 第三,能较好地运用个别指导法,指导学生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 高等教育

5、在对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进行专业定向教育、启迪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探求未知,这在高等教育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大学教学法与中学教学法的主要区别之一。 对低年级学生所要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帮他们学好各门基础课。 要使学生认识到,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为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 到二年级后,有部分课程要选修,一些学生片面追求学分;少数学生则不知道选修什么外系课程,这样往往造成学科分散、庞杂倾向。 这时导师应说明必修与选修的性质与区别,选修的意义、目的和原则是什么,然后对学生提出建议,使选修课恰当、适量。 现今的高等院校,对基础课和基础专业课,多数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上大

6、班课。 这种形式上课,虽然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学生人数多,授课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按各生的才能和品德差异进行具体指导。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之后,导师对为数不多的学生情况了如指掌,就可以及时将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告知授课教师,给以具体指导,这样可解决上大班课的一些弊病。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浓厚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目前的大学生,一般都在17-19岁左右,他们的世界观正是在形成的阶段,由于年龄小兴趣广泛,因此对专业认识不够,兴趣不稳定,尤其刚刚入学的学生,认为专业不合自己的爱好,没有兴趣,甚至闹专业思想。 实行导师制之后,就能及时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实质,除晓之以

7、理外,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从中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贡献。 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有关讲座、经验交流、专题报告以开拓思路。 有条件的地方,可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开拓学生的视野。 导师也可以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联系实际向学生介绍专业对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所起的作用。 第五,密切了师生关系,在教与学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教师的工作是既教书又育人,这是教师的光荣职责。 可是,现有的师生关系说得不好听,犹如“演员与观众”。 一些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方“登台”与学生接触,其余则“各行其事”。 这种现象在基础课中,表现尤为突出。 实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就有可能克服这种不

8、正常情况。 由于导师经常和学生接触,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导师又可如实地将情况转达给有关的单位。 对具体疑问,导师也可转告授课教师本人,请其解答。 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和愿望,导师也能如实地告知学生。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导师与授课教师的关系。 授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导师则不然,导师虽然了解授课的内容,但导师的主要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指导,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包揽一切。 学习指导不是解答各门学科的具体问题,而是致力于解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出现的问题。 导师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可建立学生成绩档案,这与授

9、课教师的成绩记录也有区别,因为前者所记录的涉及面比单纯的成绩记录要广泛得多。 2、正确处理好导师与政治辅导员的关系。 有一些人曾认为,实行了导师制后,政治辅导员一职就可以取消,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导师的工作,是侧重业务学习的指导和学术思想的熏陶,兼顾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政治辅导员是以政治思想和德育教育工作为主,也兼顾业务学习的指导和行政管理工作。 但两者有密切的关系,应该互相配合。 3、正确处理好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 导师与班主任的职责,若不仔细研究,似乎有些雷同,甚至有些人认为,实行了本科生教学导师制,班主任一职也可以取消了。 其实这两者的职责范围也不同,就指导学生人数来看,班主任是负责整个

10、班级的学习情况,注意学习动向,涉及面广,而导师只负责指导少数几位学生;就指导的课程来看,班主任所注意的是班上学生的全部的课程,而导师所指导的则只限于某单一课程,可能也是班主任所关心的共同课程(这时导师应尊重班主任的意见,多与班主任联系商量)。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除上面所讲的外,还有其他行政事务。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种有效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弥补高校生源质量、教学基本条件和师资条件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专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科生导生制【2】 摘要:近年来,探索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系统地分析了本科生中实行导生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并以贵阳学院教育系为例,挖掘了导生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希望为各高校改进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生导生制现状对策 一、引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