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159936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有关小学音乐教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小学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可以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音乐和语文学科的联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和音乐相关的知识,如诗歌、话剧、戏曲等。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氛围的构建 一、营造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是学生音乐艺术学习的基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养成,因此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很有必要,而活跃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首先,气氛活跃的课堂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减少师生之间隔阂,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音

2、乐学校氛围中,与音乐艺术融为一体,唤醒所有的感官细胞,沉浸在音乐的艺术熏陶中,享受极致的音乐快感。 其次,活跃的课堂氛围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的,它更能凸显学生主体性特征,为学生打造更加自由化的活动天地,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广阔平台。 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将抽象枯燥的音乐具体生动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体验音乐的无穷乐趣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教学质量随之得到提升。 二、小学音乐活跃课堂氛围的构建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营造活跃氛围 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具有活泼好动、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等特征,枯燥的音乐内容与音乐课堂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

3、心理,如果在音乐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因素,让学生于熟悉和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体验音乐的趣味,课堂氛围会迅速高涨,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微妙感受,音乐的魅力在生活现象的表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音乐学习巧妙结合,将音乐教学生活化,教会学生用生活的思维学习与感悟音乐很重要。 例如,在小星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们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星星的形状和样貌凭印象画下来,并在自己绘画的旁边用简单的文字来描述星星的特征。 这样在小星星歌词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使学生们将歌词与自身心目中生活中的星星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很快了解歌词

4、的意义,同时也极大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音乐学习效果。 2.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丰富音乐素材 多媒体是小学音乐课堂不可多得的辅助工具,是构建和谐活跃课堂氛围的必备手段,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丰富音乐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更加新鲜、营养的教学元素 充分满足学生对音乐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动画等途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视听享受,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在欢呼雀跃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同时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

5、唐僧骑马咚得咚的实践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西游记唐僧和三个徒弟西天取经故事的极大兴趣,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西游记中“唐僧骑马”的相关画面,并播放一小段视频,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继而播放唐僧骑马咚得咚的音乐 学生看着有趣的视频,听着美妙的音乐,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兴趣完全被激发,学习气氛浓郁,教学效果也出奇地好。 3.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重等特征使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营造活跃生气的音乐课堂氛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法、故事法

6、、表演法成为常见而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例如,小学生天生爱动,爱表现,教师应善于为学生提展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于是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表演教学法,通过鼓励学生表演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将唱歌与表演巧妙结合,让学生在感知音乐内涵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更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狮子舞绣球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歌词想象狮子舞绣球的动作,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与表演,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多元化的新型社会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在内的多元才能是社会对

7、智能综合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途径与方法打造轻松活跃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力和审美力,使其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飞速提升。 作者:厉莹单位:昆山市高科园城北中心小学 第二篇: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并对不懂得问题进行主动提问,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而对于不感兴趣的知识,即使教师进行强制性的要求,他们也不能深入探究,使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在

8、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不高。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 教师可以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他们喜欢的歌曲,如小燕子小螺号等歌曲,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分析歌曲中的曲调、演奏乐器、音乐节拍等,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在和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和谐、活跃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

9、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他们能够轻松的进行知识探究,使思维积极运转,并能大胆的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会说出来。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灌输和接受的教学关系,而是出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某个音乐知识进行讨论,在积极的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使学生积极的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关心学生,用亲切的微笑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积极的进行知识探究。 三、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充分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10、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倾听歌曲时根据歌曲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 通过想象,学生对歌曲要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更好的理解了歌曲内容。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让学生先认真倾听歌曲,在倾听的过程中让他们进行想象。 在歌曲声中,学生好像进入到了歌词中的小船上,充分体验了歌词表达的内容。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出来的景物进行绘画创作,他们都积极的把自己的想象展现到了图画中。 通过想象,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并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乐理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四、将音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相联系,促进学生

11、的综合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可以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音乐和语文学科的联系。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和音乐相关的知识,如诗歌、话剧、戏曲等。 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语文知识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能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可以数学学科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节奏和节拍,让他们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音乐教学还可以和体育相结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体育运用,能够让他们清楚的了解音乐的节奏,掌握音乐演唱的速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

12、新颖的教学中进行探究,促进他们音乐素质的提高。 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究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五、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提高他们音乐素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乐理知识,还要让他们进行音乐体验。 学生只有具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真正地从内心深处爱上音乐,才。 只有热爱音乐才能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和探究,也才能在音乐创造出获得极大的满足,也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以后更

13、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所以说音乐体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勤加练习,学会体验音乐。 唱歌是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家都知道能够唱歌不代表就是会唱歌,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追求演唱歌曲的内涵。 教师在让学生演唱歌曲时,要让学生充满情怀,要指导学生一边演唱一边在心里描绘出歌曲所描绘出的画面,把自己想象其中,让学生可以在心中全面融入到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中,使学生的演唱充满感情,有生命和活力。 在体验音乐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音乐中丰富的音乐知识,同时,在体验过程中,还能够让他们产生美的享受,陶冶他们情操,使学生的音乐素质获得全面提升。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掌握音乐乐理知识。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要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枯燥的讲解,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多种情境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极大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想要掌握更多音乐知识的欲望,从而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他们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作者:李娟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