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5690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语文素质教育谈读书多年来,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 ,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与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地支离破碎。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知识指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本语文知识,还包括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等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应用知识;语文能力指的是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实践、适应创新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素质指的是通过语文学习,语文的知识、能力、智能结构不断完善,促进整体素质

2、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语文课,不应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他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资源中获取到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自由发展、生动活泼之中;实行民主、开放的教学,让学生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如朱熹所言,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素质的培养。要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丰富其自身的知识修养、开拓其视野无疑是重要的一面。2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

3、有学生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培养的读书兴趣,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拓展学生视野,在背景、作者、典故等方面加以渲染,穿插上一些课外知识,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学,使学生学完课文有“意犹未尽”之感受,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 其次,在作业布置方面,改变以往的硬性作业,注重自主性、开放性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后的自主性开放性问题,无疑比干瘪的硬性作业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课本却又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只能自己动手,从课外找答案。这时,翻阅饱含着

4、大量知识的课外书必然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读书,应该怎样读?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还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在成功的培养出学生的读书兴趣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这应该从让学生建立读书笔记做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建立一个读书笔记,让学生吧优美的段落词句摘抄下来,不懂笔墨不读书,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知识积累,也有助于学3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读后感的写作,也是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可以是书本内容的深入思索,也可以是自己的见解,可以让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并可以提高习作能力。记下来,能够让我们把知识整理汇总;写上自己的见解和

5、思索,则是一个知识的吸收利用的内化过程。把书籍做到活学活用,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因此我建议,不妨从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读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正如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每天规定一定的读书字数,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能读完很长的篇章。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所以还应该引导学生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汇集了前人的众多知识,包含着数不尽的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更能让学生修成一种气质,养成一种情怀,生成一种心态。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学生能够坚持下来,那不仅仅是对语文学习,相信即便是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那也是一种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