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565758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2)市场条件: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2进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2)主要成就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并迅速推

2、广。3扩展: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知识点拨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使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二、从工场到工厂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3、。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误区警示 工场和工厂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1)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3)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2标志(1)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4、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知识点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是指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沦为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另一方面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性也空前增强,贸易往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主题一工业革命的原因及成就1手工工场和工厂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

5、经营方式的范畴。(2)不同点:手工工场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工厂则使用机械化劳动;规模不同,通常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工厂;手工工场是工厂的过渡形式。2工业革命的特点(1)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新机器的科技性不高。(2)发明的机器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而煤炭和交通运输发展较慢,且是在轻工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3)这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绝大多数发明成果都出自英国,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核心。(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的近代化(机器化)过程开始了。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6、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答案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材料二上图所示是瓦特和他所研制的蒸汽

7、机。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成为能够带动各种工作机的蒸汽动力机,被称作万能蒸汽机。(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对工业革命有何影响?答案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与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材料三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3)结合材料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用史实加以论证。答案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史实: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其他史实)用四个“一”

8、概括工业革命主题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的两大视角(1)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从生产方式上看: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生产组织形式上看:工业革命使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从产业结构上看: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2)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工业革命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革命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2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1)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

9、日益普及。(2)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3)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等,所有这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3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3)推动工业文明的传播。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

10、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曼彻斯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纺厂;1776年,开凿曼彻斯特至利物浦港的运河1830年史蒂芬孙修建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到1830年(棉纺厂)达到99家。至此,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改变了曼彻斯特乃至于整个世界的面貌。曼彻斯特科学博物馆说明(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因素。答案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大量工厂的兴建;铁路、水运等交通运输的发展;市场的扩大。(2)

11、从面积不大的岛国到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的发展之路给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请从制度的层面略加说明。答案创新尤其是制度创新,是国家崛起的关键。英国通过君主立宪制、工厂制和自由贸易体制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材料二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3)有人说19世纪的世界是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的世界。请选择上述图片中的两幅说明其对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作用。答案图1,蒸汽机在工厂里使用,商品数量激增,既增强了资本主义扩张的实力,又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图2,迅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图3,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直接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

12、整体。图示法理解“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于()A冶金业 B交通业 C棉纺织业 D采矿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2马克垚说“英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出现这一图景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答案C解析“烟囱多于教堂尖顶”是指工业生产繁盛的现象,材料中提示信息是“英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故原因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手工作坊 B手

13、工工场C工厂 D垄断组织答案C解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的根本动机是()A掠夺黄金等财富 B输出鸦片C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 D贩卖黑奴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不断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5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

14、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A B C D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扩大了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一切,都促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故选B。6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从18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