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553542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展现序号考点能力层级考情分析1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2016第5题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2014第8题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2012第14题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2013第31题、2015第41(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017年第5题价值量决定因素4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2012第6题、2013第7题、2014第41(1)、2015第31题2016第6题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2015第41(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2017年第6题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考点解读考点1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

2、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_来实现的。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反过来,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于是出现“_”现象。(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

3、购,于是出现“_”现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注意】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不能决定价格。因此,供求关系仅仅是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因素。考点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_价格。价值是价格的_,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_。)【注意1】分析价格下降(上涨)原因的常用表述语言是:(1)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变小,价格下降。(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注意2】两者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

4、价值的货币表现。决定因素不同: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2)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求平衡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单位时间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注意3】要准确把握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必须把握住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之分,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

5、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价值和供求都对价格变化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供求对价格起影响作用,是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考点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决定;商品交换以_为基础实行_。

6、(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_的影响,围绕_上下波动。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图:【注意1】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

7、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注意2】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价格平均数之中。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商品的价格还是和价值相符合的,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的要求。【注意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用除法:原a/(1x%)变后的b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用乘法,原a(1x%)变后的b【例1】假设2012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3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

8、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思路点拨】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12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13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即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有X12.5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9、【解题启示】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50%的理解。提高50%不是提高一倍,应该是150%,即生产率提高50%以后,应该是1.5M15,即1M10。货币贬值20%,相同货币只能购买到120%的商品,即0.8M10。因此答案就是12.5。本题设计意图很好,经济学和数学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例2】某国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3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思路点拨】找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10、变化以及商品价值总量的计算方法。2012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这说明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2013年该国M商品因增加劳动者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M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亿件(110%)11亿件。故2013年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亿件10元/件110亿元。选A。【解题启示】解答此题一定要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实为干扰因素。考点4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_的变动a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b不同

11、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人们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a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替代品需求量的上升,b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互补品需求量的下降。(2)价格变动对_的影响:主要表现:a._;b.调节_。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注意1】替代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

12、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如火车与汽车。互补商品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如汽车与汽油。【注意2】经济生活中的价格曲线(1)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

13、,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3)需求变动曲线:表达了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例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4)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所以线段CD2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线段AD1属于高档耐用品曲线。1(2017江苏小高考试题)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工作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全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对某一企业来说,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是() A增加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C减少单位商品的社会

14、必要劳动时间 D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2(2017江苏小高考试题)2016年上半年,无可替代的心脏病廉价救命药“鱼精蛋白”再次出现全国性缺货,部分网民主张对其适当涨价以解决缺货问题。设P为价格,Q为数量,下列能解释网民这一主张的图示是() A. B. C. D.3(2016江苏小高考试题)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时,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而当生产不断增加时,又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直接反映出() A价值影响价格 B劳动决定价值 C供求影响价格 D价格决定供求4(2016江苏小高考试题)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购车时在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有了更多的选择。这表明,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 A是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品 C都是生活必需品 D都属高档耐用品5(2014江苏小高考试题)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厂家,有赔有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决定该商品价值量的是() A各厂家的生产效率 B商品的供求关系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厂家的个别劳动时间6(2016扬州期末检测)如图是某种商品的价格波动图。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