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553503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版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考点展现序号考点能力层级考情分析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A2013年T37以判断题形式考查国际竞争的实质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B2013年T21、2015年T2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014年T42以简答题形式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准则2016年T36、2017年T36都以判断题形式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A近五年未曾考查,应注意复习考点解读考点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_和_为基础的_较量。【注意】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的核心战

2、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考点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的_和_决定了我国奉行_外交政策。(1)_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_、_和_,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大国,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生活方式。(2)维护我国的_、_和_,促进世界的_,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维护_、促进_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4) _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

3、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考点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2)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3)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之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格局日益增强,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4)

4、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切实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尊重别国合法权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2016年江苏小高考试题)(判断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15年江苏小高考试题)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派出两万五千多人次维和人员;我国还积极为非洲国家提供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援助。这表明() A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

5、基本立场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3(2013年江苏小高考试题)中国在处理朝鲜和伊朗核问题上,一贯主张遵守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防止核扩散。这表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互不侵犯 C团结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2013年江苏小高考试题)(判断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5(2017年江苏小高考试题) (判断题)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6(2014年江苏小高考试题)20

6、13年以来,面对跌宕起伏的国际战略形势,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更真的诚意,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找寻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契合点,加强同周边国家合作。我国民族地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地处边疆的劣势转化为跨境合作的优势,坚持在竞争中互利,在合作中共赢,有力地助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请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简要概括材料反映的信息。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提示: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提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

7、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3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反映了我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提示: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反映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5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提示: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6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提示: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7维护国家的

8、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唯一目标。提示:这只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还有对外目标即“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提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各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0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提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1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主导作用。提示:应该是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必修2政治生活解题指导辨明行为主体对解题的价值政治生活

9、教材知识点看似比较凌乱繁琐,对于考生记忆来说是严重的考验。仅仅从小处着眼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效记忆,对于学生运用教材知识有效组织答案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高考在政治生活主客观性命题往往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政治生活看主体,无论政治生活的复习,还是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都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这要求我们坚持以政治行为主体为关键词重新编辑教材,构筑更加实用有效的知识体系。在解答问题时,注意把设问或者材料中的行为主体作为关键词,回归教材,并根据复习时组织的知识小专题,规范解题,以提高解题的成功率和得分率。小专题之一:我国的公民。试题设问或者背景材料出现的关键词是个人,如青年学生、企业经营者、举

10、报人等都是我国的公民,即行为主体是公民。回归教材: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体现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及公民的基本义务上,要求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我国公民正确处理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应当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国公民要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敢于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我国公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要有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以及需要承担树立科学

11、世界观,反对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的责任等。注意:公民和人民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民是带有阶级性的概念,相对于敌对分子而言的;我国公民包括人民和敌对分子。因此,我国只能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公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我们可以说公民的基本权利。小专题之二:我国的国家机构。试题设问或者背景材料中出现“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县政府”等国家机关,即行为主体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回归教材:原因: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载体。要求:我国政府要依法履行政府的职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

12、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及依法治国的原则等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等。注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机关、村委会、居委会以及一系列社会团体如消费者协会等都不是国家机关,无权履行国家职能。例1.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

13、0%;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分析:本题要求考生从国家机构体系中把握的政治行为主体是我国政府,这就需要考生把政府与人大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区分开来,了解我国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存在着的分工。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责任体现了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据此,可以从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责任角度组织答案,同时兼顾对我国国家政权巩固意义的认识。上述例题告诫我们,除了从大范围注意区分政治生活行为主体之间的差异,还要注意国家机

14、关与非国家机关之间的区别,更要注意国家机关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注意把握不同国家机关之间职责的差异。从而使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等国家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小专题之三:我国的政党。试题设问或者背景材料出现的是“省委”、“市委”、“县委”、“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等关键词,从政治学角度就可以运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小专题分析和解答问题。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回归教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

15、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等知识。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活动准则。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但不具体行使国家政权。在解答问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党政分开。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监督、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的关系。小专题之四:我国的民族和宗教。试题设问或者背景材料会涉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问题。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在我国各个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的少数民族全民族都信仰宗教。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仰宗教的民族问题。行为主体是党、国家或者公民。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