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520309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潘桥行知小学(二)年级(上)册( 科学)教学计划 制 定 人: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

2、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二、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

3、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

4、、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以下是这几课

5、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旨在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引出材料的视角;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利用学生熟悉的餐具探讨常见材料的性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材料的方法;第3课书的历史,以书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运用教育重演论,让学生纵向考察某种物品所用材料的发展和演变;第4课神奇的纸,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对一种材料的改造而导致其性能的变化,体会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可以表现出原本没有的性能;第5课椅子不简单,以生活中常见的椅子为例,让学生从材料的角度整体而系统地研究一个真实的物品,认识到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第6课做一顶帽子为单元总

6、结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

7、的物质,是功能化了的物质,人们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各种物品。学生能够以材料的视角看待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研究材料,观察并描述材料的特点,能够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地观察和建构简单模型的能力。“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也都设计了与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三、教学重点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四、教学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五、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心工能简要讲

9、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

10、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2)科学探究目标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将学习到的知识

11、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

12、,节约资源。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

13、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六、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七、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

14、动。八、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时执行情况18.279.2教师报到 学生注册29.39.9始业教育(1课时)139.109.16第一单元 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课时)149.179.23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课时)159.249.30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课时)1610.110.7国庆节放假 (10.1-10.7)710.810.141-4.观察月相(1课时)1810.1510.211-5.各种各样的天气(1课时)1910.2210.281-6.不同的季节(1课时)11010.2911.41-7.做大自然的孩子(1课时)11111.511.11第一单元学习梳理(1课时)11211.1211.18第二单元 2-1.我们生活的世界(1课时)11311.1911.252-2.不同材料的餐具(1课时)11411.2612.22-3.书的历史(1课时)11512.312.92-4.神奇的纸(1课时)11612.1012.162-5.椅子不简单(1课时)11712.1712.23练习(1课时)11812.2412.302-6.做一顶帽子(1课时)11912.311.6元旦放假1201.71.13第二单元学习梳理(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