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伦理学论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518109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伦理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伦理学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伦理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伦理学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伦理学论文 姓名: 学院:商学院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学号: 教师伦理学论文1、 关于教师爱岗敬业与跳槽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精神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业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功利的层次和道德的层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是带着挣钱养家、发财致富的目的从事自己工作的,在这种情况下,敬业和自己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这时的敬业就不能不带有功利的性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敬业,则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把有限的生命

2、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爱岗敬业的最高要求。敬业和爱岗是相互联系的。人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注入无限热爱,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敬业也才有了心理基础和依托。因此也可说,爱岗是敬业的感情铺垫,敬业是爱岗的逻辑推延。从业人员踏上工作岗位以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职业态度问题。所谓职业态度是指人们在职业地位、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价值目标影响下形成的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认识及其劳动态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职业道德传统的民族。自春秋战国以来,古圣先贤们就提出了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中国古人提倡爱岗敬业的原因很多。有的人讲爱岗敬业是出于求生存的原因,因为只有好好工作才能有稳定

3、的收入,才能生存。有人讲敬业是出于对神明的敬仰。他们认为,各行各业都是神明所创,劳动资料都是天地所此,既做又做不好,就是浪费材料,暴殄天物,对不起神明和天地。还有一部分人讲爱岗敬业是出于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兴趣和癖好,他们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去经营,当作生命去珍爱,并从中体会人生的乐趣和价值。绝大多数人讲爱岗敬业是由于他们的职业道德所致。他们认为,各行各业都有利济苍生的作用,如果做不好,不仅于己无益,于人有害,而且更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教师跳槽的原因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古以来,也正因为人类有着这么一种不满足于现实的精神和极力改变现状的行动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为

4、老师,同样有着想往高处走的人生追求。因此,老师们想往更好的学校去继续自己的教学生涯或往其他行业自谋发展,于社会于教师无疑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 经济待遇 老师对自己现有的工资待遇不满意。在一些地方,财政收入收不敷出,甚至要靠贷款发工资。因此为了减轻财政负担,300元的菜篮子补贴让单位自筹,学校向哪儿筹去,因此老师只能望菜篮子兴叹。乡村学校更惨,城镇学校有的待遇他们没有,因此一窝蜂的都跳,乡下的往城里跳,县里的往市里跳,市里的往省里跳,朝其他行业跳。最热衷于公务员考试的,是教师。好多教师,辛苦了一辈子,连一套好点的房子都买不起,当了教师,似乎他们注定就将清贫一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

5、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诚然,从工资卡上看,教师的工资确实要比公务员的工资高百分之十,但从实际上呢,不知要比他们少多少个百分之十。 2、 难教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是任性,自私,心胸狭窄,为我独尊,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带刺的嫩瓜。一个班七八十人,只要有两三个给你顽皮点,给你任性点,你上课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教师是人不是神,在课堂里要一个一个去对付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乎不可能。个别学生的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绝对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情绪

6、,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哪个老师不想把书教好?哪个老师不想把班级管好?但是,老师就是没有办法管好,没有办法教好。学生故意迟到了,你让他站在门口反思,家长说这是违法的;如果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就会被认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找他谈心,他还以为老师巴结他怕他呢!打他,那你就赔医疗费,下岗!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被自己的弟子赐给了不堪入耳的“外号”,对老师实施暴力的现象似乎越来越多。一个被剥夺尊严,整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老师;一个在自己尊严被侵害却没有人为之大声疾呼,一个受着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却只能忍气吞声的教师,又怎能坦然、自信而又充满神圣感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呢?他们怎会安

7、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 3、 过重的负担近年来,“减轻学生负担,加强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并针对减轻学生负担的一系列措施,又提出了“学生减负,教师加压”的说法。但是,众所周知,学生学习负担压力过重,其实更是教师工作压力的超负荷。一名普通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绝不在少数,除了在学校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收集教学资料、整理授课笔记等等一系列琐杂的事务几乎总是要在家里完成。除了正常上班之外,也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时间。每天早晨6点多钟或者更早,教师们即从家里出发;晚上跟自习辅导,要到十一点才能回家。初三和高中没有周六休息等等,使老师失去了放松自己的时间。大班额及

8、学生层次的不同,也为老师增添了许多工作量。 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在校内,如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老师的“考评分”等等一类的“分”和“率”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又有时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要求既抓教学,又准备各种材料,一时间搞得教师人心惶惶,忙个不迭。 更严重的是心里负担。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检测,发现教师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达50%。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忧郁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8%的教师感到压力

9、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女教师的焦虑高于男教师,中年教师的强迫症及紧迫感大于青年教师。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70%的教师忍不住生气发火。还有个别教师已经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走向极端。 这么多负担,跳槽就成了必然。 综上所述:我觉得教师跳槽与爱岗敬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跳槽的教师并不代表他不热爱自己的岗位,只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和待遇,他自己本身还是喜爱这个职业,这个岗位的,不然最先开始也不会去当老师。如果提高对教师的待遇,相对减少他们的压力,那么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教师不愿跳槽的。2、 阐述产生教书是否幸福的分歧的原因及教

10、师怎样教书能体验到更多幸福有些老师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每天下班后,想想第二天课堂上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想想堆积如山的作业,所以我无法忘情的享受生活的静谧。多少次,与学生谈心,推心置腹的交谈,就像朋友一般。太多的太多,我们那么多带着病坚持着工作的老师。那一个不是为学生付出自己的全部呀!谁又曾因为他们疲惫的倦容就觉得他缺少魅力呢?不,他身上广博的爱心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只会让人想要亲近他,想要信赖他。一样翻转的年轮,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永远被铭记。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失去,我们都无怨无悔。每天早上看见学生自信的笑容,从容的脚步,我想,你们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年轻的同事,请你也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蒙蔽了视线,

11、为自己的选择找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吧!一名忠诚的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符号。 而有些老师认为:所谓的“学生是上帝”。“消费者是上帝”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理念,竟被引入了教育领域,要求老师把学生奉为“上帝”。于是,学生的满意率可以影响教师的评优评先,而评优评先又是教师晋级的重要“资本”,更要命的是,这些“上帝”又是并未长大、心智尚未成熟的。现实中的“人人是评委”。社会上的人,不管他读过多少书,认过多少字,只要有一张嘴,面对教育,人人都可以是评委,都能对教师、对教育评头论足、指手划脚。社会上似乎没有一个职业沦落到像今天的教师这种地步。 教育被神化、万能化。最有名的就是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倡导的“

12、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此论之,教师看来是躲不过“不会教”的棍子了。更何况,现在还有很多社会上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么归究于学校教育的失败,要么直接被推到学校学校不得开除学生便是明证。不是所有的问题,学校都能解决的。当学校不能解决时,怎么办?自然只有老师去苦苦面对。 现今社会中,当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未卜先知。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有不少事件,真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位学生在操场上摔了一跤,学校和教师可能就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了;两位学生打个架,班主任的责任可能就很不轻了;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定、不听从教师管理,最后出了问题,但责任还得由学校和老师来承担。现在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

13、,已俨然成为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真的要避免各种风险,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除了要开出第一课程之外,还要开出第二课程、甚至第三课程。一个中小学一线教师,到了要求能自己开发出课程的程度,某种程度上看,是把中小学教师当成课程专家了。当然,对一些有这方面能力的教师作这样的要求倒也是可以,但推而广之普遍实行,在短时间内恐怕是不符合老师的实际能力的。在这样责任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教师要寻找幸福,谈何容易。生活圈子,日益缩小,社会适应能力弱,可能也是影响现在部分教师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为什么不幸福?因素很多。有些因素,作为教师个体

14、,实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寄希望于公众的努力、社会的进步。但有些因素,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或者改变的,那就需要教师自己“起而行之”了。改变能够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这也是一个智者应有的选择。 教学是一个生动而活泼、严肃而紧张的艺术活动,教育将成为一个充满灵性和张性、快乐和幸福的过程。马克思说:“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劳动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 教育创造了教师自己的幸福,也创造了学生的幸福。在幸福的教师那里,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有意义的生活;不是一棵蜡炬,而是一缕光辉;不是说教,而是创造

15、。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传播手段。教育成就人的未来。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贯穿人类社会的全过程,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传承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途径。在古代社会,年老一代为了维持或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并有效地参加生产劳动,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化知识传授给新生一代,这就产生了教育。如果没有教育,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让后一代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不能得到继承和发展。教育再生了人类文明,也延伸了人类的幸福。教育的真义是使人幸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质和量是事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