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516736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四答题模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抓住范围:(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6个)关键词:物质 意识 规律 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

2、,或者受到惩罚。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如弘扬某种精神等。5.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目标蓝图、预测、计划、行动步骤等。6.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如兴修水利等。设问方式答案组合用物质和意识辩证辩证关系原理1+2/4/5(看材料)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6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角度2+4+5用(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的知识1+2+3(其余看材料)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我们要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的方法论原则(总括)2、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4、反对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世界)(5个)关键词:实践 认识 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从无到有的过程)(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一步

4、完善(发展)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经过事情(实践),已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问题)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的指导下,做事情。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前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了新的正确理论。设问角度答

5、案组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2+3真理的特点/从真理的角度1.真理具有实践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真理2.真理具有客观性,坚持真理从实际出发3.原理44.原理5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的角度2+5(其余看材料)用实践的观点1+2+3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2(1)(2)(3)(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事物的主体与客体两方面分析)1. 、认识具有反复性,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这决定了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若干次的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才能完成;2. 二、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这决定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 认识具有无限性与上升性,认识到实践的循环

6、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三、(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3个)关键词: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一)联系(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影响了(导致了)。比如:“美国金融危机殃及中国”“欧债危机影响世界”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虽然承认与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本来不存在的。比如:“吉祥数”3.联系的多样性,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仅承认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看到了多个事物对一个

7、事物的影响(或一事物对多个事物产生了影响)。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力利用某种条件加深了联系,如网络、交通等。5.整体与部分(1)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材料有整体也有部分,如结构调整、各个环节等(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整体,统筹全局。(材料强调整体)(3)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达到最大发挥。(材料强调部分)(4)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内

8、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材料强调结构或优化组合)6.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2)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4)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整体,又要统筹全局,优化组合。设问角度答案组合从联系的角度16(看材料)从联系普遍性角度普遍性的三个表现: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整个世界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5(1)(2)(3)(4)怎么掌握系统优化方法6(1)(2)(3)(4)(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现在的客观情况(认识)与过去相比进步了(深化了)。8.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9、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过程不平坦、很艰难、有波折,当与过去相比,事物还是向前发展的。9.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事物一直在变化、在进步,但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国家扶持与艰苦奋斗等设问角度答案组合从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观点)710(看材料)从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趋势)的角度1.前进性2.曲折性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事物发展状态)关系的角度1.原理9(总括)2.坚持适度原则3.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变,实现事物的飞

10、跃(三)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材料中出现反义词;1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反义词之间出现了转化;1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承认和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害怕问题,掩饰问题等14.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刀切,根据事物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1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既具备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又具备自身特有的东西。比如:国庆游行江苏彩车“吉祥如意”、新疆彩车“天山祝福”既体现了中国元素(例如:红色)又体现了各省特有的

11、人文景观(扬州五亭桥)。16.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与次要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关键。要做好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有好多任务要完成,其中一件做重要(这一件做不好,其他事情的解决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牵牛要牵牛鼻子;当务之急、关键是等词眼(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强调细节或强调两手都要抓等17.主次方面(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12、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在认识或评价某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但是一个方面是主要的。比如: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利大于弊;总的来说等(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强调次要方面。设问角度答案组合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1117(看材料)从对立统一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原理)1.矛盾双方

13、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1)分析如何对立(斗争性)(2)分析如何统一(同一性)2.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角度原理16(1)(2)(3)或者原理17(1)(2)(3)(看材料)运用主次矛盾的角度原理16(1)+(2)分析+(3)分析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原理17(1)+(2)分析+(3)分析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角度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用矛盾的同

14、一性与斗争性原理分析1.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2.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3.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四)创新18.辩证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保留合理因素,增添新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因素。(3)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出,自主创新等如辩证否定观作为答案要点之一,该原理可简化成:简化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19.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出,自主创新等20.创新的作用:(说明为何创新以及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设问角度答案组合从创新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