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500300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曲的传承与发展.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融表演、演唱、歌舞为一体,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据20世纪80年代编纂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在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394个戏曲剧种,“文化大革命”以前有360个剧种活跃在各地各民族戏剧舞台上。我国是戏曲大国,一代又一代人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戏曲有过的辉煌让人难忘。在漫

2、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提供的一项最新调查资料表明,到目前还在舞台上演出的只有100多种,能为大家稍稍熟知的剧种则不到50种。以戏曲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省尚有54个地方剧种,但目前只有碗碗腔、眉户、道情、武乡秧歌、上党梆子、大同耍孩、河曲二人台等10多个剧种有专业剧

3、团,其余只存在于民间班社,逢年过节当地百姓操持吹打,自娱自乐。有些连民间班社也已绝迹,像青阳腔、目连戏、赛戏、平阳花鼓戏、弦子腔等地方剧种已退出了舞台。再过几年、几十年,许多剧种或许只是作为一种历史、一种博物馆里的纸上艺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则难觅其踪。2001年,昆曲被列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掀起了一股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许多戏曲剧种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部门开始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我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步进入了抢救与保护结合、继承与发展并举,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率的新纪元。这种传承不仅包括剧本、道

4、具、服饰等物质的传承,尤为重要的是唱腔、表演、音乐舞美等非物质的传承,这种传承主要靠艺人的口传心授。许多名艺人,既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又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掌握并承载着戏曲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源泉,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传承人在传统戏剧保护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777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就有304名。其中既有昆曲、京剧、秦腔、豫剧、评剧、越剧这样影响广泛的大剧种的传承人,也有花鼓、花灯、秧歌、道情这样一些地域性的民间小戏的传承人,还有藏剧、白剧、傣剧、侗剧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传承人。创

5、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戏曲也一样。每一个剧种的形成都是在借鉴和吸取其他艺术样式精华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所创造出来的新的东西,仅仅依靠纯粹的传承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和发展。创新包括人物、音乐、念白、唱腔、舞台布景等方面。比如这次我们导演专业的毕业大戏倩女离魂,虽然这部戏是元代郑光祖的名剧,但是我们并没有按照剧本原来所写的内容来排。在音乐上我们进行了全新的创作,较之前单纯的京胡、锣鼓相比融入了更多的民乐,使之听上去更柔和,更受现代人的欢迎。在舞台布景方面,我们打破了舞台上没有布景、道具极其简单的传统,把大门、炉子、九曲桥等生活中的物品搬到了舞台上,使之更具体化,

6、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心理冲击和身临其境之感。在唱腔方面,按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环境的需要,设计唱段、念白、动作,形成了整体的写实风格。某些场面,在原有戏曲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戏曲的虚拟特长,达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效果。所以戏曲再创辉煌的关键,就是与时俱进。戏曲的本体首先必须改革和创新,使古老的传统艺术能够跟上今天的时代脉搏。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发布:2012-10-08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浏览:8次 【大 中 小】操作核心提示:戏曲艺术自宋代形成以来,受传统文化千年滋养,历经元明清几度辉煌,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情感和审美体验,成为中

7、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王化武戏曲艺术自宋代形成以来,受传统文化千年滋养,历经元明清几度辉煌,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情感和审美体验,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然而,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外部生存条件的变化,戏曲艺术巅峰不再,诸多剧种普遍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据统计,全国现有剧种357个,国营或集体性质的剧团有2800多个,但能够正常演出的剧种不足100个。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地位非同小可,戏曲艺术的振兴又紧密牵连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近年来,伴随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在强大的政府投入与支撑的文化氛围下,在有力地输血与培植之下,戏曲艺术的振兴曙

8、光重现,但冷静客观审视,她依然未能走出整体亚健康状态。有鉴于此,振兴戏曲艺术,就必须理性思考戏曲艺术与时代同步发展这个大课题。换言之,就是要想清楚在文化多元格局下,中国戏曲在保留传统的艺术韵味中“传承”,在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中“打破”,在创新与发展中如何体现出“继承”与“打破”二者的平衡。本文简略梳理中国戏曲改革轨迹,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现代戏曲所做的有益探索,就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面对的几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一、中国戏曲改革的几个阶段中国戏曲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北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繁衍,创造了在世界戏剧中自成体系的舞台艺术,对世界戏

9、剧宝库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戏曲艺术步入近百年,晚清戏曲改良,戏曲从内容到形式都贴近时代脉搏,迈出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开启了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批准在京成立了中华戏曲改革委员会,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新中国戏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戏曲艺术由此进入崭新历史发展时期。“文革”结束,戏曲艺术迎来了短暂的繁盛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戏曲界推出了许多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剧目,如川剧潘金莲、京剧曹操与杨修等剧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剧作家注重在创新中传承,通过挖掘历史题材、审视文化冲突、汲取传统养分等,在创作

10、中更加自觉追寻文化意蕴,为观众奉献出许多赏心悦目的好戏。如滇剧瘦马御史、秦腔千古一帝、川剧变脸、昆曲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等。进入新世纪,在文化多元化与艺术多样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广大戏曲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依托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中国气派的戏曲精品。其中,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的表现普通农民工道德精神的秦腔西京故事,自2011年3月亮相舞台至今,深受群众喜爱,短短一年时间已公演150多场,为现代戏创作提供了良好启示。二、戏曲发展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呼唤民族文艺的坚守

11、和创新。历经近千年流传的戏曲艺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点,理应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代同发展,进而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戏曲艺术振兴路径在哪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李默然先生的一段话,或许能给予我们以思考与启迪。他说戏剧兴衰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从我们戏剧工作者这方面来看,应该给观众看的到底是什么?用什么去引导、提高观众?二是从观众方面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由此看来,戏曲艺术要融入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新需求,戏曲工作者就必须注重推陈出新,好的剧本就是戏曲大厦的基石。戏剧大师曹禺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近年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

12、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深刻揭示出戏曲的生命力在于融入时代。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同样为戏曲要贴近时代提供了生动说明。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舞台精品”戏剧却“墙内开花墙外不香”,市场不认可、百姓不买账,甚至有些剧目评奖结束就沉寂终结,凡此种种,说明戏曲艺术的“大众”与“小众”、戏曲艺术回归民间等尚存诸多争论,还有待于戏曲界有识之士进一步辨析。除此之外,戏曲改革中一些现象,应引起大家共同关注。一是豪华大制作带来的“重形式轻内容”问题。一些戏过于讲究“包装”,有的用几个集装箱的奢华道具,不仅淡化了演员的表演,还冲淡了剧本原有的内涵;一些戏过于讲究场面宏大

13、,甚至用真实比例的大道具,无形中挤压了演员表演的空间;还有一些戏“戏不够音来凑”,高科技音响声光背离了戏剧的根本。上述诸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形式大于内容,而好戏在于以情动人。二是剧本改编过于随意与史实背离。此种现象正如同历史题材电视剧随意“戏说”,一些剧作改变背离历史,甚至加入不健康的东西,全凭主观臆造编撰,对戏剧艺术构成严重伤害。三是脱离大众孤芳自赏。有些剧作片面理解贴近时代,实质上在主题挖掘上过于代表“小众精英”,与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相脱节,造成“曲高和寡”“孤芳自赏”。四是用“真实”对立戏曲艺术的真实。有些话剧导演受话剧写实理论的影响,用舞美、灯光等渲染“真实”,恰恰是由于不熟悉戏

14、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写意和虚拟性,以及戏曲表演程式化等特性,从而对戏曲艺术的真实构成背离。戏曲艺术要融入时代,汲取其他艺术种类养分无可厚非,但创新求变本意是为了繁荣发展,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嫁接”。笔者认为,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戏曲,求变中也应坚持自身艺术规律,在凸显民族性、地域性和原有乡土特色上,才能够振兴发展直面未来。三、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流传千年的戏曲艺术走到今天,面对如何传承与发展,未来之路可谓任重道远。目前戏曲界对立两个观点:一种是倡导原封不动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种则是鼓励大胆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让传统戏曲融入当代意识,从内容到形式进行较大的改造。任何一种艺术都脱离不了生

15、发的土壤,戏曲艺术亦如此。翻开中国戏曲史,我们不难发现戏曲演出总是与重大节日、庆典紧密相连。在陕西,农村婚丧嫁娶、添丁满月也少不了请台戏唱几天。这说明,戏曲艺术的根在人民大众,这是戏曲艺术的立基之本,也是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不能背离的正途。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可能探索解决如程式化、节奏慢等有待改革的诸多问题。我作为新世纪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传统戏曲编导人员,就戏曲艺术如何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此提出三点建议:在剧本创作上,更多将视角指向现实生活深层的精神诉求,弘扬人性的真善美,通过塑造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引领社会价值走向和民众的情感寄托,用精品力作弘扬

16、时代主旋律。在舞台呈现上,时刻铭记演出面对的群体,把握老中青观众各自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博采众长,融入现代元素,运用多种手段展现现代戏曲艺术的魅力。在演出营销上,借鉴现代营销理念,运用全新运营形式,以新理念审视戏曲艺术,用新途径推广戏曲艺术,运用多渠道、多样式、多品种的演出形式,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奉献赏心悦目的好戏。我坚信,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戏曲艺术,依然是中华艺术大舞台上芳香四溢的花朵。(作者系陕西戏曲研究院编导)中原民间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1-1-24 18:00:19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14期) 作者:冯 会【摘要】只有通过加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把中国传统文化及民间戏曲艺术正确地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