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1469391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罐顶外护更换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翔罐顶保温外护更换施工方案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江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6.04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编制依据三 施工准备四 施工资源配置五 工期安排六 保温外护更换施工七 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八 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九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及工期安排进度十 文明环境保护措施一、工程概况龙翔厂区(一)、T0603、T0604储罐拱型罐顶储罐直径15米。(二)273管道200米出现保温外护腐蚀严重,急需更换部分内保温棉及全部外护;本保温工程具体编制以下工程施工方案:二、编制依据1、龙翔项目技术及安全要求2、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4272-20083、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维护检修规

2、程 SHS01033-20044、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5、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7、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8、本公司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三、施工准备开工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施工方案要经车间和设备管理科的确定,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2、用于施工的所有机具设备、检测仪器、设施应完好无损,各项保护装置安全可靠。3、施工现场相对湿度应低于80%。4、准备防雨工具,雨天应停止施工。5、制订安全措施,备齐安全措施需用的器材。6、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施工防护措施安全可靠。四、施工资源配置1

3、、劳动力组织根据本工程工程量、工期,抽调公司技术熟练工人参加施工,计划采用劳动力如下: 保温工:16名 管理人员:3名 2、施工机具配置 滚圆机:1台 起线机:1台 其他辅助耗材:若干 五、工期安排1、T0603罐顶保温外护更换: 1天2、T0604罐顶保温外护更换: 1天3、273管道保温及外护更换: 3天六、保温外护更换施工1施工工艺1、罐顶保温外护更换 前期预制T0603、T0604拱形罐顶铝板=0.8mm外护完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好的天气各一天进行施工;、拆除外护为6人,每2人一组,分别位于罐顶120的位置进行拆除;配合上料工上下材料,待拆除完毕后配合安装组进行安装;、安装外护为

4、6人,每2人一组,分别位于罐顶120的位置紧跟拆除位置进行安装;、上料工为2人,对拆除的外护废料利用绳锁进行放置于地面及对工作面所需材料的运输;、运料工2人,对拆除的外护废料及安装材料进行运送到位;、施工流程罐顶保温外护材料预制施工日期选择拆除及安装同步进行安装封涂胶检验清理现场2、管道保温及外护更换:具体施工安排基本同上;罐顶保温外护材料预制施工日期选择拆除及安装同步进行安装封涂胶检验清理现场3、具体工艺要求:1)、阀门、法兰保温:保温材料检验阀门、法兰盒制作安装。2)、水平管线的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接缝应顺管线坡向。其纵向接缝应布置在水平中心线的下方15。45。处,缝口朝下。当侧面或底部有障碍

5、物时,纵向接缝可移至管线水平中心线的上方600以内。直管段其纵缝各节一般连接成直线。3)、管线金属保护层的环缝应起鼓搭接,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纵缝除设防潮层结构不宜采用螺钉固定外,应以封闭好,外形规整美观为准。用螺钉固定时,固定间距约为200mm。4)、设备与垂直管线上的金属保护层,应分段固定在支承件上。在同一段内的保护层联结,应交替采用固定结构和插接结构。 5)、 设备封头与管线弯头上的金属保护层应按形状大小进行分瓣下料。1保温施工技术要求(1)第一层保温板施工,同层要错缝,缝隙不得大于5mm,大于5mm时要在缝隙中填充绝热性能相同的软质散状材料。(2)保温层遇加强筋板部分要敷设严密。

6、(3)保温材料第二层与第一层要做到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2.金属外护层安装1、直管(1)确定下料长度用钢皮尺或铁皮条在保温管道外面多量几个部位,按保温层外圆周长加上45mm接缝尺寸(搭接),确定下料数值。(2)加工接缝在手动折边机上做好接缝(大头12mm,小头15mm),并在大头端做好记号。(3)加工卷圆将加工好接缝的板放在预先调节好圆周的卷圆机上加工,注意直径不能卷得太小。(4)筒体摇线放在手动或电动起线机上加工圆线凸筋,加工圆线应放在大头12mm一端,圆线的直径根据保温外径大致为下列数值:(5)现场安装把金属保护层紧贴在管道保温层外面,把两边接缝搭接在一起,用手

7、提电钻钻孔,抽芯拉铆钉固定,拉铆钉间距约为200mm,对于保温外径较大的金属保护层,轴向搭接也应加工圆线凸筋,拉铆钉间距可为250mm。钻头直径为5.1mm,禁止用冲孔或其他方式打孔。接缝应严密、平整、并处于隐蔽位置。环向套接一般为50mm,大直径高温蒸汽管道及露天管道为75100mm,环向搭接宜顺管路坡向,即环向搭口应向下。(6)靠近法兰处直管保温端部的金属护壳,应用锯形钳加工成锯纹(锯齿形),保护保温材料。保温外径大,锯齿形的间距也大,反之则小些。2、弯管(1)弯管金属保护层下料长度为根据保温外圆周长加上45mm接缝尺寸,与直管套接不小于100mm,加工安装方法同直管。(2)虾米弯金属保护

8、层可按平行线法展开放大样或展开计算下料,也可下料长度为保温外圆周长加100mm、下料宽度为外圆周长的1/12,剪成长条修剪(需加上套接尺寸)。高温管道弯头部位金属保护层也可采用全套接型式,使搭接尺寸增大至15250mm,不加拉铆钉,使弯头金属保护层可自由调节膨胀。3、三通加工安装方法同直管,支管与直管金属保护层用拉铆钉固定。4、加工安装注意事项(1)不允许使用有明显缺陷的金属保护层,如皱纹、裂纹、深痕道以及腐蚀痕迹。保温层施工完毕后紧接着安装金属保护层,以免重新搭脚手架。(2)金属保护层下料应做到准确,合理套裁,减少零星边角余料。(3)加工好的金属保护层应堆放整齐,并编号以便取用。5、保温、保

9、护层检查1、检查保温固定件、支承件的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支承件不得露在保温层外。2、检查保温方式和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厚度检查可采用针形厚度计,也可采用钢探针。检查时将钢探针垂直刺入,直达到设备或管道壁上,再用钢尺度量厚度,读数精度要达到1mm。3、质量检查的取样布点为,设备每30m2应抽查三处,管道每20m抽查一处。其中有一处不合格时,应就近加备取点复查,仍有1/2不合格时,应认定该处为不合格。4、保护层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铝皮安装的环向接缝与纵向接缝应互相垂直,并成整齐的直线。(2)管道铝皮安装的接缝方向,应与管道的坡度方向一致。(3)金属保护层的搭接尺寸应符

10、合设计要求。(4)在已安装的金属护壳上,严禁踏踩或堆放物品。对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七、确保质量的技术措施1、认真贯彻和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2、认真落实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到全体参加施工人员对质量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3、拆除的记录和施工安装记录要认真填写,真实可靠,完全准确。4、工序交接手续要清楚,关键部位应同质检部门共同验收。5、抓好新设备新工艺的施工技术学习工作,并备好施工机具。6、加强原材料管理,不合格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7、成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检查由专人负责,配合监理工程师,严格保证工程质量。8、严格按规定的施工程序施工,严格执行规定的规程、规范、努

11、力创优质工程。9、材料的保管按规格、批号分类堆放。10、严格执行按标准实行处、队、组三级自检制度。11、把好各工序质量关,定人、定岗、有纪录、奖罚严明。12、严格按国家规范,说明书要求施工,任何人未经技术、检验部门批准,不得私自降低标准。13、精心施工,消灭通病,不但各项要求达标,而且要在工程感观上下功夫。八、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1、实行三级安全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2、防范重点:2.1 2m以上的高处坠落事故2.2触电事故2.3物体打击事故2.4设备机具伤害事故2.5制度健全无漏洞2.6检查无差错2.7设备无故障2.8人员无违章3、安全措施3.1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

12、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积极推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按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3.2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3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用电线路必须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3.3.1配电系统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应符合GB6829-86标准;3.3.2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装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在做好保护接零的同时,应按要求装设漏电保护器。3.3.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

13、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1)25m为一级管理,由专业工长负责;(2)515m为二级管理 ,由施工负责人负责;(3)15m以上为三级管理 ,由项目经理负责;(4)施工负责人对该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安全防护设置应由负责人组织验收,因工作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5)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6)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员。(7)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

14、施。3.4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GB503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3.5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价,检查按建设部JGJ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的要求进行。3.6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拴安全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3.7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立防火责任制和义务消防队,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证其完好备用。3.8建立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法令及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措施,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学习、教育,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中。3.9分项工程开工前,要进行严格要求的安全交底,对各施工点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10在放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重要施工区中设立禁止标志,防止事故发生。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