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问题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457038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问题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问题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问题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问题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问题设计 李好新我研究的“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是 “教育均衡发展”课堂原则的体现,是“全员质量观”的践行,是“分槽喂养”教学方法的实践。针对所有学生精心设计深浅不一、精粗不同、涵括教学目标所要完成知识点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在我校推行三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设计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潜能生要有他们自己的、更多的问题、更适合的练习、更好的平台。A、 “知诗人”教学问题设计:了解诗人简介及诗人与孟浩然的关系和情感,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完成,课内检查预习效果。1、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大诗人?

2、(潜能生)2、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他是什么人?(潜能生) 3、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中等生)4、他们彼此之间感情如何?从何看出?(优等生)B、 “读诗文” 教学问题设计:调动所有学生以不同方式朗读的积极性,多读、反反复复地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却达到的最低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1、读背(潜能生)2、流利背诵(中等生)3、有感情背诵(优等生)C、 “解诗意”教学问题设计:字、词、句意思教学,教师不必作过多讲解,让学生写、思、讲。但练习、思考、理解的要求不尽相同。一、书写汉字。1、人、西、三、月、下、见、长。(潜能生)2、故、辞、烟、花、杨、州、远、空、江、流。(中等生)3、黄、鹤、楼、孤、帆、影、

3、碧、唯。(优等生)二、剖析字词。1、黄鹤楼、三月、扬州、远影、碧空、长江、流。(潜能生)2、故人、西辞、孤帆。(中等生)3、烟花、下、尽、唯见。(优等生)三、理解诗意。1、孟浩然是李白的好朋友从哪个词可看出?(潜能生)2、“送客千里终有一别”诗中写的是谁送谁?(潜能生)3、在什么季节送好朋友?(潜能生)4、好友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中等生)5、好友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潜能生)点6、诗人目送朋友乘坐的小船直到什么时候为止?(优等生)D、 “入诗境”教学问题设计:进入诗的意境中,如同身临其境,“百闻不如一见”。便易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之产生共鸣。而入境程度有深有浅。1、为什么说“西辞黄鹤楼

4、”? (优等生)2、“烟花”本诗中指的是什么花?(中等生)3、你能描绘“孤帆”、“远影”、“碧空”、“长江水流”、“天际”的景色吗?(优、中等生、潜能生)E、 “悟诗情”教学问题设计:古人离别容易相会很难,这首堪称送别诗中极品的文章,景象与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地展现,让学生慢慢品尝,好好领悟。领悟的深度因人而异。1、“故人”一词说明两人的交情如何?(潜能生)2、伫立江边,目送好友很久很久,说明李白和好友怎么样?(中等生)3、“孤帆”并不是长江上只有一只船,而是说明作者的注意力怎么样?(优等生)4、面对孤帆远去的影子以及江流天际的景象作者的眼睛怎样(驻、红、湿润)?神情又怎样(驰、严肃、低沉)?(优等生)5、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你能背诵吗?(拓展延伸。优、中等生、潜能生)6、送别为什么成了古代诗人常见的题材?(拓展延伸。优、中等生、潜能生)“问题教学”课堂改革,关键在问题设计,成败在问题设计的质量,核心是全体学生都有适合他的问题,结果是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设计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