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457032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 模 板课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省份陕西省市汉中市区/县城固县单位全称城固县集灵小学教师姓名唐俊莉学段 学科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册次 章节第七册 第六单元课时一课时年级四年级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诗的意思基本能理解。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理解诗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词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可能对诗词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

2、诗的心境学生无法理解,这需要教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鹤、孟”等个生字。2.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4.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想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探究性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有得。2.学会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古诗句,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初步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

3、营养。2.体会诗中丰富复杂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难点:体会“西辞”“烟花”的意思。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1.导入图片欣赏导入,理解课题。一、图片欣赏导入1.欣赏江南三大名楼图片,引出黄鹤楼。2.齐读课题,质疑:谁送谁?在哪儿送?送到哪里去?3.理解课题,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4.简介李白、孟浩然。【设计理念】欣赏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古诗做好情感铺垫,巧妙导入本课

4、内容的学习。1.幻灯片1、2、3、4 ,欣赏三大名楼图片,引出黄鹤楼。2.幻灯片5, 课题。3.幻灯片6、7、8 ,简介两位诗人,简单体会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2.初读初读古诗,把握节奏。二、初读古诗,把握节奏1.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2.指名读,评价读。3.师范读,学生听,注意停顿节奏。4.全班齐读,读出停顿。【设计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熟读通顺诗句,为后面的理解打好基础。幻灯片9,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熟,读出节奏。3.自学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诗意,并和同桌交流。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2.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

5、自主理解诗意,并和同桌交流。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诗的大意。【设计理念】此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学习中交流,合作探究。4.讲悟精讲点拨,理解诗句意思。三、精讲点拨,感悟诗意(一)理解第一、二句诗。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幻灯片展示,帮助理解。)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3.抓住“烟花三月”,借助幻灯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什么是“烟花三月”?三月的扬州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烟花三月”扬州的华美画面。)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理解第三、四句诗。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2.补

6、充李白和孟浩然初次相见的资料,加深情感体验。3.重点体会“孤”“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设计理念】此环节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感悟、体验,尽可能地进入李白和孟浩然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两人之间的情意,

7、真正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 幻灯片10、11,通过动态展示,直观理解“西辞”意思。2. 幻灯片12、13、14、15,图片欣赏,感受扬州“烟花三月”的美。3. 幻灯片16,读、议、交流,理解前两句诗句意思。4.幻灯片17、18、19,看图,想象画面,走进诗人内心,感受离别之情。5.赏析补充李白的江下行,帮助感悟诗情,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1.自由赏读。(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3.简略欣赏李白的江下行。(补充两人再次见面的情形,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4.简

8、单赏析芙蓉楼送辛渐,抓“寒、孤”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5.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设计理念】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古诗的主旨。1.幻灯片20,补充江下行,充分感悟诗情。2.幻灯片21,简单赏析芙蓉楼送辛渐,体会诗人寓情于景的写法。6.积累拓展积累有关送别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五、反馈训练,拓展延伸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2.补充、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学习这一类诗的兴

9、趣。【设计理念】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课外阅读课堂,开始新的探索与积累。幻灯片22,积累一些关于送别的诗句,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李白孟浩然 依依惜别 寓情于景教学评价设计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把握得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合理,分类准确,密切结合学科特点,注意三维目标的建立与落实。2.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遵

10、照认知规律选择教学方法,注意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结构类型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配套,整节课的教学过程结构自然流畅,组织合理。资源能促进教学;综合多种媒体的优势,有效应用信息技术。3.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反思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一组图片进行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优美的词来表现三月的美丽,再过渡到描写春天的诗句,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使之得以活化。在理解后两行诗时,抓住“孤帆”设疑:“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为什么只见孤帆? 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用三个带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感受、理解、领悟。最后设计引语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情同身受的意境。在课堂上,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 当然,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在教学“烟花三月”时,导的时机把握得不够准确,没能真正使学生入情入境。另外,在理解诗句的环节上也没能给学生充分的参考资料,光依靠课本上的那些东西,对学生来讲确实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