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林琪设计说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七组第25课。这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课文,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课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教材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初,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
2、来的生平事迹了解较少,缺少相关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要深入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重视盈充学生知识体验,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丰富学生阅读感受,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淀自身良好的情感素养。三维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过程与方法:鼓励想象,积累语言。教学重
3、点:深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主收集有关课文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自古以来,有多少名人志士以满腔的热情立下宏远的志向!1910年的一天,在关东模范学校的课堂上,一位12岁的周恩来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引学生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知道“崛起”是意思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是你们的理解。相信学了课文大家会有更深的体会。自由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周恩来树立了如此远大的志向。2学生自读全文。3同学
4、们读得很投入,能读准这些词语吗?学生齐读词语。4仔细想想,哪个词语告诉了我们周恩来树立志向的原因?5学生回答,板书“中华不振”6“中华不振”就是促使周恩来立下(指课题)志向的原因,课文围绕着一点写了哪三件事?7小结:课文先写了周恩来对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点板书)疑惑不解,接着写在租界的所见所闻使他真正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最后写“中华不振”使他立下 志向。同学们,阅读文章就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围绕“中华不振”展开记叙。在初读课文阶段,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抓住文眼“中华不振”,知道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并理清文章围绕这一点写了哪几件事,为学生下一步深刻感悟文章做好
5、铺垫。)三精读课文 点拨感悟。(一)16自然段(“疑惑不解”)1师:少年周恩来第一次听到“中华不振” 是随着伯父来到东北后。当时的东北是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是各帝国主义的租界,你知道租界怎样的?(引导学生运用查找资料回答)2(课件示图片)看,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租界。(外国军队大摇大摆地践踏着中国的土地,租界与华界之间的这张铁网写满了中国历史的耻辱,一块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就赫然竖立在中国的领土上!)3怪不得当伯父告诉周恩来“没事不要去那儿玩时,他不解地问(引读“为什么?”)伯父解释(读“那时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他打破沙锅问到底(引读“那又是为什么呢
6、?”)伯父叹了口气(哎,读“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从恩来与伯父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读一读吧。4 是啊,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他,(课件示问题)谁来读?(指名读“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还有谁也困惑不解?一起来问吧!(学生齐读)(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课本以外的,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它是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学习资源。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租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等历史资料,在课堂初师生谈话,交流什么是“租界”,课中大
7、量展示“租界”的图片,包括当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写实照片,用宽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旧中国的风貌,学生感受调动起来,争着谈自己积累的资料,谈到“租界本来是中国领土”、“租界是外国人强占了中国人的地方”等,为后来理解受欺凌的妇女哭诉无门、中国警察为虎作伥、洋人得意扬扬奠定了知识基础。这样的学习充实了学生的知识体验,填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空白,也使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同时,通过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加深学生的体会感受。)(二)78自然段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8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哪儿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边听边用横线划出相关的语句。1 学生学习,同桌交流感受
8、。2 理解词句。*“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耀武扬威的巡警”1) 这就是租界的情景,(示课件)这一带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那别处又怎样呢?你能根据“大不相同”想象一下吗?是呀,别处也许是黑暗破旧、臭气熏天,也许是残旧不堪、冷冷清清。我们再看看租界,一起读读。(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用所积累的四字词语表达,丰富感受的同时积累语言。)2) 同学们,同一片国土,竟然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这都是因为(指板书读“中华不振”)还有吗?*“妇女哭诉”1)“衣衫褴褛”是什么样的?看,(示图片)这就是衣杉褴褛的中国人在租界里乞讨,这就是衣衫褴褛的儿童露宿街头,这就是旧中国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文中的妇女和
9、他们一样遭遇欺压,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假如被轧死的是她那慈祥的老母亲,假如被轧死的是她深爱的丈夫,假如被轧死的是她年幼的孩子,她会如何哭诉呢?(指名答)(课文中,妇女的遭遇是不公的、是悲惨的。但对妇女的语言文字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那怎样引导学生深刻地、形象地、 真切地感悟呢?抓住了课文中“哭诉”这个词,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被轧死的是她那慈祥的老母亲,假如被轧死的是她深爱的丈夫,假如被轧死的是她年幼的孩子,她会如何哭诉呢?”借助想象,显化妇女形象,物化情感,从而使学生借助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感受了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情感,学生感悟也更深刻。)2)妇女的遭遇如此悲惨,此时,她多么希
10、望有人为她撑腰啊!(师读“谁知不幸的妇女”)。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想法?*汇报评价读。1)你感到愤怒,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其他同学呢?2)读得怎么样?(指名评价)那你来读读。3)在自己的国土上,看到同胞受到洋人的欺凌,虽然愤怒万分,却又无能为力,请女生读,读出心中的愤怒,读出心中的无奈。(女生读)男同学。(示意男生读)。让我们紧握拳头,再次表达心中的愤怒、心中的无奈吧!(齐读)(水满则自溢。人,感受深刻,情感充盈,自然要流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盈充知识体验,通过想象,去触摸和拥抱文章语言。这样有了必要的生活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学生感悟水到
11、渠成,流淌和宣泄就会十分顺畅,再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提深体会,这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深化感悟。 妇女至爱的亲人冤死,她只能哭诉无门,是因为(示意学生读“中华不振”)洋人趾高气扬,是因为(示意学生读“中华不振”),巡警耀武扬威、围观的群众敢怒不敢言,这更是因为(示意学生读“中华不振”)5写的训练这时,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租界回来以后,这位12岁的少年周恩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在想什么呢?同学们,静下心来,写一写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学习语言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进而生成新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通过写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写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同样是促使学生生成语言的好机会。6 学生汇报。四总结延伸,深化感受。 正如大家所写的,“中华不振”的事实引发了周恩来深入的思考,正因为如此,他立下志向(引读课题),在修身课上,他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引读课题)。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周恩来是怎样表达志向的,也请同学们在课后积累课文四字词语,同时收集周恩来其他的成长故事。板书: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