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陇集团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448317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关陇集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关陇集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关陇集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关陇集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关陇集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关陇集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关陇集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学月刊一九九九年第六期论关陇集团雷依群内容提 要关陇集团作为一个带地域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只存在于西魏、北周一代。其创基于贺拔岳,发展形成于宇文泰,杨坚禅周之后,此集团已不复存在。关键词关陇集团贺拔岳宇文泰杨坚关陇集团的概念及影响,是陈寅格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首先揭示的有唐一代三 百年间其统治 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坞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变化。盖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而隋唐继其遗产,又扩充之。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中人物,所谓八大柱 国家即其代表也。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 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 于同一之系统及 阶级 至

2、 于武墨,其氏族本不在西 魏以来关陇集团之 内,因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祟 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也。此关陇集团自西魏迄武墨历时既经一百五十年之久,自身本已逐渐衰腐,武氏更加以破坏,遂致分崩堕落不可救止。陈寅格先生此段话阐 明 了两层 意思,一 是隋唐政权的核心,仍是关陇集团中人物 或其后裔,二是关陇集团至武墨时方衰腐堕崩。笔者以为这个观点是值得 重新审视的,并认为关陇集团作 为一个带有地域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只存在于西魏、北周一代。其起根发苗于贺拔岳,发展形成于宇文泰,自杨坚以禅让方式取得北周政权后,此集团便不复存在,更不必待于武墨之破坏。北魏

3、末年六镇爆发的六镇军民起义,得到关陇地区 以莫俊丑奴为首的人民响应。时掌北魏政权的大垂相尔朱荣派遣其侄尔朱天光为元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左、右大都督人关征讨。关陇既定之后,尔朱氏家族却被消灭,北魏大权又尽归高欢,欢欲调当时已掌握关陇地区军事实权的贺拔岳为冀州刺史来加强个人权力,但遭到贺拔岳的拒绝,资治通鉴的作者将此看作是一帮攀龙附凤者之所为,他们建议贺拔岳说“关中豪杰皆属心于公,愿效其智力。公以华山为城,黄河为堑,进可以兼山东,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欲束手制于人乎”贺拔岳经过考虑之后,“乃逊辞为启,而不就征”。如果说这只是一种外在 的诱因的话,历史也确实给了贺拔岳称雄关陇 的客观条件。首先是贺拔岳

4、杰 出的军事才能、“太学生”的文化素养,镇军 主的家庭 出身使一大批武川军人能以其马首是瞻,为其所用,关陇的平定“天光虽为元帅,而岳功效居多,。其次是他善于 团结关陇本土的士族大姓,其中如李贤,李远兄弟辛威、侯植诸多人物,或参与机谋,或以乡兵为之冲锋陷阵。正是这些人物的引用,使贺拔岳壮大了力盘,站稳 了脚跟,同时也产生了“凭强骄态,有不臣之心,的想法,为关陇集团的创建建立 了基础。但贺拔岳不久便为亲高欢的侯莫陈悦杀害,由于地势迫近,掌握一方军事实力,宇文泰便顺利地掌握了这支军团。此后,他利用这支力量割据关陇,发展壮大关陇集团,诚如周书所说的那样“贺拔元功夙损,太祖藉以开基,宇文泰以一个下级军官

5、,一跃而成为集诸大权于一身的领导者并图划进一步发展,确非易事。首先是贺拔岳旧部对他并非心悦诚服。他们中的许多人,如赵贵、侯莫陈崇、若干惠等起初“皆与太祖等夷”,有些能力、势力也远在其上。他们与宇文泰之间还存在很大的离心力,最显著者如后来被授资治通鉴卷,梁纪。 魏书卷。贺拔岳传。魏书卷。贺拔胜传。周书卷“史臣曰”。周书卷赵贵传。于柱国大将军的李虎,作为贺拔岳 的心腹,他 曾被派作关中东大门的东雍州刺史,这个地位非他人可以替代,足见其寄任之重。“岳死,虎奔荆州,说贺拔胜使收岳众”,只是当时贺拔 胜 力不 从心,李虎才 退归关中。周书将李虎列为十二柱国大将军之首,只不过是唐初史臣们的馅谈之作而已。在

6、整个西魏、北周一代,不见李虎有何显著之军功,亦未受宇文氏之重用,可见当日宇文 氏并未视其为亲信。贺拔胜临终曾遗言宇文泰“愿公内先协和,顺时而动。”“内先协合”四个字表明贺拔胜对关陇集团初期 内部不和的情况是有一定认识的。因而对宇文泰来说,处理好与贺拔岳旧部的关系,当是首要之事。其次,在军事力的对比上,宇文泰也远逊于关 东的高欢和 江南的萦梁。高欢的军队曾多次深人关陇腹地进行劫掠,“大统二年,高欢 自将万骑袭魏夏州,擒刺史解拔俄弥突,迁其部落五千以归”,不久又“发阿至罗三万骑径度灵州,绕出魏师之后,拔其遗户五千以归,。大统三年的沙苑之战,宇文泰虽以计谋侥幸取胜,但其时双方投人 的兵力却极为悬殊,

7、当时“高欢将兵二十万自壶口趣蒲津,使高傲曹将兵三万 出河南”,而宇文泰能投人战斗的士兵“不满万人,在关陇地区内部时有叛逃之事发生,大统二年,“秦州刺史万俊普与其子太宰洛,幽州刺史叱干宝乐、右卫将军破六韩常及督将三 百人奔东 魏,江南 地区,自晋室南渡之后,“江表五十年无事”,“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对北方士 民具有 相当大的吸引力。第三,关陇地区自汉魏以来,一直是汉族传统文化之渊蔽所在,特别是自晋末丧乱以来,许多文人志士多避难于此,宇文泰军团成员主要是六镇鲜卑,人数亦较少,不论是扩充军事力量还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都必须,而且首先要在文化上与关陇地区的地主阶级取得认同,必须同他们建立起牢

8、固的政治军事同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我们通常所谓的关陇集团。出的如寇洛史书讲他 与 贺拔岳“最为齿旧”,岳死后“众咸推洛为盟主,统岳之众”,但他“复 自以非才,乃固辞,与赵贵等迎太祖”,且“全众以反”,因而宇文泰对他十分器 重,先后授其武卫将军、骤骑将军、开府仪同三 司、晋爵京兆郡公。他竭力效忠,先后参加收复洛阳,进 取河桥等一 系列大 战,功绩卓著,先后出任华州、东雍州等重镇,死后又获配享太祖之庙的殊荣。赵贵因“首议迎太祖”,特见 亲信。先后任侍中、骡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 司、柱国大将军等,又赐姓乙弗氏,晋 爵楚国公,赐邑万户。在宇文泰创建关陇集团过程 中,起过奠基性作用。李弼在宇

9、文泰进讨侯莫陈悦之际,他作为侯莫陈悦的部将倒 戈宇文泰,“弼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使其轻易获胜,因而宇文泰对他格外器重。他也推心置腹以效忠宇文氏家族 为核心的关陇集团,先后进位骤骑 大将军、开府仪 同三 司、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又蒙赐姓徒河氏,晋封赵 国公,封邑万户。他去世后,明帝宇文毓 曾“三临其丧,发卒穿家,给大格、龙旅、陈军阵于墓所”,又“配食太祖庙庭,。侯莫陈崇从贺拔岳人关,及岳被 害后,他又“与诸将同谋迎太祖”,又先后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战河桥、破沙苑,“崇功居多,因而宇文泰亦给予丰厚的回报,累迁车骑将军、骡骑将军、开府仪同三 司、柱国大将军,晋爵梁国公,封邑万户。除上 述诸

10、人 外,尚有 梁 御、若干 惠等 贺拔岳旧部,宇文泰以崇高的政治地位,丰厚的物质利益,在匡复魏室 的旗号下将其凝聚在自己周围。宇文泰组建关陇集团的核心,是其姻 亲。我们对这些人也略加分析,以明了其中关系。宇文导、宇文护此二人为泰兄宇文颇之子。宇文泰因“诸子并幼”,所以对 导兄弟分外倚重。泰“每出征讨,导恒居守”。他曾长期坐镇华州,华州地宇文泰创建的关陇集团主要 由贺拔岳旧部,宇文泰姻亲,关陇及河东、河南、代北部分汉族地 主阶级组成。贺拔岳旧部的政治态度诚如 上述,因而宇文泰首先注意对他们妥善处 置并加以利用,宇文泰通常的作法是给予他们高官厚 爵及大量封户,通过复姓与赐姓泯灭其种族与政治偏见而为

11、 自己效力。可举资治通鉴卷,梁纪。周书卷贺拔胜传。资治通鉴卷,梁纪。周书卷庚信传。北齐书卷杜弼传。周书卷寇洛传。周书卷赵贵传。周书卷李弼传。周书卷侯莫陈崇传。周书卷邵惠公顺传附导传。势险要,为关 中东出第一要镇。宇文导还善于抚御各色民人,“深为吏民所附”,史载他去世 时“华戎会 葬者有万余人,祭奠于路,悲号满野,皆曰我君舍 我乎,大小 相率,负土成坟”。宇文 护 普泰一初自晋阳来归。他是魏周禅代的策划者。宇文泰常对人讲“此儿志度类我。”他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宇文泰径 州病笃,特驰 异召护,委以后事,本 传记载说“时太祖疾已绵笃,谓护曰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济,诸子幼小

12、,寇贼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此后他不负重托,在其执政时完成了魏周禅代,挫败了赵贵、独孤信、李植等人的分裂阴谋,将相府左右十二军的指挥、调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凡所征发,非护书不行,气坚决维 护了宇文 氏家族和关陇集团的整体利益。于谨他曾以防城大都督和长史身份随宇文泰出镇夏州。贺拔岳遇害后,他首先建议宇文泰割据关陇。他说“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将士晓勇,厥壤膏腆,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足观时变 然 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桓文 之业,千载一时也。”观此口气与运筹之精致,不音又一隆中对。宇文泰正是采纳了他的意见,才得以

13、为关陇集团的帝业打下基础。大统 中,宇文泰以女儿平原公主下嫁于谨之子于翼,结成牢固的政治同盟。于谨在朝野上下“誉重望高峋,当宇文泰突然病死,诸子 皆幼,“时帝室倾危,群公各图执政,莫相率服”时,他坚定地站 出来支持宇文护执政,维护了刚刚获得安定的政治局面。本传记载“明日群公会议。谨曰昔帝室倾危,人 图问鼎。垂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国昨中兴,群生遂性,今上天降祸,奄弃庶僚,嗣子虽幼,而 中山公亲则犹子,兼受顾托,军国之事,理须归之。”,当时“群公迫于谨,因是众议始定”。于谨坐镇的雍州,是首都长安的所在地,他的地位与作为,对稳定以宇文 氏为核心 的关陇集团 的统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功臣

14、之 中,特见委信,始终如一,。贺兰祥宇文泰的外甥,“长于舅氏,太祖特加慈爱”,“周室之始,艰难荐及,公左提右挚,尽 力毗赞,发踪口授,实居其首”。宇文护执政时期,因“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 皆与祥参谋。及诛赵贵,废孝悯帝,祥有力焉”。武成时,他曾率军西征吐谷浑,使浑人“不敢弯弓报复,因举国告降”,周之“西境大宁,实公之力,。贺兰祥以同州刺史身份,守护宇文 氏的发家之地,同州地扼关河之要,拎带关辅,唇齿秦晋,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是自非亲贤莫可居守之地。尉迟纲“少孤,与兄迥依托舅氏”,作为外甥,宇文泰对他“甚宠之,委以心替,。他是废魏帝宫廷政变的主谋者之一,孝悯帝以后,他长期执掌禁兵,与贺

15、兰祥一道挫败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的阴谋政变,保证了宇文护专政得以顺利进行。尉迟 迥史书说他“通敏有才干,任兼文武,颇允时望,太祖以此深委仗焉”。他先后从宇文泰复弘农、破沙苑、取蜀制梁,扩大了宇文氏为核心的关陇集团的统治基础。他为政清廉,明赏罚,布恩威,“蜀人思之,立碑颂德”,杨坚辅政,欲削弱其兵权,派韦孝宽代其相州总管,尉迟迥以“隋文帝当权,将图篡夺,。,马上起兵反抗,尽管他无力回天,起兵不久即遭失败,但可以从中看出,他是关陇集团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在宇文泰的姻亲集团中,还有 叱列伏龟、阎庆、李弼等,宇文泰依托他们驻守重镇,掌握禁兵,扩大力量,巩 固了在关陇地区的统治。宇文泰组建的关陇集团,除

16、上述两部分人外,最重要的是关陇地区的士人地主他们或为州郡著姓,拥有大量乡兵,或 累世替绥,有较高的传统文 化修养。宇文泰拢络、团结他们,一方面将其所统领的族兵、乡兵府兵化,直接转化成 自己的“侍官”,一方面则利用他们手中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为自己的各项改革服务。这里可举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 贤“原州高平人,太祖清扫关辅,公轻董千骑,奉迎六军。”原州为西魏、北周一代在北方的军事重镇之一,宇文泰在消灭侯莫陈悦之后,即以原州为根据地,然后才占有关陇。这里东进可击东魏、北齐,南下可直取巴蜀江南,又是阻止柔然南下 的重要关隘。李贤为原州酋豪,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势力,宇文泰多次“幸贤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

17、又“令贤乘格,备仪服,以诸侯礼相 见,然后幸 贤弟,欢宴终周书卷邵惠公颖传附导传。周书卷晋荡公护传。周书卷于谨传。张鸿杰咸阳碑石,三秦出版社年。周书卷。贺兰祥传。周书卷。尉迟纲传。周书卷尉迟迥传。周书卷李贤传。日,凡是亲族,颁赐有差,。史 书还 记载,当“高 祖宇文 琶及齐王宪之在极 裸也,以避忌,不利居宫中,太祖令于贤家处之,六载乃还宫,因赐贤妻吴 姓宇文 氏,养为娃女,赐与甚厚,。这点已为宁夏固原出土的李贤夫人吴辉墓志所证实。李氏一族成为关陇集团中最主要 的人物,其“一门之中,为柱国者二,大将军者三,开府者七,仪同者九,孤卿者六,方伯者十有五焉至于常侍、侍 中之任,武卫、武率 之职,总管、

18、监军之名,车骑、漂骑之号,冠盖交错,剑佩陆离,胡可称矣,。韦填京兆杜陵人,“世为三辅著姓。太祖 为垂相,以望族,兼领乡兵,加帅都督。迁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行京兆郡事,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散骑常侍,赐姓宇文氏”。宇文泰以其出镇瓜州,“胡人畏威,不敢为寇,。令狐整敦煌人,“世为西土冠冕”。他以“国难未平,常愿举宗效力,遂率乡亲二 千余人人朝,随军征讨”。宇文泰曾褒美他说“卿远祖立忠而去,卿今立忠而来,可谓积善余庆,世济其美者。”宇文泰进其骤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又 赐姓宇文 氏,并踢名整。宗人二百余户,并列属籍。在宇文泰鸿合的关陇人物 中,苏绰、苏椿兄弟最负盛名。苏氏兄弟出生在武功

19、一个“累世二千石”的家庭苏绰以其卓越 的政治才能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修养为宇文泰所尝识。他曾为宇文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直接促成了宇文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改革。“时太祖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他为宇文泰起草了著名的六条诏书,作为全面改革的纲领,仿照周礼对西魏、北周的官制、军事制度 进行 改革,加强 了中央集权在西魏、北周境 内广泛推行均田制,实行新的户藉、计帐之法,加强 了西魏、北周国家的综合国力。他大力推进学校教育,进行文化改革,加快了进人关中的鲜卑民族全面封建化。苏绰的改革使以宇文泰为首的鲜卑军人集团完全取得了汉文化正统的旗帜,使其在此

20、后的国家进程 中,常常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唐初史臣所评价 的那样“太祖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治定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断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上肃下尊,疆场屡扰,而内亲外 附,斯盖苏绰之力也。, ,苏椿以其领有乡兵,在关中颇有势力而“特为太祖所知”,因当时“置当州乡帅,自非 乡望允 当众心,不得预焉”。以上 只是列举了组成关陇集团的个别关陇地区人物,此外河东、河南大族 中如裴侠、薛端、卢辩、杜果等,在此君臣风云际会之时,并 为宇文泰所鸿合。至宇文泰去世的年前后,一个以宇文 氏为核心,以贺拔岳旧部为外围,以关陇地区有“武力才智”的汉族地主为基础 的军事政 治集团,亦即关

21、 陇集团已完全形成。由于宇文泰的善于抚循,关陇集团在其生前尚能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其间虽有矛盾和摩擦,但彼此 间的融洽合作尚居于主导地位。但宇文泰死后,矛盾便开始发生,先后有赵贵、独 孤信谋袭宇文护事,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宫伯乙弗凤发动的宫廷政变未遂事件,有卫王宇文直之乱等。这些事件虽然很快被平息,但却暗示了在关 陇军事政 治集团内部已产生了危机。而杨坚势力的崛起,则直接导致了关陇集团的衰落与灭亡。杨坚 的父亲杨忠,虽亦出 自武川军人集团,但他却并非宇文泰的元从功臣。他长期追随并与之连姻、为之效忠的是与宇文泰政治态度迥异 的同样出自武川 的独孤信。独孤信一家三代仕魏。“祖俊尼伐,魏室名臣,位

22、登三吏,器量祥深,识度雄举”,其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这种家庭 出身确定了独孤信与魏室的关系。有一件事情颇能说明问题,当魏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西迁时,独孤信“单骑及之于渡涧”,使孝武帝大为感 动,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忠 良,岂虚言哉。,。宇文泰和独孤信虽都以 匡复魏室 为旗号,但真实宗旨却大相异趣。宇文泰是要在“挟天子以令诸周 书卷李贤传。宁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报告,文物年第期。周书卷韦填传。周书卷令狐整传。周书卷苏绰传。周书卷苏椿传。周书本传作侯尼,而年成阳出土的独孤藏墓志作侠尼伐,当以后者为是周书卷独孤

23、信传侯,的旗帜下,建立以宇文氏为核心 的关陇胡汉地主阶级 的联合专政,而独孤信则明 白表示他“世获朝恩,家传忠义”,要“效臣子之节,。正由于二者的这种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的不 同,魏文帝 看 得非常清楚,当独孤信从梁归来时,文帝便马上进他“骡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吻以遏制宇文 氏的势力。这种企图被宇文泰很快看穿,予以坚决抵制。从大统六年起,独孤信便被调离中枢政权,安插 到偏辟 的秦州为刺史,长期居于陇右,“信在 陇右岁久,启求还朝,太祖不许”,其母去世后,“信陈哀苦,请终礼制,又不许,这 些 不合乎 人情常理的作法,正 反 映了宇文泰对独孤信一派势力 的戒备。作为独孤信的姻亲和政治盟友杨坚 父

24、子自不能不受到猜忌与疏远,特别是“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加害焉,。在周武帝时,齐王宪亦曾建议武帝除掉杨坚,他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 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说杨坚相貌非 常,便预料其恐非 人下,无异于巫现者语,但这件事本身即已说明齐王宪对杨坚的“反状”当有所觉察。实际上当时看到这种迹象不仅齐王宪一个人,内史王轨就多次提到“普六茹坚貌有反相,。更早地还有周明帝,据说他曾派善相者赵昭去观察杨坚,赵昭欺骗他说杨坚 不过作一柱国而已,而赵昭自己却坦言于杨坚“公 当为天 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此 中 自不无附会成分。但杨坚取代之势已成,却是有目共睹的。杨坚父子与关陇集团的

25、斗争是独孤信反对以宇文 氏为核心的关陇集团的斗争的继续。对杨坚集团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杨坚 父子 的关系,我们也略作分析高颖“自云渤海 落人也,其父高宾“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被诛,妻子徙蜀。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作 为独孤信的僚佐,高颖父子与杨坚父子形 同一家,有着共同的政治利益,当杨坚人宫辅政时,高颖明确表达了与关陇集团决裂,支持杨坚 的决心,他说“愿受公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颖亦不辞灭族。,。李穆李穆态度已如上述,导致其与关陇集团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宇文护专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穆 当从坐”,杀 亲之仇,疏远了李穆与宇文氏为核心的关陇集团的关系。窦荣定扶风平

26、陵人。“其妻则高祖坚姊安成长公主也。高祖少小与之情契甚厚,荣定亦知高祖有人君之表,尤相推结。,因姻亲关系而支持杨坚,也在情理之 中。郑译荣阳开封人。“高祖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郑译虽轻险小人,但他曾因“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唯,与周宣帝有很 深 的矛盾,因而在反对以宇文 氏为核心 的关陇集团这点上与杨坚自然一致。元谐河南洛阳人,为迁洛元魏上层贵 宵。他“少与高祖坚同受业于国子,甚相友善”。当杨坚为相时,他便积极鼓动他组织势力,反对宇文氏为核心的关陇集团,他说“公无党援,譬如水 中一堵墙,大危矣。公其勉之。”元谐的支持杨坚,除了同学这层关系之外,主要原 因

27、还在于他亦非关陇集团中人物,宇文氏政权对他“俱无任用,。元 宵“河南洛阳人也,魏昭成帝之六代孙”,当高祖受顾托之 际,他被“委以腹心,恒居卧内”,高祖受禅后,曾感激地对人讲到“保护联躬,成此基业,元 宵功也。”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可 以看出,杨坚的代周决非偶然性事件,他是独孤信、杨忠一派势力与以宇文 氏为核心的关陇集团长期明争暗斗 的矛盾产物。杨坚代周之后其政治制度及文化政策已发生 了根本变化。,其政权中人物已摆脱了“关中本位”之限制,就历史发展的大势而言,关陇集团在杨坚禅周之后已完全退 出了历史舞台,当是无可辩驳之事实。作者雷依群,年生,陕西咸阳师专历史系副教授。咸阳,的【资任编辑殷铭 】周书卷于谨传。周书卷以郑伟传。周书卷独孤信传。隋书卷高祖纪上。隋书卷高顺传。隋书卷李穆传。隋书卷窦荣定传。隋书卷郑译传。隋书卷。元谐传。隋书卷。元宵传。陈寅格唐代政治史述论 稿,上海古藉出版社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