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448232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 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再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当前的肝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病毒性肝炎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一时期内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Sp100、A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六项抗体的全自动免疫印迹仪的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Sp100、A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六项抗体的检出率11.76%、23.53%、11.76%、

2、14.71%、17.65%、17.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与PSC患者AMA-M2抗体检出率0.00%相比,AIH、PBC患者的AMA-M2抗体检出率75.00%、63.64%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AIH患者的LKM-1抗体检出率43.75%均明显高于PBC、PSC患者的0.00%,且P0.05;PBC患者的gp210检出率36.36%均高于AIH、PSC患者的0.00%,且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揭示患者疾病分型及病情程度,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

3、广应用。【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诊断;检出率前言几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生活的不规律,再加上酒文化、抽烟等,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再加上肝病当前并无治疗特效药,晚期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延长生命为目的,人们对于肝病的恐惧时刻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一种由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自身免疫系肝炎(AIH)、原发性肝硬化胆管炎(PSC)其中两种或者三种病症叠加而成的综合病症1-2。该病具有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等特点,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工作也在不断的探究当中。本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抗体谱检测,探究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

4、料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一时间内在我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确诊参照相关国际性的诊断标准;均知晓相关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进行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肺等功能不全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血液障碍疾病患者等。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22例;年龄2178岁,平均56.745.5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23例;年龄2179岁,平均56.695.37岁;AIHl类型患者16例、PBC类型患者11例、PSC类型患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

5、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并未发现明显差异,有比较价值。1.2方法两组患者均需接受自身抗体谱检测,检测中所使用的试剂为欧蒙公司生产,仪器为全自动免疫印迹仪(EUROBLotMaster)。具体操作如下:在空腹状态下,第二天清晨抽取患者3ml的静脉血做常规血清分离;对分离后的血清进行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抗肝肾微粒体-1抗体(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6项抗体指标的检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抗体检测水平。两组患者的抗体谱检测均按照常规操作标准执行,均由临床

6、检验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1.3诊断标准 本院研究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参照美国肝病协会(AASLD)在2000年、2009年制定的相关标准,如下: 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血液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高,说明患者的胆汁淤积严重,肝功能异常;胆管造影、B超等影像学图像中,患者肝外胆管中央以及外周的肝内胆管部分宽窄、血液流学等正常;抗体谱检查显示患者的血清AMA、AMA-2呈阳性反应;抗体检查发现患者血清AMA、AMA-2呈阴性反应,但是病理活检检查结果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改变情况向吻合。同时符合上述2项以上标准的患者则可判断其为自身免疫

7、性肝病阳性反应。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对文中获取的计数、计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用“”的形式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使用用t对结果进行检验;用“n%”的形式表示检出率等计数资料,用x2对结果进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两组存在明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检出率比较对两组患者的Sp100、A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六项抗体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均未检出p100、A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抗体,观察组患者的Sp100、A

8、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六项抗体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见表1。表1 两组检出率比较表(n/%)抗体例数对照组观察组ttAMA-M2340(0.00)8(23.53)9.070.003LKM-1340(0.00)5(14.71)5.40.02LC-1340(0.00)6(17.65)6.580.01gp210340(0.00)4(11.76)4.250.04Sp100340(0.00)4(11.76)4.250.04SLA/LP340(0.00)6(17.65)6.580.012.2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病症抗体检出率比较

9、对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抗体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SC患者的Sp100、A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六项抗体的检出率均为0.00%;与PSC患者相比,AIH、PBC患者的AMA-M2抗体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AIH患者的LKM-1抗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PBC、PSC患者,且P0.05;PBC患者的gp210检出率均高于AIH、PSC患者,且P0.05)。见表2。表2 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病症抗体检出率比较(n/%)类型AMA-M2LKM-1LC-1gp210Sp100SLA/LPAIH(m=16)12(75.00)c7(43.75)3

10、(18.75)0(0.00)0(0.00)4(25.00)PBC(n=11)7(63.64)a0(0.00)0(0.00)4(36.36)2(18.18)0(0.00)PSC(n=7)0(0.00)b0(0.00)0(0.00)0(0.00)0(0.00)0(0.00)注:与Pb相比,Pa、Pb0.05。3. 讨论3.1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随着医疗水平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日益看重,人们对于临床疾病诊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全球的范围来看,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于中国,中国范围内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3-4。但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中国人口基数大,

11、因此在数量上中国患者人数也相对较多。此外,多数非病毒性肝炎患者伴随着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也并不排除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也需要引起人们警惕。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不能做出准确的解释,但是普遍的观点认为是由于遗传性以及外部环境下,如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的过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导致T淋巴细胞等介导对肝脏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破坏并形成肝炎5-6。自身免疫性肝病初期并无明显性的病征,多数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已经为晚期,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寻找快捷、有效、方便、准确的诊断陈给当前肝病临床治疗工作的关键。3.2抗体谱的应用价值 不同的病症类型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

12、血液指标也有不同的反应,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血液指标判断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其中,如患者转氨酶水平升高,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肝细胞炎症坏死的情况,可将该患者判断为AIH患者;如患者的GGT、ALP水平升高,则提示患者肝胆内胆汁存在淤积状况,可判断其为PBC患者7-8。随着研究的深入,除了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活检之外,抗体谱的检测也走进人们的视野中,成为当前的自身免疫肝病诊断工作中的研究热点。PBC、AIH、PSC三种病症自身的抗体都与患者肝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有关,因此三类病症即相互独立,也相互联系,甚至可以相互转换9。患者自身抗体能够反映患者的肝损伤情况,预示患者的疾病发展,不仅有利于临床疾病的

13、判断,也有利于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准确的科学参数。也因此多数观点主张将自身抗体谱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的临床诊断方法。临床上通常将Sp100、AMA-M2、gp210、LKM1、LC1、SLA/LP等抗体作为检测指标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抗体谱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能够检测并反映患者的病情。通常情况下,AIH患者可以检测到AMA-M2、LKM-1、LC-1、SLA/LP抗体;PBC患者可检测到AMA-M2、gp210、Sp100抗体;而PSC患者则不会显示。根据上述特征可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判断,对于患者的疾病预后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该检测方法操作相对简单,能够很快地

14、拿到检测结果,为患者正确最佳的治疗时机。此外,相比于活检,抗体谱检测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患者也更乐于接受。当前疾病的临床诊断方法相对较多,但是疾病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临床诊断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临床诊断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相关人们对临床诊断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医疗行业的临床疾病诊断水平。3.3本院研究结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p100、AMA-M2、gp210、LKM1、LC1以及SLA/LP六项抗体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提示抗体谱是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特有特征。与PSC患者相比,AIH、PBC患者的AMA-M2抗体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

15、计学意义,且P0.05;AIH患者的LKM-1抗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PBC、PSC患者,且P0.05;PBC患者的gp210检出率均高于AIH、PSC患者,且P0.05)。本院研究结果与朱娟娟、潘恺、刘娜等人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揭示患者疾病分型及病情程度,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立峰,贾继东,王福生.第二届北京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病专题研讨会议纪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0l):73-74.2邹婷,秦爱兰,冯婷婷,等.Thl7/Treg细胞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活动性及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09):1337-1340.3蔺丽慧,杨峻,李甲勇,等.部分肥大细胞相关抗体及分子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