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史料库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1448135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斯福新政史料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罗斯福新政史料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罗斯福新政史料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罗斯福新政史料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罗斯福新政史料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斯福新政史料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斯福新政史料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主题下的史料资源库建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是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其中心内容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大危机而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进行的自我调节。具体来看,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于此同时,在经济学理论界发生了凯恩斯革命。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二战后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与前面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对比,下启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因而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课标对于本课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基于课标要求,需要讲清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作用。经搜集、阅读整理及综合考虑后,以下素材可纳入史料资源库中,作为本课教学的候选资源。第一组:危机爆发前各工厂加足马力生产的场景史料1:图片史料20世纪20年代繁荣时期的美国汽车长龙第二组:生产相对过剩及银行面临的危机的相关史料史料1:史料2:俄克拉荷马市的奥斯卡8226;阿美林格在1932年2月召开的国会委员会上说:在俄

3、勒冈州,我看到几千蒲式耳(容量单位,美制1蒲式耳合35.24升)的苹果烂在果园里。只有绝对无瑕疵的苹果才能卖得出去;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给我讲了他养羊的经验。他说他今年秋天杀了3000只羊,把它们抛到了峡谷里,因为用船运一只羊要1.1美元,而他卖一只羊当时还得不到1美元。他说,他已养不起这些羊了,又不能让它们挨饿,所以他只有将它们杀了抛进峡谷里。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史料3:1932年10月,内华达州州长为了防止一家重要银行系统的破产,下令该州所有银行在“银行假日”的名义下停业,显出了恐慌的初步迹象。

4、1933年2月,路易斯安那州州长休伊朗也采取了同样措施。不过,最明显的危机征兆是发生在2月份的稍后几天,在这个富裕而又高度工业化的密执安州,一家举足轻重的银行系统面临破产而倒闭的第七天,为了防止争提银行存款现象扩大化,以致所有的银行一齐垮台,邻州州长们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到3月3日总统就职前一天,全国已有23个州都处在“银行假日”之中。结果,黄金储备从联邦储备系统和世界银行中心的纽约市流到了摇摇欲坠的国内银行系统和外国存户手中,致使国家黄金储备从1933年1月的13亿多美元猛降到3月初的4亿美元。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史料4:图片史料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第三组:人民生活的艰难史料

5、1:无家可归的人史料:2:图片史料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金第四组: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做法史料1:在这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胡佛为代表的共和党政府一直采取不承认主义和驼鸟政策。他认为,纽约证卷市场崩溃引起的金融危机,同1907,1913和1920年等过去各次小规模危机一样,是一种暂时现象,很快就将过去。因此他把这次危机称之为萧条,因为它看上去不像“恐慌”和“危机”那么吓人。他坚持认为,危机只是一种“心理现象”,比给美国制度和美国经济除了什么毛病。他对大萧条的解释很简单:认为“美国制度”是基本健康的,只是由于偶然的和意外的影响才带来了暂时的灾难,它主要来自国外。据此,胡佛政府向

6、全国保证,危机将在60天内被克服。一直到1932年,经济情况一直在螺旋式下降,饥饿现象最严重的时候,胡佛仍然认为问题出在心理上,说什么:国家需要笑话去洗刷萧条,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饥寒问题。浅说胡佛代表的共和党在处理经济危机中的政策与其执政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史料2: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政府曾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政府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通过史料展示,使学生了解时任胡佛政府在危机来临时的处理方法与态度没有考虑政府干预经济。而这也使得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第五组史料:罗斯福就任总统前的社会经济低迷现象史料1:“天气

7、像全国人民的心情一样阴郁1933年3月4日总统就职日在黎明时就阴沉沉,华盛顿的天空灰蒙蒙的,就像宾夕法尼亚大街两侧建筑物正面的大理石墙面。雨时下时歇,树上粘附着雨雪。冷风吹动着悬挂在建筑物和路灯柱上的旗帜和条幅。从大清早就聚集到这里来观看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仪式的观众,在冷风中哆嗦。一些人在跺脚取暖;另外一些人则踩在撕破的粘满污泥的报纸上以抵御冻脚的严寒。这些报纸告诉人们,全国正处在历史上最严重的萧条之中。它似乎是人力无法控制的一支破坏力量。史料2:“1500多万美国人一占全部劳动大军的14强绝望地从一家工厂的大门踯躅到另一家工厂的大门,去寻求已不复存在的工作。统计数字不

8、灵了;失业人数可能已高达1700万。史料3:“惊恐的储户包围着银行,徒劳地试图在银行关闭或破产前提取一生的储蓄。”史料4:“失业的匹兹堡钢铁工人,打发自己的孩子到面包店里去乞讨陈面包;在纽约市的血汗工厂里,女孩子们为每天挣20美分而工作。找到一种工作,任何一种工作,似乎是最大的成功,一个名叫罗纳德里根的中西部青年后来回忆说。”史料5:“衣阿华州的农场主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倾倒在公路上,把玉米和小麦当燃料烧掉;而在芝加哥,饥饿的人群在垃圾堆里觅食。一个寡妇在拾取臭肉时特意取下眼镜,以免看到蛆虫。史料6:“到处可见到美国的极度痛苦。它显示在妇女忧愁的目光中。因为爱和笑已从她们的生活中消失。它显示在巴尔

9、的摩食品商的脸上,因为他们看到自己店里的设备由于付不起租金而被搬走。它也显示在于千万万青年人的绝望中,他们沿着铁路和公路游荡,因为他们的家庭已无法照料他们。”史料7:“自从1861年亚伯拉罕林肯在不平静的托马克河彼岸出现一支叛军之际出任国家领袖以来,还没有一个新任总统面临着如此严重的危机”以上七则史料均出自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通过史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及罗斯福上台后需要应对的严峻局面。第五组: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史料1:视频史料大国崛起通过视频展示,了解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保障及以工代赈等方面的措施。特别是视频中有对大危机时期人们兴修水利工程等真实

10、场景的记载,使学生感同身受,真实体会历史。随后再补充一段文字史料:史料2: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这里所说的付出一点什么,指的是老老实实地工作,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社会保障措施是罗斯福新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单凭救助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且容易使人产生自卑甚至懒惰心理。所以罗斯福新政中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积极实行“以工代赈”。给有劳动力的人提供创造劳动机会,既能使劳动者重获信心,还能减轻

11、政府财政负担,更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第六组史料: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史料1:纽约时报每周商业指数在罗斯福就职时为52.3,6月中旬达到87.1,这是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工厂的烟囱又冒烟了,农场主的产品又运到市场出售,而不再是把它烧掉。人民对前途满怀希望,萧条虽然并没有结束,但对萧条的担心已经解除。史料2:对于新政的长期效果如何评价,罗斯福把它交给选民去表决。在新政出台一年之后,1934年6月28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向公民提问“你们的日子比去年好过吗?你们的债务负担减小了吗?你们的银行存款安全了吗?你们的工作条件好些了没有?你们对自己的前途的信念有了更牢固的基础吗?”多数选民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在

12、夏天乘船旅行,所到之处受到盛大的欢迎。这一年的中期选举,民主党人大获全胜,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对新政和罗斯福政策的支持,他的助手威廉艾伦怀特宣称:“人民几乎把他立为国王。”“百日新政”,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美国又重新走上了繁荣发展的轨道。史料3: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罗斯福新政实施后,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并且新政式的调整后来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所

13、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当然,在褒扬之外,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声音:第七组史料: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看法史料1:工业复兴法实行行业计划,政府干预经济,真有点“计划经济”的味道;放弃金本位制,把全世界保守的银行家吓得目瞪口呆。美国预算局的局长惊呼“西方文明完蛋了!”史料2: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史料3:批评家往往说他是独裁者,是个革命家,是会彻底推翻美国现行政治制度的。有的人把罗斯福比作希脱勒、蒙索里尼、斯大林,右派的人说他是个社会主义

14、者,是个共产党,而左派的说他是投机家,是伪君子。这些批评,都不很客观。罗斯福总统配不上做个社会主义者,他不愿做个独裁家。罗斯福至多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新政不是一种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的续命剂。他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及挽救美国传统的私有制度及竞争制度。他承认现行社会制度中的病点,然而他只是希望把病的部分割去。而没有希望把它全部扑灭后再来建造。新政并不是为某一个特殊阶级谋利益,也不是要把资本制度,连根倔起,新政只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这是资本主义的还魂剂,不是资本主义的致死药。马星野:美国新政成绩之总检讨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做的局部调整,本质上仍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