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144711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月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60 分, 命题 人:韩友江)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3 分)A、炫耀(xun) 干瘪(bi ) 下载(z i) 恪尽职守(g) 恫吓(dng)B、百舸( g ) 依偎(wi) 怪癖 ( p ) 摭拾( zh ) 颤抖(ch n)C、藐视(mi o) 啮噬(ni sh) 憎(zng)厌 瞠目结舌(tng) 思忖(cn)D、墓冢(zhng) 犄角(j) 祈(q) 祷(do) 引吭(hng)试啼 慰藉(

2、ji)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医生告诉我们,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些病毒也会引起脑膜脑炎,因此当罹患感冒时,大家不能“草木皆兵” ,也不能“不以为然” 。 B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甘居下游,而应该奋起直追。C.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D他在沿袭了父亲顺手牵羊的不好习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到了拦路抢劫的地步,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

3、、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 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B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C在相信未末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诉诸笔端,显示出一颗绝望中诞生信念的灵魂。D父辈、祖辈不仅爱读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4、提取下面一段文字的关键词。 (3 分,不超过 12 个字)完全秉承商业电影模式的指环王成功地“加冕”了奥斯卡。商业电影,是当今流行的“快餐文化”的一种形式。听通俗歌曲、玩电子游戏、看美国大片、网上

4、谈情说爱等都成了快餐文化的“经典” 。快餐文化充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有缓解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作用。虚拟的江湖恩怨和匪夷所思的打斗场面,着实让处在生存压力下的现代人放松了一把。但是,快餐文化的文化含量稀薄,蓄意炒作、相互复制是其特征。粗糙低俗的快餐文化成为我们的精高一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神食粮,引起的“精神沙化”已经显现:形形式式的文化赝品,大面积地侵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把我们的精神文化空间堵塞得水泄不通, “繁华的荒芜”成为现代人的精神病根。人们在接受快餐文化的同时,逐渐失去了高雅的品位,导致价值取向的迷失。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 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 远矣,而耻学于 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6、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 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B而绝江河 绝:横渡C非能水也 水:游泳D今之众人 众人:许多人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蚓无爪牙之利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C吾尝终日而思矣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7、下列对选文的

7、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 “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 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 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 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 “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

8、汉语。 (11 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 分)高一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_(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 分)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4 分)_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水槛遣心 杜甫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 ,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人自上一年春定居浣花溪畔,经营草堂,至今已粗具规模。水槛,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 赊:长,远。(1) 本

9、诗描写了春天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3 分)_(2)试分析颈联“出”和“斜”字的表达作用并分析本联抒发的情感。 (4 分)_(3)诗的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_四、名句名篇默写(10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沁园春 长沙、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师说、 , 莫 待 无 花 空 折 枝 。 金缕衣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高一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听雨的

10、奢侈林如求近日夜雨 ,雨水 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 谐、悠 远的美妙情感。就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 经照古人” 一样,古 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 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 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

11、种深情的 怀念和咀嚼。南宋 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 ,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人心髓。我没有 经历过历 史上的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 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回想小 时住在 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 鸣电闪风狂雨 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竹笠,以它遮

12、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 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 诗,它 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 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 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赘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 谲瑰丽的杰作天问 。正是大自然的雷 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 愤、 忧虑、沉痛、苦 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

13、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 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身居 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 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 卡拉 OK 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 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 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 。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下雨。 这时,不论是高一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 风声,就好像在 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化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