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1414441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与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实验小学刘敬恩我讲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一、说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打下基础。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

2、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能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1、连贯运用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本课服务。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设

3、疑自索。2、动手实践、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是本课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遵循了概念教学的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三、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通过回顾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提出疑问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第二环

4、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解疑合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动手实践,尝试用不同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这些方法,展开其中的割补法,通过转化找关系推导这一过程,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交流,自己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第三环节:练习应用,巩固提高。课后练习和一些变式的习题。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循序渐进,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第四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做应用题。这一环节的设计,让

5、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总结:总结内容主要让学生清楚: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找到和它相对应的底和高或量出底和高。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ah =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实验小学刘敬恩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

6、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反思这节课,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先是让学生大胆猜测两块香蕉地(等底等高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哪一个大,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它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 二、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在这节课中

7、,我设计了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乘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求证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

8、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 四、我的遗憾 课前预设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出长方形。第二种是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平行四边形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节课学生大部分都拼出第一种,后两种学生没拼出来,如果在下一次试教中,我想尝试着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动手实践,剪出第二、三种剪法。教学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教者的我们,往往在执教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