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1407395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6、“(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

2、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9、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

3、告电话等内容。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一)级最危险。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1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

4、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17、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18、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19、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20、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21、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

5、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22、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23、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24、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5、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26、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

6、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27、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28、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7、)、作业等总称。29、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30、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3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二、选择题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2、企业要

8、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B)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C.领导带班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C)的核心。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A.物理实体B.车间C.班组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B)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A)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7、危险源的风

9、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C)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A)A.红色 B.黑色C.白色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B)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C.班后会1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1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

10、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D)A.安全措施B.消防措施C.卫生防护措施D. 应急处置措施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C)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基层单位、责任人B.所在单位、责任人C. 责任单位、责任人D.各级单位、责任人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B)A. 效果验证B. 效果验证与更新C. 效果评价D. 效果验证与评价1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B)A.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 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C.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D. 本单位

11、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6、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车间、班组、岗位C.班组、岗位17、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C)的核心。A.检查B.领导C.风险分级管控18、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A)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19、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C)评价法。A.班前会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12、)2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A)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21、(B)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2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A)(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23、(D)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企业(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2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D)。(A)无需立即整改,

13、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2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A)(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2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A)”四级A、红、橙、黄、蓝B、红、橙、黄、绿C、红、黄、蓝、绿D、红、黄、蓝、绿2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B)(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2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A)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C)安

14、全设施(D)工艺操作2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A)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A)70 (B)160(C)320 (D)503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B)机制。(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31、公司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车间、班组、岗位、班组、岗位32、公司针对各科风险点制定(B)标准和清单。、考核依据、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领导带班制度33、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A)两部分。、作业环境的状态、高空作业、动火作业34、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

15、使用角度,可采用(C)评价法。、班前会、班后会、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或风险矩阵法35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B)。、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本单位安全管理标准36、公司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D)。、安全措施、消防措施、卫生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37、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车间、班组三、判断题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