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397296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教学过程:一、举日“象”的观照师:课前,老师布置了

2、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做过预习了吧?好的,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请随着我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晶晶的。看到了吗?师: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选择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的太阳。然后,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问两个学生。(车盖,盘盂)师:“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盘盂”呢?请学生把两个词语写到黑板上。评价,过渡:和这位同学写得一样的请举手。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提示,继续观想太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

3、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你的身体热起来了,不断地热着,热得都快受不了了。感觉到了吗?师:请你也像刚才那样,从课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身体对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早上太阳的感觉,一个形容你对中午太阳的感觉。请把这两个词语默写到本子上。引出“沧沧凉凉”、“探汤”。a.师:这两个词语分别是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b.师:你怎么断定“探汤”是一种热的感觉?c.小结:你不但预习了课文,还预习了课后的注释,这个习惯值得大家学习。请大家看黑板,把这四个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两遍。二、探日“理”的寻思师:很好,大家注意看,现在,我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条线,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条线:板书:车

4、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师: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画?这里有些什么名堂?(范读全文)你发现了什么名堂?是两组反义词。第一对是视觉的角度写太阳。第二对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太阳。找出句子,用课件出示。师:一大一小,一热一凉。想一想,这四个词语怎么读,才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它们意思的相反。重读“大如车盖”、“如探汤”轻读“盘盂”、“沧沧凉凉”引读:一儿曰,日初出老师在这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括号,在这两个词语之间也画上一个括号。板书: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师:想一想,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名堂?默读课文,琢磨这样分组的名堂。学生回答:“车盖”、“沧沧凉凉”都是形容早上的太阳,“盘盂”、“探汤”都是形容中午的太阳。板书:日初出

5、日中时车盖盘 盂沧沧凉凉探 汤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回答: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师:两小儿说得对吗?你们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吗?朗诵指导:我们再来读两小儿的观察结果,体会他们不同的观察角度。男生读前面一小儿,女生读后面一小儿,老师读提示语。提示语: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是一儿却从触觉的角度观察太阳,观察的结果则是小结:按照常理来说,远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小一点,近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大一点。学生填“远、近”。引读:(教师指着板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因为谁接着读一儿的话?因为(指名读、齐读)。小结:按照常理,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总是冷一些,近的东西给人的感

6、觉总是热一些。学生填“远、近”。引读:(教师指着板书)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因为(指名读、齐读)。三、辩日“趣”的体验师: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辩斗。开展辩斗活动。(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小结:是的,辩斗不是吵架,不是胡说八道。辩斗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两小儿活泼泼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师生合作读文(左边的同学第一小儿、右边的同学第二小儿)四、决日“知”的分享师:请坐。正在此时,孔子过来了,孔

7、子是谁呀?师:这个问题孔子能回答吗?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回答:孔子不能决也。五、悟日“智”的启迪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不但难倒了两个爱思考、爱辩斗的小儿,也难倒了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板书“知”“智”组词。引读:同学们发现了吗,“智”的下面还是一个什么字?总结:说得好!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也需要智慧的太阳!闭上眼睛,让这轮智慧的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下课。板书设计:两 小 儿 辩 日日初出日中时知辩斗智车盖盘 盂(近)(远)沧沧凉凉探汤(远)(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