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1362908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总论第一、兽医寄生虫学概念、地位及任务;第二章、寄生虫与宿主(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兽医寄生虫学,Veterinary Parasitology,兽医寄生虫学课程组,课程负责人:王天奇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课程组成员:闫文朝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张 玲 副教授 钱伟锋 博士 韩利方 助理实验师 办公室:3#208 TEL:13838878207 E.mail:wtq,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宋明忻 张龙现主编,兽医寄生虫 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 材,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汪明.兽医寄生虫学 蒋金书.动物原虫病学 李国清.兽医寄生虫学(双语版) 索勋等.高级寄生虫学实验指导 Taylor M A,Coop R L,Wall R L. Veterinary Parasito

2、logy,期刊类: 中国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兽医科学、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Veterinary Parasitology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logy等。,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兽医寄生虫学的概念、地位和任务 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 第三章 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 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 第五章 寄生虫免疫 第六章 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七章 分子寄生虫学,第一章 兽医寄生虫学的概念、地位和任务,第一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概念 兽医寄生虫学(Veterinary Para

3、sitology)是研究动物寄生虫与宿主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要研究动物的寄生虫学,即研究动物的各种寄生虫的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生物学及生态学等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由寄生虫引起的动物疾病,即由其引起疾病的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免疫、诊断方法、治疗、预防控制措施,以及由人畜共患寄生虫所引起的公共卫生等问题。,第二节 兽医寄生虫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动物疾病大体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普通病。规模化养殖业多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但对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还不重视,在预防、预报和监测体系方面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寄生虫病对人及动物的危害是巨大的。加强对动物寄生虫病的科研及防治工作已成为畜牧业生

4、产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寄生虫学的经历三个阶段: 1、描述寄生虫学(Descriptive parasitology): 主要是进行形态学分类,对寄生虫进行科学分类最早是1758年林奈的自然分类(Systema Naturae)。 2、实验寄生虫学(Experimental parasitology):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进行寄生虫人工感染、人工培养、生理生化以至免疫学方面研究。 3、现代寄生虫学(Modern parasitology): 从分子及免疫学层面研究寄生虫进化、诊断、疫苗 和抗寄生虫药物研制等。,第三节 寄生虫对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一、动物寄生虫对动物的危害

5、1 阻碍幼畜的生长发育 2 降低役畜的使役能力 3 导致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性能,影响产品质量及数量 4 降低抗病力,诱发各疾病 5 引起地方性流行,并造成死亡 二、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主要是人畜共患寄生虫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如日本分体吸虫、猪囊虫、旋毛虫、弓形虫、棘球蚴、隐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等。,第四节 兽医寄生虫学的任务,学习本课程主要是: 一是为保障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第二章 寄生虫与宿主,第一节 寄生生活 共生生活(symbiosis):在自然界中,两种生物生活在一 起的现象称为共生生活。 1 互利共生(mutuali

6、sm)共生生活的双方互相利用,彼 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如反刍兽与其瘤胃内的纤毛虫 2 偏利共生(commensalisms) 共生生活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共生生活类型就是偏利共生,也称为共栖 3 寄生(parasitism):共生生活双方中的一方受益, 而另一方受害,这种共生生活类型就是寄生。,第二节 寄生虫和宿主的类型,一 寄生虫的概念与类型(Definition and types of parasites) 寄生虫(Parasites):寄生虫是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寄生虫的类型 (Types of parasites) 包括以

7、下几个:,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1、外寄生虫 (ectoparasite) 凡寄生在宿主动物体表的寄生虫,蜱,螨,蚊,虻,虱,2、内寄生虫(endoparasite) 指在宿主内脏器官及组织中的寄生虫,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伊氏锥虫寄生在血液,巴贝斯虫寄生在红细胞,棘球蚴寄生在肝脏,永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1、永久性寄生虫(permanent parasites) 寄生虫的某一个生活阶段不能离开宿主,否则难以存活的寄生虫 。如旋毛虫等。,旋毛虫成虫寄生在肠道,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2、暂时性寄生虫(temporary parasites)指只在采食时才与宿主接触的寄生虫,如蚊子。,蚊子在吸血

8、,专一性寄生虫与非专一性寄生虫,1、专一性寄生虫(specificity parasites) 指寄生于特定宿主的寄生虫。如马尖尾线虫仅感染马。,只寄生于马,尖尾线虫,2、非专一性寄生虫 (non-specificity parasites) 指能寄生于多种宿主的寄生虫。如肝片形吸虫、伊氏锥虫。,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1、专性寄生虫(Obligate parasites) 指完全依赖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绦虫。,吸虫,绦虫,2、兼性寄生虫(Facultative parasites) 指既可自由生活又可寄生的寄生虫。,类圆线虫,宿主(Host):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

9、宿主。其类型如下:,终末宿主 (final host, definitive host) :是指寄生虫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二 、宿主概念与类型(Definition and types of hosts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是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姜片吸虫中间宿主,莫尼茨绦虫中间宿主地螨,第二中间宿主(补充宿主)(The second intermediate host,Complementary host) 某些寄生虫其幼虫或无性繁殖期需要更换中间宿主,按其更换的中间宿主的顺序,将前一个寄生的中间寄主称

10、为第一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称为第二中间宿主。例如一种寄生于牛、羊肝脏的矛形双腔吸虫,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螺蛳,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矛形双腔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 有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某种宿主,同时也可寄生于其它一些宿主,但不那么普遍,且寄生的数量也较少。通常把寄生虫不常寄生的宿主称为保虫宿主。,贮藏宿主 (Storage host) 有的寄生虫感染性幼虫进入到一种并非它们生理上需要的动物体内生存,寄生虫在其体内不发育也不繁殖,但保持着对原宿主的感染力,此动物被称为贮藏宿主,也称为转运宿主(Transport host )或转续宿主(pa

11、ratenic host),蚯蚓与猪蛔虫卵,带虫宿主 Carrying host (带虫者) 有的寄生虫感染宿主后,随着宿主抗体抵抗力的增强或通过药物治疗,使宿主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即:宿主对寄生虫保持一定的免疫力,临床上无症状,但体内保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样的宿主称为带虫宿主,宿主的这种状态称为带虫现象。如成年鸡感染球虫或往往不发病,但成为带虫者。,传播媒介(Vector):通常中指在脊椎动物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住白细胞虫,蚋,生物性媒介: 指虫体要在其内经过繁殖的媒介称为生物性媒介。如蜱与梨形虫。,梨形虫,硬蜱,机械性媒介: 指虫体机械地从有病原的动物体带到健康

12、动物体的媒介。如虻与锥虫。,虻,伊氏锥虫,超寄生宿主(Superparasitism host):有些寄生虫也可是其它寄生虫的宿主,称其为超寄生宿主。如犬复孔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犬蚤内。,第三节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危害方式: 1、 掠夺宿主的营养(Robbing nutrition from hosts):寄生虫以宿主的组织、体液或胃肠道内容物为食,使宿主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2、 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 寄生虫以吸盘、小钩、口囊等器官附着于寄生部位,造成损伤;虫体移行形成虫道;虫体聚集形成阻塞;虫体增大形成对器官的压迫。,1)寄生虫幼虫在穿透宿主皮肤和在各组织移行

13、时,损伤皮肤和各组织脏器,造成“虫口”、“虫道”,引起出血、炎症。,大量蛔虫幼虫在猪肝内移行形成的坏死斑点,2)寄生虫的吸盘、吻突、口囊等特殊器官附着在胃肠等脏器的粘膜上,造成局部的损伤,如、马圆线虫。,马圆线虫的口囊吸入肠黏膜,3)寄生虫在肠管、胆管、胰管、淋巴管、血管以及支气管内大量聚集,引起堵塞。例如大量蛔虫寄生。,鸡蛔虫堵塞肠道,4)寄生虫在宿主脏器内大量寄生或形成包囊,刺激、压迫被寄生的器官和周围组织,引起各种病变。例如,棘球蚴寄生在肝内。,5)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贫血等。例如鸡球虫的裂殖体在肠上皮细胞中增殖时,破坏肠粘膜。,3、毒素作用和免疫损伤(Damage from t

14、oxin and immunity) 虫体代谢产物或虫体崩解产物可引起宿主的中毒或免疫病理反应。如:蜱吸血时所产生毒素具有抗凝血功能,且可造成牛的瘫痪;莫尼茨绦虫所产生的毒素可造成羊的回旋症;日本分体吸虫虫卵在动物肝内沉积,其抗原与宿主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组织有严重损伤,造成免疫损伤。,猪弓形虫病引起肺水肿和肾脏瘀血肿大,鸡球虫病由于肠细胞崩解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导致自体中毒死亡。,4 、引入其它病原体或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 寄生虫感染时造成组织损伤,为其它细菌或病毒感染打开门户,如猪的肺线虫感染造成呼吸道粘膜受损,易感流感病毒或其它细菌。另外,有些寄生虫体内带

15、有其它病原,如蚊子体内可带乙脑病毒,蜱体内带梨形虫等。,鸡异刺线虫携带组织滴虫,引起禽盲肠肝炎,第四节 寄生虫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一、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感染来源Source of infection) 感染来源通常是指寄生有某种寄生虫的终未宿主、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带虫者及贮藏宿主等。它们的排泄物污染环境,经过发育,以一定方式或途径转移给易感动物。,感染性虫卵,中间宿主蚂蚁,草上带感染性幼虫,草上带感染性囊蚴,二 、寄生虫感染途径(Infection routes) 1、经口感染(Peroral infection):如球虫及蛔虫 2、经皮肤感染(Percutaneous i

16、nfection):如血吸虫。 3、接触感染(Contagious infection):如螨虫等 4、经节肢动物感染(Infection through arthropods): 如蜱传牛梨形虫病 5、经胎盘感染(Diaplacental infestation):寄生虫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如弓形虫及犊新蛔虫等 6、自身感染(Self infection):寄生虫虫卵或幼虫不排出体外,也可使原宿主再次受到感染,少见,如猪带绦虫感染人的情况。,猪蛔虫,感染性虫卵,猪,鸡球虫,孢子化卵囊,鸡,经口感染,伊氏锥虫,牛 马,媒介,经节肢动物感染,疥螨猪,健康猪,接触感染,经皮肤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孕妇,胎盘,经胎盘感染,体内有猪带绦虫,自 身 感 染,三、易感动物(Susceptible animals),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和动物。 动物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多属带虫免疫,当寄生虫从体内清除后,这种免疫力也会消失,重新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