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358906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广播电视传媒发展史资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西方广播电视传播发展史,1、无线电技术 理论: 电磁学(电磁波无线电世界的基础) 麦克斯韦(理论论证) 赫兹(实验证实) 应用: 波波夫(近距离) 马可尼(远距离),无线电的发明创造 无线电报机(无线电的第一项专利) 无线电信号的远距离传播(“人类开始进入无线通讯时代”) 市场开发(马可尼公司) 与英国的关系(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 访问中国 影响,“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广播的基础电子技术的发展,2、声电转换技术 费森登(广播的先驱) 第一次实现声音讯号的远距离传播 德福雷斯特(“广播之父”) “无线电的心脏”三极管,广播的基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人们设想不用导线直接传递电报代码时,便导

2、致无线电报的诞生;而当人们想到不用导线直接传递电话上的人声时,便自然促成无线电广播的问世。 世纪的最初十年,无线电广播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作为一项传播技术,广播已经初具形态。 无线电广播成为一项社会事业,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年代才开始兴起的。,KDKA电台:全球第一家正式开播的广播电台 弗兰克康拉德与威斯汀豪斯公司 1920年11月2日为该台首播之日 “正式”:商业执照、定时播放、内容丰富,广播事业的形成:1920年代,商业利润广播事业兴起的原动力,业余爱好者与大众 接收机与收音机 “促进全国无线电广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却是通信和电气制造业中的大公司”,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 电台数量剧增,192019

3、24美国电台数量变化,广播事业的发展和电台数目的激增, 造成各家电台频率的相互干扰,7无线电法 “联邦无线电委员会 通讯法 “联邦通讯委员会”,管制方法: 审批办台申请 更新营业执照 对违禁者给予警告或处罚,“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三大广播体制,里斯主义 自治、非商业化、全民性 “核心”原则: 1、全民、统一多样的节目 2、简化的公共捐助系统 3、优“质”的服务,英国的“公共广播系统(PSB)”,1926的全国广播公司(NBC) 资格老 红网 萨尔诺夫 1927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风头健 威廉佩利 广播新闻 1945的美国广播公司(ABC) 先天不足蓝网 “垃圾站” 后天失调缺

4、乏人才,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广播的黄金时代19301940年代,三点体现: 规模上几何级数的飞速增长 经济上巨型企业广告的支持 节目上从娱乐到新闻的扩展 “大萧条”和“新政” “火星人入侵” 炉边谈话 广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广播 BBC & VOA,广播事业突飞猛进,报业与广播大战,通讯社切断信息来源 迫使电台自己采集新闻 谢克特的电话采访 第一家广播新闻社CBS,报界的反击非但没能削弱广播的势力,反倒更加确立了广播的地位,广播的时代不可抗拒地到来了!,1930年代,全国性的大广告商开始第一次投资广播 乔治华威顿希尔独特的广告理念 幸运牌香烟 正是由于得到这些巨型企业的广告,美国广播事业的发

5、展才获得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Lucky Strike means fine tobacco. Yes, Lucky Strike means fine tobacco!”,经济上广告的大量投入,广播新闻的自身完善,模仿报纸新闻的写法 摈弃宜看不宜听的模式,报纸写法: 在英国的一个港口驶来一艘大受欢迎的货船,船上载着四百万个鸡蛋,十二万磅乳酪,一千吨面粉,这是根据租借法横渡大西洋到达这里的第一艘货船。,广播写法: 从美国驶来的第一艘租借食物船已经到达一个英国港口。这艘船上运载了四百万个鸡蛋、十二万磅乳酪和一千吨面粉。,大萧条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 ,一直延续到1939年第二次世

6、界大战爆发。战争对人力和军火的需求及其对工业技术的刺激,全球经济才开始复苏。,“他们走遍了整个美国,冬天到了,才在各大城市集中起来:忍饥受饿,到处碰壁,肚子空空,前途茫茫,心烦意乱,辗转奔波,到处找工作,到处找仅能餬口的面包,可是就是没法找到。光荣与梦想,萧条的经济导致不安的心理,人们恐惧灾难祈望慰藉,广播带来的 “恐慌”与“慰藉” “火星人入侵” 炉边谈话,大萧条与“新政”,原因分析: 广播的巨大影响力唯一在大萧条中异常兴旺的行业 广播新闻的崛起及其迅速发展 经济衰退期,民众心理惶惶不安 奥森韦尔斯的绝妙的操作技术,奥森韦尔斯,“火星人入侵!”,“没有一位总统同新闻界的关系能比罗斯福更有效果

7、了。” 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史 执政12年间,共会见记者998次;第一任期通过340次记者招待会加强同人民的交往,赢得46个州的支持。 “它能用自己那传达真诚的嗓音,表达一种给人安慰、让人放心的感觉。他的炉边谈话如实反映了这一点。”,炉边谈话,“华盛顿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 我们全国人民原来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相信了,不过一周时间,我们现在对国家、对政府又恢复了信心。此前的分崩离析,变成了现在的众志成城,此前的灰心绝望,变成了现在的信心百倍。 李普曼,Fireside Chats,炉边谈话,第一次:拯救金融 “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谁会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

8、保证,把钱放在整顿后的银行里,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罗斯福 第二次:复兴工业 要求企业和政府合作,共同拟定生产计划 消除恶性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 工业复兴法随之出炉 第三次:“蓝鹰行动” 针对大企业,规定最高劳动时间和最低工资水平,三次历史性谈话与新政,广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 国际广播 2 、英国广播公司(BBC) 3 、美国之音(VOA),国际广播的异军突起,国际广播: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或一些)国家收听而进行的广播(赵永福) 荷兰:1927 德国:1929 法国:1931 英国:1932 日本:1934 二战:国际广播异军突起,新闻传播领域掀起世界大战 1939年 1945

9、年 27个 55个,国际广播的两种类型,宣传式:以纳粹德国为代表:三色电台网 白色电台:官办公开电台; 黑色电台:秘密电台; 灰色电台:时而秘密、时而公开 强烈的宣传意味,远离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戈培尔:新闻是战争的武器,新闻的目的是帮助战争而不是提供信息 新闻式:以英国的BBC为代表 始于1938年1月开播的阿拉伯语节目,BBC的报道特点,池田德真:BBC的九个特点 一、播送新闻的态度非常冷静。 二、消除所谓敌对的感情,以中立的态度进行报道。 三、新闻和解说的内容丰富多彩。 四、用各种各样短新闻编辑成的“无线电新闻专辑”听起来很有味道。 五、经常采用敌友我报纸上的评论对时事进行解说或者驳斥

10、对方。 六、一个事件发生后,立即就去采访原来驻在那个地区的大使等人,力求把发生事件的背景弄清楚。 七、什么事都迅速让专家出面说话,使得报道变得有血有肉。 八、避免纯正英语的英国式发音,使用以外国人为对象的、谁都能容易听懂的英语说话。 九、从整体上看,也可以把这叫做英国式派头,就是讲体面、有风度地进行客观的广播。,BBC与二战,据德国统计,1940年BBC德语广播听众约为100万人,1944年上升为1000-1500万人 二战结束时,广播语言达到45种,拥有40多部短波发射机,扩展为对外广播和对欧洲广播两大部门,国际广播人员从1939年的4900多人上升为11500多人 优秀新闻人铸就的辉煌 例

11、:名记者理查德迪姆布雷拜,即兴广播的天才,BBC每次开播之前,人们首先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命运”交响乐开头四个熟悉的音符 。这四个音符,在节奏上是三短一长,而三短一长在莫尔斯电码中代表字母V。 有一个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名叫维克托德拉维利。他也跟戴高乐一样,天天从英国向本国同胞进行短波广播,叫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1940年末的一个晚上,他在广播里建议,用粉笔在各公共场所写上V字,表示坚信盟军最后会胜利,让那些纳粹匪徒心神不宁。自从用十字纪念耶酥以后,再也没有什么符号比V字更加家喻户晓的了。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BBC与二战,BBC与二战,广播史上的经典:二战期间丘吉尔的广播演说 “我们

12、要坚持到底我们要在海洋上作战,我们要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我国本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敌军登陆地点作战。我们要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要在山上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1940年夏英国只剩三件东西:皇家空军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萨士比亚的一句遗言:“我们英国从未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 光荣与梦想,美国之音(VOA),创办背景: 广播打破孤立主义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二战 美日双方的“电波战” 美国第一家国际电台和官方电台 美国之音开播了。直到今日,美国已参战七十九天。从今日起,每天在这个时间,我们将播报美国和战争的情况。新闻中可能有好消息,也可能有坏消息,

13、本台将如实报道真相。 威廉黑尔 1942年2月24日 二战结束时,使用34种语言播音,每周累计播出833小时,东京玫瑰,美国之音(VOA),战时新闻局国务院美国新闻署 两派之争: 外交出身官员:重宣传,外交政策是首位 新闻采编人员:重新闻,强调新闻的可信性 美国之音宪章(The Charter,1976.7) 一、美国之音必须始终保持为一个可靠的和权威性的新闻来源。美国之音所广播的新闻一定要准确、客观、广泛。 二、美国之间应代表整个美国,而不是美国社会的任何一部分。因此,它对美国的主要思想和制度必须有一个平衡的和全面的报道。 三、美国之音应清楚地、有效地阐明美国政策,同时也报道对这些政策所发表

14、的认真的讨论和意见。,美国的其它国际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1949) 东欧 自由电台(1951) 苏联 马蒂电台(Radio Marti,1983) 古巴 马蒂电视台(TV Marti,1990) 古巴 自由伊拉克电台,自由阿富汗电台,“他天生具有新闻报导的灵感和历史感,又是出众的作家。每一代人中都会有一些出色的人才,他们完美的集人格、才干和毅力于一身。”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翰钱塞勒,爱德华默罗 美国广播记者的一代宗师,“这是伦敦”,爱德华默罗,早年就读于华盛顿大学 1935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1937年赴欧洲记者站现场报道二战 “凡是经历过二战的美国人,都不会忘记每当德国人的轰炸机像蝗

15、虫一样乌秧乌秧的扑向伦敦,每当报警器尖利的声音响起,人们惊慌的逃窜,在仿佛永远也散不尽的硝烟中,总有一个年轻的美国人傲然孑立,手拿话筒,用从容、冷静的嗓音告诉大西洋彼岸的人们:这是伦敦。 ”,默罗印象,“默罗在本质上是个保守主义者,虽然这点很少有人知道”。 威廉曼彻斯特 他更多的是一个准确、客观、传统的新闻记者,甚至更像个传教士。 他日复一日在轰炸目标周围报道,但他的声音依然镇静、克制,没有任何哗众取宠。每次结束,他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再见祝你幸运”。,默罗:从广播到电视,1951年,从现在请听到现在请看 “无论用哪种标准来衡量,都是电视节最辉煌、最优秀、最富有想象力、最勇敢、最重要的节目。 纽约先驱论坛报 1953年,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一代宗师,默罗是世界广播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他之前,广播记者默默无闻,而默罗开启了一个时代,一个属于现场的、声音的时代。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广播记者的尊严。 不仅如此,默罗还标志着一个真正的电视时代的开始。长达13年的电视新闻生涯,默罗为电视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名气和成功的节目,还有巨大的听众群,也就意味着大数量的广告预算和电视的进一步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