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3470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姓名:郭婷 学号: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指导老师:张振龙 职称:教授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人生态度Abstract: On Chinese history of culture, Su Shi is distinguished one man of writers. He has accepted Confucian explaining the effe

2、ct saying that three grow thought. He sets off from selfs the experience living although Su Shi has bad luck all ones life, having carried out the thorough thinking on society and life , this is thought deeply and melting to enter the attitude creating middle to literature , showing Broad-minded , O

3、ptimistic life.Key word: Su Shi; Broad-minded; Optimistic; Life manner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但是历经宦海风波的苏轼看穿了社会和人生的一切,他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一、形成的原因苏轼作为宋代的文人,他接受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儒家的兼济天下,经世致用;释家的虚静明达,智慧通脱;道家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4、的三大支柱,构成了一种文化心态上的统一互补,给中国古代文人深刻的影响。苏轼融合了三家思想,但是他并不是把互相矛盾的诸家教义简单的混杂在一起,而是在经过了他独立的选择和思考之后,兼取各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进而表现出独特的人生态度。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看法,表现在他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有如下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1( P113)其意在表达人生行踪之无定犹如雪泥鸿爪一般飘忽偶然。诗文发自性灵,表现了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了深邃的哲理。而在词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四字,比起诗中的人生如“飞

5、鸿踏雪泥”来,词中的“人生如梦”似乎显得更加透彻和格外沉重。尽管“浮生若梦”之类的话前人如庄子、李白等早就说过,但是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非人云亦云的简单抄袭或沿用,而是受儒、释、道多种思想的影响和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得。据苏辙为苏轼所撰的墓志铭中说,苏轼的母亲程氏自幼就教育苏轼向东汉的良吏范滂学习,由于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苏轼人生观的基点是“有所作为”的“入世”的思想,这种思想使他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道德操守。同时,苏轼又借助释、道的思想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人生如梦”的感触来。在他的十拍子中有“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2(P207)

6、的诗句。其中的“傥来”和“无何乡”源于庄子。庄子在缮性篇中有“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4(P264-265)意思是说荣华高位并非真性本命,不过是偶然得来或无意得来的暂寄之物。庄子逍遥游中有“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4(P14)列御寇篇中又云:“彼至人者,归精神呼无始,而甘瞑乎无何有之乡?”4 (P557)苏轼深受道家的影响,在短短的两句之中,借用了庄子两个词语来表达他的“人生如梦,醉即吾乡”的思想。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P91)的语句。当年曹操挥师南下,那

7、千军万马和那火烧赤壁满江红的辉煌业绩,现今也早已灰飞烟灭和烟消云散了,那么每个普通人的微不足道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加如梦似幻般的飘忽和渺茫?而“灰飞烟灭”四个字并非苏轼的妙手偶得,而是受释家思想影响的产物。苏轼词中屡见人生“如梦”、“如寄” (西江月:“须信人生如寄”2(P199))之类的话语,就是吸收了佛、道思想并经过自己的一番感悟后产生的。此外,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才华横溢,青年得志,苏轼平步青云并非难事。可谁料世路多艰,风波迭起。他的大半辈子却在宦海中跌了两大跟头,一次是被贬黄州,另一次是被贬到更远的岭南,差一点穷老送终于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命运对他这样的捉弄,加之生活遭遇的瞬息剧变,自

8、然回引发他“人生如梦”的感触。除了在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的词句外,在苏轼其他的西江月中也屡见相似的表达,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2(P199)等等。若要数其感触最深和悟性最高的词句便是永遇乐中的“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2(P211)他从燕子楼的人去楼空,徒存其名说起,推衍出这样一番人生道理:古往今来无数代人的离合遭遇和悲欢之情,说穿了不过是一连串旋生而又旋灭的梦境。可叹世人不明此理,因此只如大梦未醒。然而即便是梦醒之我,今日在此动情赋词,抒发浩叹。在后人看来,也不过是新梦一场

9、或梦中说梦,所以清醒到这般地步,透彻到这般境界,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是非常深刻的。比起李煜在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5(P80)等主要因身世巨变所引发的“人生如梦”的感触来,苏轼的“人生如梦”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哲理性。苏轼曾评论李煜词说:“李后主好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罹多故,欲脱世网而不得者耶?”6(P112)这个“欲脱世网而不得”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苏轼本人的精神苦恼:人生在世,极不自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具体情况如政治、经济、法律、礼教等像一张有形的大网将人束缚,而在冥冥之中又有“天命”这一长更大而无形的大网将人罩住(如其哨遍中说:“此生天命更何疑?”2(P214)) 因此无奈之

10、下,他只有依靠“人生如梦”的思想才能看破这红尘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以这种思想境界超越世俗之网的束缚。从总体上看,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悟是他受儒释道思想和人生经历的思想结晶。既然已经认定人生不过是一场梦,那世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看穿,还有什么烦恼不能解脱呢?再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虽在总体上说不过是场梦,但是人却又要在这场梦中生活几十年光景,并且还须脚踏实地和具体的处理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总不能让自己总处在忧患和梦幻般的境界吧,于是苏轼终于又从“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返回了“何似在人间”的入世。从而形成了他珍惜人生和依恋人生并又努力享受人生每一时光的人生景观。他从容的面对人生

11、困扰,并从中得到解脱,从而体现出一种尽心任性,随缘自适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在人们心目中,苏轼常以一位乐观主义者的形象出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7(P11) 。其实,苏轼是一位有着深重忧患意识的人。他的一生经常产生着大苦闷和大烦恼。但是,苏轼的可贵之处却在于他透彻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这就赋予了他解脱忧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以那首非常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这首词写于苏轼密州上任之时,此时他与

12、弟弟苏辙已分离七年。苏轼是一位极重人伦的性情中人,他在词中通篇咏月,其实抒发了一种在月圆之夜不得与弟弟团圆的苦闷情怀。所以词中出现了“照无眠”的语言,吟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2(P196)的怨艾之语。但是,就在这深陷于烦恼,几乎不能自拔的时候,苏轼那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便开始发挥作用了。于是词人又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P196)的词句。月在今夜虽然是那样的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就连着永恒的月亮尚且如此,那么多情而年寿有限的世间凡人,他们的悲欢离合,不也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吗?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又何必因为求“全”不成而产生遗憾怨嗟的心情

13、呢?这样,在透彻的通晓了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之后,苏轼就自我消释了内心的苦闷,降而求其次的发出了如下的祈愿之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P196)。尽管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之遥,身处异地但仍处于同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以自我宽慰了。结尾两句将离别怀人之情归结到美好的祝愿,所慰藉的不是词人自己,而是世上一切因离别而哀伤的人们。苏轼真是一位十分睿智的文人,他在深刻的认识到“难全”乃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的基础之上,便转而变换角度看待和处理人生诸多问题,亦即在那种永远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烦恼人世中,寻求可能获取的生活的快乐和生趣。再以苏轼在黄州时所写的另一首长调哨遍为例: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

14、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返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殇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成乘流,遇坎还止。2(P214)这首词虽然是基本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而成,却又融注了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受和处世哲学。词的上片开头几句表达了对“为米折腰”弃家出世举动的悔恨,

15、然后以断然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醒悟。以下则写想象中的归隐之乐:这里有人情的温暖,琴书的乐趣,大自然的美景,他们任何一种都比在官场奔波更为舒心舒意。在词的结尾几句,词人更明确表达了他随欲而安的处世态度。“此生天命更何疑?且成乘流,遇坎还止。”意思是“我”这一生,只要认准“天命”就是,一切的一切且服从老天的安排吧。正因为苏轼有了这种思想,才使他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得心灵的自适和安慰,形成闲适宁静的处世态度。而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则仍与他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P196)的事理的彻悟有关。同时,苏轼又有着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他在定风波中这样写道: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起乞与点

16、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花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P203)这首词是苏轼为王巩的侍妾柔奴而作。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岭南,五年后才得放归,柔奴一直与王巩同行。苏轼见到柔奴之后,发觉她不仅不见憔悴,反而是“万里归来年愈少”,更显年轻娟丽,于是很惊奇的问她:“岭南地方如何?到了那里想不想家?” 想不到这位名为“柔奴”的姑娘却一点也不显柔弱,回答说:“有什么必要想家?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就以此为题材,写下了这首轻快、风趣的定风波,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苏轼善于变换角度看人生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虽然“此心安处是吾乡”发自柔奴之口,也尽管白居易在种桃杏中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安心即是家”8(P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