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28394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编制单位: 山东森泰源市政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油漆作业现场应急预案指导油漆作业现场的生产车间,预防事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则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目的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为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能可科学,合理,有序,有准备等进行事故处理,减少人,财物损失,结合本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二、名词解释:1、 油漆:指属于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爆炸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2、 油漆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油漆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3、 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

2、、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4、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油漆类所在场所或设施。5、 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三、危险目标确定为生产车间作业现场主要以油漆、稀料为主,其中易燃易爆,主要有苯类(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酯类(如:醋酸丁酯等)、酮类(如环己酮等)溶剂以及涂料成品。油漆类毒害性分析:1、苯类毒 性:低毒,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容许浓度:车间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刺 激 性:对皮肤、粘膜有轻

3、微刺激性2、酯类毒 性:低毒,有麻醉性容许浓度:车间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刺 激 性:对皮肤、粘膜有轻微刺激性3、酮类毒 性:有毒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50mg/m3刺 激 性:强烈刺激性四、油漆事故分类 本预案所称油漆事故,是指由一种或数种油漆类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 1、油漆因人为、设备事故、电器短路、外来火源等原因可能造成的火灾;2、运输油漆中可能造成的泄漏和倾覆;3、由于油漆泄漏导致的身体伤害事故;4、有毒有害气体挥发导致的呼吸吸入中毒事故;5、长期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事故。五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和联系方式 :

4、 指挥机构组长组员各组长联系方式总指挥丁江涛副总指挥张雷协调联络组管清帅徐公燕抢险救灾组陈强宋云国、高平绪、王宏成、陈强、殷娜后勤保障组曹洁张宁 职责及分工总指挥、副总指挥:1 基本掌握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和黑龙江省消防条例2熟悉本单位建筑设备、设施(消防设施),生产性质、重点消防安全部位等的基本情况。3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制度。4 全面指挥各行动小组现场救助工作。抢险救援组1在统一指挥下,按事故程序正确进行事故处理,尽量减少损失。2 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身安全,包括自身安全。3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确保现场井然有序,实

5、行交通管制,确保现场道路通畅。4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5 指挥经济情况下人员疏散。协调联络组1负责抢险中通讯联络,保持通讯畅通常用电话要常备,保证应急时向有关方面汇报。2 负责小组协调和外界联系。3 负责联系医疗机构4组织救护车辆及医疗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5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后勤保障组1 负责紧急情况下物资保障供应。2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及时赶到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负责火灾事故的条查工作,原因分析及责任划分,提供整改和处理意见六 处置规程1报警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安保部报警,通过电话向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汇报事故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2 接报接报人

6、应向报警人问清姓名、车间、联系电话、事故发生地点,原因等情况,向上级主管报告,并做好电话记录3 启动救援队伍1)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电话报警后,立即通知指挥领导各组及有关成员到达现场,2)应急小组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本组成员,及抢救设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3)各组按分工进行抢救七、发生火情事故或中毒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火险事故,立即依照公司油漆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处理。如势态严重不能自行解决,或发生爆炸事故,应及时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疏散,并撤离到安全地点设立警戒线,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厂区消防队员配合专业消防人员进行处理。2、根据我公司作业现场的环境和通风风情况,不会发生大面积中毒

7、事故。发生个别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救护。同时应急小组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如油漆物体不明,则由副组长携带该物料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3、如不能立即送达医院时,应急小组应当组织人员进行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组织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2) 油漆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分钟。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3) 对中毒引起的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术,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4) 参加救护的公司人员,必须做好

8、个人防护,进入中毒现场必须戴防毒面具或供氧式防毒面具。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八 泄漏处置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几种方法:1 本公司所使用的油漆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需要用沙子、吸附材料进行处理。2 覆盖: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3 稀释: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九 应急疏散预案1.原则1)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首先疏散无关人员撤离险区;2)确定事故险情无法控制,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立即下达紧

9、急疏散命令,紧急疏散 命令只能由应急总指挥下达;3)现场的指挥人员确定现场抢险人员全部撤离后再撤离。4)疏散命令下达后,视事故险情出现地点和方向,以最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撤离。特殊情况下,可翻墙或采取其他措施撤离。2.应急疏散程序1)在抢险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时刻关注事故险情变化,如果险情无法控制,应下达紧急疏散命令;2)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个部门每个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3)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3.应急疏散和自救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遇险人员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的意识,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观察,争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

10、救。1)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发生火灾后因现场烟雾较大能见度很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带领人可用绳子带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2)在撤离事故现场的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浓烟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比较稀薄,因此可争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出烟雾区。十 生产,生活维持和恢复方案1根据实际情况恢复事故现场的隔离防护措施,缩小影响,除留技术人员处理现场外,其他人员回各自岗位工作。2 疏散应急小组,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

11、场3 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总经理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十一 条件保障1资金财务部经总经理批准,筹备计划安排足够的应急突发事件储备资金,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资金预算准备。2器材1) 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应急抢险及救护队配备器材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护器材、防护器材等。2) 落实对应急抢险及救护器材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之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组织对应急抢险及救护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检查承担责任。3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抢险及救护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应急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对队员的来源及其权利与

12、义务做出相关规定。4建立相关制度1)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2)结合生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贮备工作情况;3)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应急抢险队会议,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情况;4)总结评比生产时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检查、同讲评、同表彰奖励。5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抢险及救护训练和演习,每年训练一次,提高指挥水平和应急抢险及救护能力。2) 对全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抢险及救护常识教育及定期演习。十二 相关记录1) 事故报告2) 事故报告处理信息反馈单3) 事故登记表2016年7月26日山东森泰源市政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