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1328251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大池引流术幻灯片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大池引流术,腰大池引流术,一概述 : 二目的: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并发症: 五护理,一概述,腰大池引流是取腰3,4(4,5)椎间隙为穿刺点,以腰穿包内穿刺针穿刺成功后,向骶尾部置入引流管35厘米,外接引流袋或引流瓶,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观察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持续引流715天,颅内感染者每天自引流管鞘内注射有效抗生素,消除颅内炎症,二目的,通过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和脑膜的刺激,促进脑脊液的循环和吸收,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和脑梗死的发生。,三.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颅内血肿已清除,脑室系统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相通,头颅C

2、T上可见基底池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前提。 禁忌症:病人不配合,脑室系统与脊髓蛛网膜下腔不相通,严重脑肿胀,中线移位1cm,有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能者。,四.并发症,在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中,如果操作不当,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张力性气颅: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致。 颅内感染:由于置管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正当引起的逆行性感染。引流管不通畅:主要原因有引流管打折、位置不当、导管堵塞等。神经根刺激症状:可能与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穿刺处脑脊液漏或渗液:由于带管时间长引流管摩擦所致。由于预防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并发症,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严格无菌

3、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注意病人体位和引流瓶的高度。一般病人取仰卧位,头高1520。如果病人改变体位,引流瓶重新调节高度,防止脑脊液返流。通过调节引流管水止和引流瓶位置的高低控制流速和流量。急性期引流管部分开放,引流瓶平或略低于腋中线水平(05cm),7天后可下调至510cm,水止完全开放。控制引流量,防止引流速度过快导致张力性气颅的发生。每天送检脑脊腋生化及常规,以调整治疗方案。,五.护理,1.术前护理 (1)思想准备:神志清醒病人常有恐惧、惧怕心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配合医务人

4、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 (2)术前用药: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安定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2.术中护理 (1)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应立即报告医生,停止操作,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2)术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嘱患者勿乱动。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固定其体位。腰

5、大池引流时动作要轻柔、熟练,放脑脊液速度要慢,以免因颅内压骤降引起再出血和脑脊液压力波动过大诱发脑疝形成。,3.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患者瞳孔、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颈部抵抗感等。置管后要去枕平卧6h,6 h后应平卧或侧卧位,保持头高位(床头抬高15 30),便于脑脊液引流。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给予放低床头及减慢引流速度处理后,头痛得到缓解;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较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询问其头痛症状是否减轻。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的症状,对意识障碍患

6、者观察瞳孔变化及神态恢复情况,及早发现脑疝形成的先兆。严密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头痛、呕吐情况,稳定血压,及时脱水、降低颅内压。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剧烈咳嗽、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止痛镇静药,避免用力排便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2)引流管的固定:我们将腰大池引流导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从肩侧伸出固定于床旁输液架上,这样既可防止引流管打折,方便患者翻身,又可远离肛周而减少引起感染的机会。引流管口必须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引流袋则低于椎管水平。患者翻身或躁动时常可致引流管脱落或不通畅,每次巡视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弯曲、受压、折叠等现象。在搬动患者或转运的途中应先关闭引

7、流管,以免引起脑脊液逆流。对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或约束,以免引流管被牵拉及拔除。,(3)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导管要用3M医用敷料帖固定,患者宜取侧卧位,对躁动者予约束带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因引流管细长,在翻身、搬动患者时,由两人以上共同完成,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操作完毕后,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如引流不畅时,积极找出原因。如堵塞或血性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可经引流管定期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或重新置管。,(4)引流液的观察 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500 ml,应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一般为24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12m1,每日引

8、流量约300m1。引流袋应置于床边,引流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20cm为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口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混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立即报告医生。,(5)预防感染 由于在持续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相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在护理上应采取措施预防颅内感染。首先病室内定时通风,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保持空气清新。其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

9、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同时,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护,防止脱出。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 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袋以免返流。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留取脑脊液做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颅内感染。,(6)皮肤护理 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帮助患者翻身并及时更换湿衣服,对身体骨隆突处垫气圈、局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防止褥疮发生。,(7)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对昏迷患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及口臭。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丢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要鼓励患者进食,昏迷患者给予鼻饲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补足所需的营养。对便秘者给予开塞露,或遵医嘱使用缓泻药,帮助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严禁患者用力,以防再出血。,(8)及时拔管 一般置管时间为1周,最长不超过2周1,随着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的恢复(脑脊液中红细胞100106/L,蛋白0.8 g/L),颅内压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时,一般情况良好,夹闭引流管24 h患者无高颅压症状,方可考虑拔管。拔管后应继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