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328175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思考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在人教版新课标数学教材中,每一册书都设立了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其中渗透了排列、组合、集合、等量代换、逻辑推理、统筹优化、数学编码、抽屉原理等方面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一个内容。教材中例题体现了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的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这也是数学问题解决比较常用的策略之一。二、教学成功的地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巧设连线游戏,紧扣教材

2、例题,同时又让数学课饶有生趣。任意点8个点,再将每两点连成一条线,看似简单,连线时却很容易出错。这样在课前制造一个悬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同时又为探究“化难为简”的数学方法埋下伏笔。让学生从2个点开始连线,逐步经历连线过程,随着点数的增多,得出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初步感知点数、增加的线段数和总线段数之间的联系。在经历了丰富的连线过程之后,整体观察和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从而进一步发现每次增加条数就是点数1,为后面推导总线段数的算法做好铺垫。在探讨总线段数的算法时,同样延用从简到繁的思考方法,先探究3个点时总线段数怎么计算,之后列出4个点和5个点时总线段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算式

3、的共有特征:都是从1依次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从而让学生明白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接着让学生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去推算6个点,8个点时一共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这样既巩固算法,同时还回应了课前游戏的设疑。回应课前游戏的设疑,进一步提升。这是数学思考在这节课中的一个升华。也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的探究。书上没有明确地表示要用字母表示规律,但我感觉应该揭示出这一实质性结语。于是我增加了n个点:可以连接n(n-1)2条线段这一环节。我认为只有这样,这节课才显得厚重。最后拓展提升,还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过程都在逐步地让学生去体会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懂得运用一定的规律去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三、教后遗憾的地方:上完这节课以后,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感觉自己讲的太多,包的太多。一是对教材中表格的处理,能不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二是在总结n个点连线时,是不是可以由学生自己总结方法?看来,我们还需要学会大胆地放手,充分地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堂课让我收获颇多,它引发了我进行许多深层次的思考。我相信,有思考,就有价值;有思考,就有提高。我乐意做一位思考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