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22363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管网施工方案.doc(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1、综合说明 2 、施工总体布置 3、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技术力量 4、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资源配备计划 6、劳动力计划表 7、特殊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8、工期保证措施 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服务 11、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1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4、工程配合及协调管理措施 15、分包计划与管理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或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综合说明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建设概

2、况 项目实施地点:涪陵区罗云乡罗云坝社区一、二社。 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场镇雨污水管网改造和人行路面的恢复 建设。 项目招标范围: 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及涪陵区罗云乡场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施工设 计图、图说及工程量清单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具体以工程量清单明确的 内容为准) ; 计划工期:120 日历天 1.2 编制依据 1.2.1 罗云乡场镇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工程量清 单及补遗文件。 1.2.2 本公司的技术实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 1.2.3 本工程相关的规程、规范 1.3 施工条件 工程对外交通较好。施工用水可直接接入场镇供水网中,也可建蓄 水池,储水备用。 工程所需水

3、泥主要由合格的水泥厂供应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水泥。钢 筋和木材本地没有生产厂家,需从外地购买,也可从当地的销售商处采 购。 工程施工用房可在施工区附近租用民房,也可在工地建少量工棚, 作为仓库,加工厂和值班房使用。 工程区自然气候条件好,地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块,干旱少雨;夏季炎热, 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晴朗。一年的施工期较长,对工程施工有利。 1.4、设计说明 1.4.1 工程概况 项目区域位置 本次设计项目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场镇,距涪陵主城区约 38 公 里。 设计内容与规模 为加快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我

4、公司受 重庆市涪陵区罗云乡人民政府委托对涪陵区罗云乡场镇道路配套基础设 施建设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根据与甲方签订的设计合同,本次罗云乡场镇升级改造工程范围包括 场镇范围内人行道及场镇雨污水管网改造等。本工程包括光明路、星星 路、农会路、红军路、文昌路,主要是完善罗云乡城市功能,项目地址 在罗云坝村。项目建成后,助推罗云乡快速健康发展。 1.4.2 设计采用规范、规程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

5、- 2011; 5、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7、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 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GB50220-95); 10、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 358 号; 1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99) ; 1.4.3 设计依据 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建设方提供的 1:500 现场地形图; 3、项目组现场踏勘资料; 4、上阶段方案设计; 5、

6、其他相关资料。 1.4.4 项目现状及分析 1、 道路现状:路面破损较多,现状道路功能不清,交通性道路和生 活性道路相互混淆,城镇主要道路又兼对外交通的功能,缺乏静态交通 设施,尤其是停车场严重缺乏,现状停车一般是靠路边就近停车,加上 道路等级低,如遇场镇赶场等人流、车流集中的时候,严重影响集镇交 通组织的畅通。造成对城镇形态发展的不科学引导,居民生活习惯及生 活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2 、给排水现状:集镇内现状无市政排水管网。排水体制为雨污合 流制,排水渠道多为石砌暗沟、暗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废水直接排入 水体或农田,造成环境破坏。集镇地形,有利于雨水、污水的分片排放。 在集镇北侧有一座污水处

7、理厂,占地 3048 平方米。 3、路灯现状:罗云乡现有电力线路来自焦石镇变电站。由于农网改 造工程的完成,各行政村均已经设有变压器。现有路灯锈蚀严重,损坏 较多,已无法正常照明。 1.4.5 对现状道路的评价 根据对罗云乡镇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调查,该段道路主要病害为在道路 路面破损严重,人行系统不完善、街道照明设施不完善、生活污水随意 散排等。道路整体平整度较差,行驶舒适性低,影响通行质量,对过往 车辆及行人通行造成安全隐患。且随着罗云乡场镇的逐步发展,居民出 行量日益增大,现有场镇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出行及日常生产生活需 求 1.5、设计原则 因本项目为乡镇基础设施工程,无相关规划且道路两侧

8、建筑密集,道 路平面原则上不进行调整,仅局部路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保证人 行道畅通。 道路纵断面原则上不进行调整,仅对局部临街门面较低路段进行微调, 保证人行道与临街门面的顺接。 1.6 设计要点 1.6.1 污水管线设计 (1)污水量计算 本设计污水量按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城市综合污水量计算以城市综 合供水量标准为基础,排水管线将负责收集、转输道路周边地块的生活 污水。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Qmax=Qave*1.1*Kz(1/s) 式中 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 Qave: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 q 计算 Qave=q*

9、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 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0%(L/Cap.d) 地下水渗入量系数 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 Kz (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Q=A*V 式中 Q-污水干管设计流量,m3/s A-水流过水断面面积,m2 V-流速,m/s 水力计算采用谢才曼宁公式 本次设计污水量按给水量的 90%计,本次污水量计算中,日变化系数 为 2.3,城市综合污水量标准 q(平均日)为 120L/Cap.d,人口密度按 0.0185 人/m2 计算。根据污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污水管道设计管径为 DN400。 1.7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 .设计年限 本工程排水系

10、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排水体制 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污水平均日流量(L/S) 5154070100200500=1000 总变化系数 Kz2.32.01.81.71.61.51.41.3 .设计规模 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 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 P 和径流系数 。 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 85%)和规划人口进 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 .基本设计参数 最大设计流速:塑料管 Vmax=5m/s。 最小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 Vmin=0.6m/s; 雨

11、水管道在满流时 Vmin=0.75m/s。 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 管 径最大设计充满度 2003000.55 3504500.65 5009000.70 10000.75 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 d400,本工 程最小设计控制坡度为 i=0.003。 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2)雨水系统 1.雨水量计算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Q=qF(L/S) 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L/SHa) 暴雨重现期: 道路 P=35 年。 设计降雨历时:t=t1+t2 (min) 其中, 地面集水时间: t1=5 (min)

1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 (min)按计算。 综合径流系数:=0.75。 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a)。 (3).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道路雨水管道布置 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 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 定线原则:布置于一侧人行道下,雨水管中心距路沿 1.2 米(标准路 副段),道路边缘设置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段穿越道路。雨水管道的 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 1.8 施工总体目标控制 1.8.1 工期目标控制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 120 日历天 。 1.8.2 质量控制目标 本合同段工程施工质量

13、控制目标为:合格工程。 1.8.3 施工安全控制目标 本合同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目标:创建无重大安全事故工地。 1.8.4 文明施工控制目标 本合同工程文明施工控制目标:争创文明施工环境。 2 、施工总体布置 2.1 总体布置原则 以既能够满足工程进度和施工强度需要,同时还要符合创建文明工 地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对外交通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规模、 工程特点、工期、施工方案等因素,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设计规范 标准,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 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紧凑合理地布置管理及生活区、辅助企业区 和施工交通道路、供水供电等。 2.2 施工场区规划 根据已

14、确定的场区布置原则,施工现场布置条件、该工程特征和施 工工艺要求,将该每个单体工程划为三个区:施工区;办公生活区; 施工辅助生产区。 具体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3 施工交通规划及布置 2.3.1 进场道路 本次施工的区域均有进出公路。 2.3.2 场内交通 根据施工总体布置规划及场内交通需要,我方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可 利用场镇道路。 场内运输主要包括土石方挖填、砂石料、砼、钢筋、块石、工程弃 料等。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运输量、运输强度、运输设备、运输距离及 施工道路和生活区、辅助企业区之间的有效配合规划布置场内施工道路。 2.4 施工供水、供风、供电及通讯 2.4.1 施工供水 施工用水

15、采用乡镇自来水,作为生产、消防用水。 2.4.2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乡镇自来水 2.4.3 施工用电 (1)电源 施工供电电源分两路,一路是由采用场镇街道居民用电,一路由自 备 75KW 柴油发电系统组成。 (2)施工照明 拌和站设 400W 卤化物投影灯照明,作业面设 1000w 投光灯或碘钨灯; 生活区、生产区及施工道路每 50m 布置一只 250w 高压钠灯。灯的数量及 亮度要满足夜间施工照明的要求。 (3)避雷接地 变压器进线端装设阀式避雷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 4,低 压供电线路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 (4)用电安全 每一配电箱(盘)的每一供电回路均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16、;露天安装 的配电箱盘装设有效的防雨设施;变配电所和发电室配备干粉灭火器。 2.4.4 通讯 主要管理人员配手机 8 部,保证随时与业主、监理工程师沟通和对 外联系,作业区现场主要施工人员配对讲机 4 部,以便施工现场的指挥 和调度。 2.5 施工辅助生产区 2.5.1 混凝土及砂浆拌和区 混凝土拌和区设于施工场地附近。砂浆拌制可利用混凝土搅拌机间 歇时间进行拌制。 2.5.2 砂石骨料堆放场 砂子、碎石等材料直接堆放在混凝土拌和区附近。 2.5.3 钢筋加工厂 钢筋加工厂布置在施工辅助 生产区内,钢筋加工厂按原材料堆放场、 半成品存放场、钢筋加工厂三部分规划。原材料堆放场、半成品存放场 按半露天布置,钢筋运至加工厂后,无论原材料,还是半成品都要用方 木或其它材料架空堆放,以避免钢筋与地面直接接触。钢筋加工厂内设 置切断机 1 台、弯曲机 1 台、弯箍机 1 台、钢筋拉直机 1 套及电焊机 1 台等设备。 2.5.4 木工加工厂 木加工厂与钢筋加工厂相邻。木加工厂主要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