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22079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优秀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学设计滦南县第四实验小学 孙悦一、 设计思想: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通过家乡的美景图引入课题,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告诉他们还有更美丽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为此,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借助视频,音乐,舞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循序渐进的将他们带入到古诗的以精准,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让诗句自然而然的熟烂于心,让诗句的美景幻化成美丽的动感图鲜活于学生的头脑中。二、教材分析: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情景的古诗,选自汉乐府。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章大量运用了反复的句式,体现出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描绘了江南采莲热闹欢乐的场面,从鱼儿嬉戏中,我们仿佛感

2、受到了采莲人的快乐。三、学情分析: 孩子们地处平原,无法体会江南水乡的柔美,而这首诗展现的是江南水乡采莲的愉快心情,因此,我将借助白板技术,将美丽的江南水乡展现给孩子们,并通过视频让孩子们感受鱼儿的愉悦心情。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可、东”等8个生字;会写“可、东、西”4个字做到笔顺正确。2. 在写字的过程中,初步认识新笔画,横折,撇折,竖弯,提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学会把汉字写端正、匀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认识本

3、课九个生字,会写“东、南、西、北”这四个表方位的字。教学难点: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老师的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的设计;4.教学用具的准备。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导入新课(一)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大家看看这是哪里?美不美?教师出示家乡夏季北河公园美景图供学生们欣赏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比咱们的家乡北河公园更美丽的地方?由此引出江南水乡,出示课件图。教师介绍:看,绿树红花,小桥流水,河中碧波荡漾。小桥、绿

4、树、房屋倒映在水中,岸边,小草青青,杨柳依依。到了夏天,满池盛开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许多的游人,这就是我国的有名的水乡江南地区。有一位诗人,在游览了江南一带后,写下一首诗,题目叫江南。(课件出示题目)(二)板书课题1.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想一想江南与什么有关?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2. 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解释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地方。3. 指名读,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一)师配乐朗诵课文(二)听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受?(小组内讨论回答)(三)自读课文要求: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边读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5、3.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加个“?”。三、检查自读课文情况(一)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展示)1. 学生多种形式认读生词。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齐读2. 认读生字,交流记字的方法。(课件展示)“江”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可”与“何”比较记忆。“采”是会意字,上面表示一只手,下面表示一棵树。教师请同学们自己比划采这个动作。(二)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 谁来当小诗人,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2. 谁来当小老师,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3. 同桌互读互评,齐读。4. 去掉拼音再读课文。5. 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四、学习生字书写指导写字:东 西 可 北(一)学生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

6、些生字,在哪见过它们?在具体生活环境中认读:先出示生活中的词语再出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课件展示生活中出现这些字的图片)。(二)讲师讲解生字在笔顺占格。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三)辨别方向1. 发放“东、西、南、北”的词卡,贴到教室的相应位置。3. 学习生字。(1)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2)教师示范书写,强调写字时的注意点。(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五、课外实践,明辨方向1. 利用早晨晨练

7、的时间,面向太阳,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邀请家长参与此项活动)2. 将亲身实践所得的结果,填写在书中。板书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带着美的感情进入新一课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同学们带着想要去探索的心情进入课文通过偏旁部首来加深课题理解最后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的疑问得到解决读,是阅读的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确流利地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利用部首记忆,让学生记忆更容易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学生勇敢大胆尝试的精神锻炼孩子们的认读二类字的能力联系实际生活,增强记忆,让语文走进生活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动手来回

8、到现实生活中认别方向jing nn 江 南 bi 北 x dng西 东 nn. 南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第二课时一、交流亲身实践所得的结果。二、创设情境,理解古诗(一)理解第一句1. 看图(一片荷叶)。(课件展示)(1) 请同学来形容一下这一片荷叶。2.看图(层层叠叠的满塘荷叶)(1)请同学在来形容一下这幅图画里面的荷叶(2)课文中哪个词把荷叶茂盛的样子写出来了?通过两幅图的对比使同学们理解“莲叶何田田” 的意思。(3)荷叶长得茂盛,荷花开得怎么样?采莲姑娘们在干什么?她们会说些什么呢?她们的心情怎样?(4)江南真是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2. 指导朗读。(配乐,边读边

9、做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就是采莲人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二)理解第二句1. 看一看:(课件展示)2. 采莲姑娘一边采莲,一边欣赏着美景,多幸福呀!她们看到了什么?3. 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二句。4. 想一想:小鱼儿游来游去好像在怎么样?5. 学一学:“戏”。(1)读词、正音、理解“戏”的意思。(2)嬉戏真是件高兴的事!诗人一连用了五个“戏”,看小鱼儿在莲叶间玩得多开心呀! 比一比:每人在小组里轮读,评出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参加全班比赛(三.)引导提问:谁能读出江南的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这美景之中,一起去感受这景色的迷人之处吧。(四)欣赏视频,感受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理解采莲的

10、愉快心情。 (五)边看视频边做动作,来模仿鱼戏莲叶间,指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用动作表现采莲的过程。板书设计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培养孩子们认真观察和总结身边生活的意识。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一片荷叶,突出“一”“少” 引导孩子们说出“许多”“茂盛”孩子们通过具体图片的观察很容易理解了“何田田”的意思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创造意境,带孩子们朗读调动孩子的视觉感官,直观感受采莲的愉悦心情通过视频直接呈现鱼戏莲叶间的小鱼使孩子们更进一步的感受到采莲的愉快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活动起来,在愉快舒畅的环境中体会课文,结束课文 jing nn 江 南 江 江南荷叶田田可采莲 场面热闹南 荷叶间鱼儿尽情嬉戏 心情欢快教学反思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