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19788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24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这是一个长满了百合花的峡谷。百合花静静地开放着,水边、坡上、岩石旁、大树下,到处都有。它们不疯不闹,也无鲜妍的颜色,仿佛它们开放着,也就是开放着,全无一点别的心思。峡谷上空的阳光是明亮的,甚至是 (强烈 强大)的,但因为峡谷太深,

2、阳光仿佛要走过慢长的时间。因此,照进峡谷,照到这些百合花时,阳光已经变得柔和了,柔和得像薄薄的、轻盈得能飘动起来的雨幕。 曹文轩根鸟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1分)静:_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_改为_ _改为_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分)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淮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在城东北六十里的青莲岗,建国前曾挖出石斧、石凿、石刀和许多珍贵文物。根据考古学家的考察和研究,这些东西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距今

3、已有近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文化遗址,被史学界称为“青莲岗文化”,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有过记载。修改: 修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6分)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的本事边庭上,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一回,在客店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杨志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

4、一个人问。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陋。但见:面目依稀似鬼,身持仿佛如人。杈怪树,变为形骸;臭秽枯桩,化作腌魍魉。浑身遍体,都生渗渗濑濑沙鱼皮;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卷螺发。胸前一片紧顽皮,额上三条强拗皱。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面目依稀

5、似鬼,身持仿佛如人。杈怪树,变为形骸;臭秽枯桩,化作腌魍魉。浑身遍体,都生渗渗濑濑沙鱼皮;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卷螺发。胸前一片紧顽皮,额上三条强拗皱。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节选自水浒传) 杨志的刀为什么称为宝刀?(3分) 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的小心谨慎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 4,名句填写。(共10分,每空1分。请注意:-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意选1题作答。)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长风破浪会有时,

6、 。(李白行路难)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在次北固山下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选答题:自古逢秋悲寂寥, 。 , 。(刘禹锡秋词)烟笼寒水月笼沙, 。 , 。(杜牧泊秦淮)二(66分)(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5,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2分) 6,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4分) (二)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7、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轇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 (选自柳宗元的袁家渴记)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8、)其间千二百里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不见曦月 曦: 良多趣味 良: 冬夏常蔚然 蔚然: 永之人未尝游焉 未尝:9,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_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 10阅读甲文,说一说水有什么特点?(4分) 11,同是写景,说一说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 (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2-15问题。(18分)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陈凌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

9、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

10、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

11、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2016年01月11日 人民日报 )12.第段中,作者从朋友圈流行的小游戏说起,好在哪里?(4分) 13.第段运用了哪些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