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0532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本课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源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及上级文件精神、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借鉴、探索、实验,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体现教师教学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我校具体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

2、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 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2、 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3、 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

3、成长。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1、 人本性原则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2、 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3、 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

4、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4、 科学性原则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践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 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分类校本课程由德育教育型课程,艺术特长型课程、综合实践型课程三部分组成。1、 德育教育型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会拓展,学会积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素质。趣味数学、文言故事、天体探究、古典文学研究、演讲

5、与口才、生物百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以实践活动形式为主的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自理、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弟子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各类好习惯三字歌、文明礼仪歌谣、安全儿歌、交通安全知识应知50条等,通过组织学生学习、背诵,并要求联系实际践行,进一步锻炼师生的应急心理素质,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2、 艺术特长型校本课程 音乐欣赏3、 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五、 方法措施1、 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2、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3、 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六、 校本课程开设实施计划

6、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方案,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朗诵、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5、教师必须在每次校本课程后,作好记录。 6、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1、 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2、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

7、的自主学习的能力。3、 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4、 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八、 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1、 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2、 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3、 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4、 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5、 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6、 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7、 课程开发教师应有:个人申请、开发纲要

8、、过程记载、学生花名册、点名册、评价体系、实验报告及总结等。8、 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的管理。9、 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九、 时间安排校本课程开发时间:2011年9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年11月中旬2011年11月底1、 组织发动,宣传学习,召开师生大会,宣传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2、 教师选课,向学校申请,学生选课。4、 学校公布实施方案,教师撰写开发计划。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1年11月19日2011年12月中旬2011年12月19日12月24日校本课程公开课实验展示周2012年1月进行反思总结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2011年11月中旬2011年12月底 2012年元旦前进行总结,上交有关资料。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2年1月 收集资料:开发总结、案例、论文、备课等,归档,成果展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西源小学2011.11.16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